宋清华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试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
宋清华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道德失范现象是困扰我们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价值追求搅乱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消解,使得功利价值追求的最后防火墙被拆除;道德底线的丧失则使得人们的行为肆无忌惮;道德情感教育的不足或缺失则使人缺乏对美德或德性的喜好和鉴赏力。而道德的重建也应立足于其产生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道德失范;价值底线;道德情感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4.017
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不断报道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现象,如2011年10月份发生的小悦悦事件、2013年发生的3个小学生做好事被人诬陷的事件、普通市民做好事遭人诬陷的事件、大学生做好事为人诬陷的事件、小伙子帮扶摔倒的老妇遭其诬陷等,不断被曝出的这些不道德现象或者说道德失范问题不断地烤炙着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的心,拷问着这个民族的道德良知。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民怎么了?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怎么忽然间变得如此的冷漠、如此的让人难以琢磨?又是如此的令人难以释怀。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国民素质出了什么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人们的道德冷漠问题,或者说人们的道德良知的缺失问题。但为什么人们会产生道德冷漠或良知缺失问题,它是怎样发生的?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不能理清,我们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道德失范的问题也许是每一个剧烈变革时期的社会都会面临的一个道德困境,究其原因自然与社会变革或转型有关,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等都在做相应的调整;而作为社会转型或变革时期能够有效抵抗外来文化入侵的传统文化,也往往被转型期的人们视为落后的或价值不大的东西而被弃之一边,人们匆忙地拥抱外来的所谓新的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如此一来,没有了来自自身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守护或呵护,转型社会或变革时期很容易被外来文化观念所俘获,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都会被颠覆或废弃,这样演变的结果必然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混沌无序,最终会出现各自冲突的价值选择,甚至使自我中心主义、利己主义判断成为时尚。而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和利己主义往往是以利益为最高尺度作为其价值判断标准的,这种现象似乎成为转型社会的一种常态,人们可以在许多类似的社会中发现其惊人相似的一幕。
具体到我国当前社会的问题,也不外乎如下一些因素:主观主义价值观和市场功利价值追求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这似乎是两个问题,但实际上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主观主义价值观是建基于英美哲学的事实与价值无涉的基础上的,它是休谟问题的现代演绎。在他们看来,应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截然分开,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这也是现代伦理学或价值哲学的基础。它强调价值并不存在于事实之中,而事实则是价值中立的世界,它无涉价值,价值与人的需要相关联,反映的是人们的主观偏好,是由人之主观赋予的,这正是主观主义价值哲学的基础,也是现代西方工具理性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价值主观主义关注价值和目标,由此形成相应的方法和工具概念,并运用方法和工具去达成特定的价值和目标。这种工具理性将世界事物视为可控或可操作的工具,以达到目标。因此,它常常带有功利性、实利性、实用性的特征。
因此,这种理性观必然伴随着价值主观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的相互拥抱和相互欣赏也具有必然性。就如同两个相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一样,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一定会走到一起一样,这两种理论的相互结合也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和必然性。在这种理论或价值哲学的主导下,来自不同世界或拥有不同文化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必然会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人会赋予这一事件不同的价值,由于价值是主观的,没有任何客观性标准,人们只能依据自己的价值偏好去评判事物、针砭事实或人物,这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普遍的特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只要处在这种工具理性主义的主导下,就必然盛行这种价值理论。事实上,在现代世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不受欺凌,就必须接受这种工具理性主义,也必须接受这种主观主义价值观,唯此,才能采取一切有利于自身的行动或行为,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尽快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这个世界中的强者。如果做不成一个强者,最起码也得保证是一个不被强者看作异类或“邪恶国家”“失败者”之类的国家或族群,做到在价值观上和强者是一致的,以免被视为或归为“邪恶轴心”成员,最后被强者使用武力清除掉。这也是工具理性主义之所以盛行的原因。
可见,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会导致价值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使人们选择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在此,也就实现了价值主观主义与功利价值追求的合流。人们开始高度重视功利价值,甚至以之为唯一或最高价值的追求。以此为主导价值,人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重视感官和物质追求,而轻慢崇高和理想价值、疏离高贵和高雅情趣,人们随波逐流,追逐着时尚,体验着感觉,在声色犬马中纸醉金迷,至于高尚、高贵,乃至真善美等物都既不能带来任何的利益,也不能给予感官的满足,自然被归为无价值之物。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没有崇高、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的时候,其本该由道德良知主宰的精神世界必然被其他低级趣味乃至邪恶的东西所支配,从而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而此类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致命的诱惑,甚至罪恶时,就会俯首低眉,卖身投靠;在面临危境、需要见义勇为时,他会裹足不前,甚至退避三舍;在需要显示人之崇高、高贵、高尚的关键时刻,他会因功利的小我计算而徘徊彷徨。因为没有高尚的理想和信念的灵魂,也就是根本不会有伦理和道德底线,更不会有充满正义、勇敢、责任和勇气的灵魂,在需要崇高,需要德行,需要勇敢、正义、责任担当之时,他们则出奇地保持冷漠或沉默的态度,因为正义和德性、高贵和勇气的缺位,使其精神或心智处于邪恶或者鬼迷心窍的状态中,根本不可能激发起任何道德的冲动或正义的激情。这种人,与其说他有自由意志,倒不如说其根本匮乏自由,匮乏良善意志,因为良善和自由乃是上天馈赠给高贵的人们的高尚礼品,只有德行高尚、灵魂美好的人们才配拥有。上天赋予人类善良意志和自由的礼品是为了让人们展示它高于动物世界的高贵性一面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动物之欲,因为那是动物同样具有的本能特征。作为具有更高级灵魂的人类应该追寻不同于动物,而且还要远远地高于肉体欲望的东西——善和崇高的东西。面对自甘堕落的灵魂,我们又能怎样呢?
其次,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消解,使得功利价值追求的最后防火墙被拆除。传统文化和其价值观是抵御功利价值追求和外来文化入侵的最后防火墙,也是保证一个民族自身身份和认同的最根本之物,还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内在基因,更是一个民族爱国保家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中逐渐累积而成的文明成果,是千百年来他们共同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道德规范。该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存留在其社会成员中,使其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以此为傲。人们在文化传统中生活、成长,并被其价值观所孕育、熏陶,甚至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精神财富,使传统不断生长。这些文化传统是他们极为熟识的文化象征、记忆或符号,就如同生活中人们所熟识的路标一样,可以帮助人们辨识方向而不至迷途。因为失去了它们,人们会不知所措。所以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被废弃,就无异等同于自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的生命,就等于消灭掉整个民族。因为某个民族的存在与否,是以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存续与否为标志的,一个没有文化传统及其价值符号的族群,很难说它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事实上,当一个社会失去其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记忆的时候,该国家及其族群也就丧失了其自身及其最根本的特征,因为它割断了自身得以从中生长,并孕育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品质、民族特征的文化传统,这样的民族,要么臣服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而成为非本民族之人,要么逐渐自行湮灭、消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和价值的民族,一个失去了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典章、历史、惯例习俗、经验记忆等价值符号的族群,还能够作为一个民族存留下去。当这些传统价值符号在一个民族身上消失殆尽的时候,这一族群也就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而变成一个乌合之众了;即使它还保留了该族群的血统,但已经丧失了该民族的内在灵魂和文化品质,就不可能再具有该民族的特征,当然就昭示着此民族在传统和文化上的最终死亡,其最后宿命也就是这一族群作为一个民族的消亡。
由是,我们不难看出,要从外部毁掉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是极为困难的,即使侵略者付出极大的代价也未必能够如愿。但一个民族内部的精英分子及其广大成员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内部的损毁要比外部的危害要严重得多,只消这一民族的知识精英唤起大多数成员不再信任它,不再将该文化传统作为价值的源泉、行为的规范和尺度,进而诋毁它、否定它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文化传统退出历史舞台的共同规律。所以阿伦特强调,“我想去注意那些道德问题,那些关于个人行为的东西,即那少数几个规则和标准,过去人们根据它们去辨别是非,判断或证明别人和他们自己的合法性。……直到所有这一切几乎突然崩溃了,也就是说,不知不觉地崩溃了,而那时道德就仿佛突然以它这个词语的源初意义而显现为一套习俗,即习惯和风俗,它能够像改变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餐桌礼仪那样轻易地被改换。令人恐惧而震惊的是,我们用以指示这些东西的哪些词语本身——源于拉丁语的‘道德’和源于希腊语的‘伦理’——突然之间,不过只意味着一些约定和习惯”[1]74。她认为:“要发现甚至理解一个人是如何决心要‘要成为一个恶魔’,并且如果他有机会的话,就试图把整个十诫 (从‘不可杀人’的戒条到‘不可说谎’的规则)来一个颠倒,这其实不太困难。……这些人所干的事是可怕的……但他们并没有造成什么道德难题。不是在罪犯那里,而是在普通人那里,道德被瓦解为一套孤立的风俗——一些可随意改变的风格、习俗、传统。只要道德标准被社会普遍接受,那么对于他们被教导要去信仰的东西,这些普通人就绝不会想到要表示怀疑。”[1]77由是,当文化传统被毁坏时,其中所蕴含的习俗、习惯传统、风格等都被破坏掉了,那时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也就不可避免了。因为道德的基础已经被抽空和毁坏,建立在其上的道德本身也自然无法留存。没有了道德判断或道德良知的社会,才是真正可怕的野蛮的社会。因此,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公民筑起最后的道德防线的可能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了,从传统中寻求资源或许是我们医治那些被功利价值和道德冷漠、不道德行为浸润的有污点的灵魂的良好处方。
道德底线的丧失也是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功利价值追求之所以甚嚣尘上,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我们社会道德底线的被损毁,当然也与我们没有了传统文化的防火墙有关。当道德底线被清除之后,人们的良知也就被功利价值彻底蒙蔽。没有了道德底线,也就无所谓善恶了,一切都由利害关系或利益大小来定,就像柏拉图所讲的灵魂的三驾马车一样,当欲望之马和激情之马结合在一起时,潘多拉之盒就彻底打开了,欲望和激情都偏好功利价值和享乐,沉醉于声色犬马、感官之乐,并在名缰利锁中沉浮。而理性——道德法则的代表者,则是完全无力的,没有了激情的支持,理性就像只有枪而没有子弹的战士一样,只能无奈地退出对邪恶的战斗,任由欲望在恶欲中为所欲为。具体到社会领域,则会使利己主义盛行,所以休谟说:“有一条原则被假定在众多的原则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这条原则就是整个仁爱是纯粹的伪善,友谊是一种欺骗,公共精神是一种滑稽,忠实是一种获取信任和信赖的圈套,当我们全都心底里只追求我们自己的私人利益时,我们就披上这些漂亮的伪装,以解除他人的防备,使他人更容易暴露于我们的诡计和阴谋面前。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原则、感到他没有什么内在的感情是同如此有害的理论不像一致时,他必有一颗什么样的心,是很容易想象的;而对一个他以如此丑陋的色彩加以描绘,并设想其不可能有感激或任何感情回报的物种,他能怀有何种程度的感情和仁爱,也是很容易想象的。”[2]147这是休谟对利己主义的描述,他认为这种利己主义视一切德性为伪善,它完全没有任何道德情感和仁爱之心,“信奉它的人决不可能感受到真正的仁爱的情感,或决不可能对真正的德性有任何尊重,他将经常发现自己其实是完全错误的”[2]148。
在此原则支配下,他们根本不会具备任何的善良意志或良知、良心,有的是利益的权衡、得失的盘算,以此观之,去善向恶乃是必然的事。奥古斯丁视之为恶,他认为恶是一种善之缺乏,是“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的东西。……它倾向于造成存在的中断”[3]165。他认为,上帝造的世界是一个存在的等级体系,低一级的存在相对高一级的存在就是非存在,高级存在乃是低级存在的根据,如果一存在追求低于自身的存在,那就是趋向于非存在,即是趋向恶。恶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当意志放弃优于它本身的东西而转向劣于它的东西时,意志就变成恶的,这不是因为它转向的那个东西是邪恶的,而是因为转向本身是邪恶的。所以,低劣的东西没有使意志变得邪恶,倒不如说,是意志本身由于邪恶地、放纵地想要得到低劣的东西而使它本身变得邪恶”[4]501。所以他说,“我们不应寻找邪恶意志的动力因,而是一个缺陷。从最崇高的存在者到不足的存在者之间有差距,由此开始有了邪恶的意志。寻找这些差距的原因,如我所说,不是动力因,而是缺乏因,犹如在黑暗处看,于沉默处听,但两者都能为我们所知。前者通过眼睛,后者通过耳朵,所知的不是正面的现实性,而是它们的缺乏”[4]502-503。他说,恶乃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3]167。恶是意志悖逆了它本性的秩序、偏离最高的存在、选择了不该选的目标、舍弃了不该舍弃的目标而产生的,“当意志背离了不变的和共同的善,追求个人的善,即外在于自身、低于自身的善,他便在犯罪”[3]168。
无独有偶,另一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对恶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后,提出了“平庸的恶”的问题。阿伦特是在她旁听纳粹军官艾希曼审判时写下的感受,提出了这一概念的。让她感到震惊的是,艾希曼这个刽子手表现得很有教养,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还能将康德的“绝对命令”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他强调他所做的仅仅是执行命令,也是在尽其职责内的义务,他强调职责外的事务他不懂。阿伦特认为,艾希曼既不阴险奸刁,也不凶狠残暴,恐怕除了对自己的晋升非常关心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动机。但最使她感到震惊的乃是他的无思想性,即“恶的平庸”,阿伦特认为:艾希曼“并不愚蠢,却完全没有思想——这绝不等同于愚蠢,却又是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犯罪者之一因素。这就是平庸,就仅这一点滑稽,如果还去做任何努力尝试,希望能知艾希曼有恶魔一般的要因,那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种脱离现实与无思想性恐怕能发挥潜伏在人类中所有的恶的本能,表现出巨大的能量的事实正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学到的教训”[5]。而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绝对之恶也不过是这种无思想性之人的“恶之平庸”所构成的。切不要认为恶必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平时善良的人们,只要他没有了思想的力量,或思想极为肤浅,甚至没有思想,由此,他心中的一切良知、良心、善良意志等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立刻就会犯下耸人听闻的大恶。阿伦特根据其自身的经历,认为真正令我们困惑的不是敌人的作为,而是我们的亲朋好友的行为,即使是保持了几十年的友情,也会在瞬间被毁掉。很多人平时是很友善的人,但是到了危机时刻或重要的时刻,则会因为他们的无思想性、缺乏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在随波逐流中,或以执行职责或义务之名,犯下不可饶恕之罪。更令她困惑的是,真正的作恶者并没有因为其恶行而产生任何的困惑或不适,而只有好人才为败坏的良心感到痛苦、痛心疾首。所以恶本身是一个极为浅薄、极其平庸的行为,不需要为之寻找什么深刻的理由或原因。它是一种很低级的、平庸的东西,它在没有任何动力因的作用下,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在无意志自觉的选择下,在没有了思想力,没有了判断力,没有了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它就悄然地发生了,并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无须为它找一个终极的原因或更根本的论证,它仅仅是平庸的、肤浅的,我们需要警惕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这种肤浅的恶或平庸的恶,它就在我们身边潜伏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警示。
最后,道德情感教育的不足或缺失也是其原因。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事情,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情感是培养其具有优良品质的前提。“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其对该快乐的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感情,正确的教育就是这样。”[6]
然而,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毫无例外地不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我们更重视的是知识的教育,即智育的培养,更多的是工具理性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可以获得一份好工作,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过一个体面的生活,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学生和家长更关注的是所学的知识对能否获得一个好工作、好的收入有益,而不是学生的道德是否优良、道德情感是否健康等问题。而学校也根据这种需求进一步地强化知识教育,并以之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成败的尺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以此为考核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而高考的指挥棒更是以知识为标准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高校。至于大学则是以培养受市场青睐的人才为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以市场的功利价值标准为尺度来进行人才培养的。它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有价值,能在市场上卖一个好价钱。根本不会考虑道德德性及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如此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没有任何对善和美有美好情感和温馨感受的人,没有任何对人间至善、至美、至诚、挚爱、挚情的欣喜之情,没有任何对假恶丑的愤怒、愤恨之情,有的仅是只会算计和获取功利或利益的工具理性。这样的人在面对邪恶和伪善时,在面临危难时刻、需要挺身而出、扶危救困时,在面对大仁大义,需要拔刀相助时,在面临外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都不可能有任何有气节、有操守的行为,因为没有卓越的道德情感、没有优雅的鉴赏力和丰富的感受力,没有对世界万物的真正同情心、没有对人类的仁爱之心,自然不会产生任何意志力去惩恶扬善、扶危救困,更不会对国家、民族、社会、他人产生尽任何的义务和责任,也不会对美德行为或人类美好的德性有任何的喜悦之情。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充斥着这样平庸的人,这个社会文明的低下程度和道德缺失的严重程度都是可以预期的。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们具有优良的道德感情,从小训练他们具有对真善美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感受力,使他们对真善美具有天然的欣喜感和喜悦之情,而对假恶丑具有天然的厌恶和憎恨之情,培养他们具有该喜悦之时感到喜悦、该愤怒时感到愤怒的情感,唯此,美德或德性才能获得其情感基础,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理清了道德失范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功利价值追求的大环境下,社会应建立弘扬崇高、高尚和美德的评价机制,至少要鼓励人们做一个好公民。在一个道德失范的社会中,道德的重建,首先要体现在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和机制上。如果一个社会鼓励高尚、崇高和美德,鼓励做一个好人,并将之作为社会评价一个好公民的标准,将之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真善美进行褒奖,对假恶丑进行惩罚,从我们的媒体,到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到学校的教育,再到我们的政府部门,甚至直到我们的社区或农村都能体现这一价值评价尺度,在人才录用、评价、宣传、晋级升迁、优秀评价等各个方面都体现这一尺度时,社会风气的好转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我们在学术研究上要强调价值的客观性,反对主观主义价值观。主观主义价值观否定价值的客观性,强调价值的主观性,这种理论最终目的是要否定价值具有任何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最后会产生价值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从而彻底地倒向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怀抱,沦为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渊薮。这对一个社会是极为有害的,一个社会要建立崇高、高尚的理想、信念,要成就一个好公民的社会,就必须否定这种价值主观主义,强调价值的普遍客观性,才能摆脱相对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的纠缠,建立昂扬向上、健康和美的道德伦理。
第三,应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重构我们的道德评价体系,重塑人们的行为尺度,真正做到使人成为有耻、有格、有度、有德、有尊严、有操守的好公民。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无尽的构建优良或卓越道德品格的资源,历代先贤们都做了许多探索,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藏。在做人方面,最为典型的如儒家做人的规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价值符号就是极好的范例,如果我们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行为规范中提倡和践行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将对改善我们目前的道德困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应在学校教育中重视道德情感的教育,强化这种情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卓越或者优良的道德情感,并在实践中感受德行的美和愉悦,欣赏之、践行之。在实践中使高尚的德性面对生活发挥感召力,在此感召力的作用下,人们的情感才能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并在这种环境中,纯化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学会欣赏崇高德性的壮美和大美。学生在这种美的熏陶中获得赏心悦目的感受,逐步学会适应和接受这种美,由此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认同和觉解,并在这种不断实践的德性活动中得到强化,成为心灵的一种判断力和积习,久而久之,就会生长为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的养成通过逐步地提高其层级,则人之道德鉴赏力和品质的修为也会同步地提高。如此,心灵的力量在道德情感、道德鉴赏力和道德判断力的合力推动下,人的健康人格和高尚的情趣、爱好、美好的品德都会得到美德伦理的滋养。在不断激荡着的德性实践中,人之道德情感、品格和高尚的情趣、鉴赏力等都会以心灵积习的方式在人的灵魂中构筑一曲恢宏壮阔的美丽乐章。
第五,维护和保证道德底线的严肃性和严厉性,对背离它的人要做出相应的惩处。道德底线是指道德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所有公民的道德,对一切人一视同仁,它包含的道德要求的基本内容就要减少,道德要求相对较低;同时,道德底线又不同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这一底线是做人必须做到的最低标准,而后才有其他目标的追求。底线道德乃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逻辑上具有优先性,因为它是较高道德的最基本起点,最基础的东西,它必须成为任何有正常理性之人的道德法则,就像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所以它非隶属于个体的私德,而属于公共的具有普遍性的伦理规范。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伦理道德规范的基准线,要求所有的心智健全的人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可以如此说,它既与法律相连,因其内在规定类似于法律的规定,同时它又与人们的信仰或信念相关联。道德底线乃人类社会维系其存在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如果失去伦理道德规范的话,则人们的行为将遭遇很大的困惑和纷争。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将不知所措,因为失去了伦理道德规范的引导,人们不得不重新摸索新的规范和规则,否则人们将不知道按什么行事,依据什么做判断,也无法有效地判断他人将怎样作为,最终会使整个社会迷失方向,甚至重新退化到野蛮社会中。可以如此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道德底线,就像没有上锁、如同摆设的居家大门,外面的强盗、窃贼、坏人都能随意进出,完全丧失了其防护功能一样。伦理道德底线的丧失,也将使一个社会最终陷入无尽的混乱中。
正因为道德底线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们才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思考如何维护它的尊严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对那些丧失道德底线的行为,我们可以考虑给予必要的惩处,甚至在法律、纪律上予以惩处 (事实上,国外对这些行为也是很严厉的。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美国州法律规定,如果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构成轻微疏忽罪。新加坡也有类似的规定,正因为有“道歉+赔偿”,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也免去了顾虑和担忧) 。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仅违背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更主要的是它伤害了人们普遍具有的道德良知,是对善良、正直、纯洁、无私、良知的戕害,它使做好人这一文明社会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变得如此沉重和困惑,甚至使做好人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种伤害对人类社会简直是致命的。同时,那些丧失道德底线的人,如果他们自身没有道德底线或道德判断的话,或者他们平时也是良善的人,只是因为没有判断力,只是因为平庸和无思想,才做了这些行为,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坏人,从未受过任何的道德教养或德性的熏陶,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接受过败坏道德教育的人,那么,这些人根本不会为自身无德的行为感到困惑,在良心上感到不安。而只有那些具有思想和判断力的善良的人们才会为此感到困惑和不安,时时受到良知被伤害、被污染的纠缠,这是极不公道的。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使道德底线得到应有的遵守,在法律、纪律等方面如何给予惩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总之,道德失范问题确实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它成为一个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道德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尺度出了问题,表明人们的道德良知出了问题,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对此,包括我们的知识界、媒体界、政府部门、企业界等都应反省和深思,并为此负责,尽管它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它的危害性却是极为严重的。
[1]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M].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汉娜·阿伦特,等.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M].孙传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4-55.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9.
2015-10-2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及思想演进”(12CZX03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启蒙时期的法德理性观比较研究”(2015BZX010);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本理解”(2015YB-034)。
宋清华(1968-),男,河南西平人,教授,北京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价值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
B82-052
A
1671-9476(2016)04-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