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 何刚)
文化语用学理论与实践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 何刚)
文化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和解释话语所携带的文化语用信息及文化语境功能的语用学分科。它以话语为主要的解释对象,通过文化语境的介入,解释话语构成单位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话语整体受文化语境作用而体现的说写者用意、情境期待、言语行为的文化转型,以及话语因此而产生的基于情境却又高于情境的文化功能。
当我们即将说出某一话语的时候,我们大脑中的文化意识会介入到话语的编码过程,对话语的构建进行文化合适性处理,使之具有文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一个不仅是情境合适的话语,也是文化合适的、有文化担当(特定的文化功能)的话语,这个过程就是话语建构的文化语境化整合。
当我们听到某一话语的时候,当然首先要对这个话语做直接情境下的解释,看看它在当时当地当事的条件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话语的表面信息并不能帮助听话者得出说话者可能要传达的信息(真实用意);那么,听话者该怎么办呢?为了获得话语的可能解释,听话者就必须调动自己大脑中的社会与交往知识,看看能不能对话语进行超越一般情境(直接语境)的解释,如果能成功破解话语的用意,说明话语具有社会语境下的用意或功能,话语解释到此结束;可是,有时候即便是引进了社会语境,听话者还是不能获得满意的解释,那么,文化语境就要登场了,因为有的话语本身就是特定文化或人群所特有的、偏好的、有特定意蕴的,而有的话语虽然表面上听不出有什么文化的弦外之音,可是,只要一碰上文化语境特征,就必然产生文化语用解释,释放文化语用功能。因此,情景化的话语,有可能既是情境需要的,又是受到特定的文化指派的,需要做文化层面上的解释的。
文化语用学致力于解释话语之中或背后的文化信息,目的是要还原话语本身所携带的文化语境或彰显其文化使命。这种解释不仅为文化内部的人们言语交际所需要和采用,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在来自两种甚至两种以上文化的会话者的话语信息处理过程之中。因此,文化语用学不仅是文化内部的语用学,而且也是文化之间的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
文化语用学要对话语进行成功的处理,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语境模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文化的语用属性和内涵,知道哪些文化信息最有可能和话语解释进行直接的关联;其次,我们还必须知道具有高文化敏感度的情境类型和特征有哪些;再次,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些特征聚焦到话语相关的人际互动上面,从会话的有关方面加以分析。根据我们对特定文化和话语进行的分析,文化作为一个语意构造系统,以特定民族或人群的核心文化设定为主要信息内涵,每一种文化必然包含特定序列的文化设定:核心意识形态和人际交往意识、个人意识形态,以及贯穿这些形态的一系列显见的文化存在物、创造物、情境特定话语、文化隐喻、成语习语、谚语、格言、警句、交往程式、礼俗、思维惯性、交往和行事顺序等。一个民族或人群通过一定时空形成、积淀,共享着一套至关重要的精神信息:理念、理想、信念、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这一套信息表征着一个民族或人群的鲜明特点,其局部内容可以和标的民族或人群重叠,但其系统化的关联却不是可以共享的,因此,这才是可以用于话语解释的文化理据。
本次编入的四篇论文,有从文化语用学理论概念入手的(竹旭锋),也有从新闻媒体采访回应性话语入手的(吕丽盼),从动词指示性研究入手的(王春荣),还有从跨文化视角解读话语文化语用信息的(牛晓春 周刚)。每位作者都力求用生动形象的语例来说明话语和文化的真实联系; 每篇文章都贯穿了文化语用思维的话语解释焦点和主线。因此, 我相信,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文化语用学理论及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语用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它还将有利于广大外语教师、学习者更加贴近地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增强文化语用意识,推进外语教学的深化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欢迎更多的学者加盟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