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王晓晨
论高校辅导员制度化建设
山东 王晓晨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化服务管理的骨干力量。围绕辅导员工作制度化建设、辅导员综合素质建设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化建设方向,同时阐述了辅导员发展困境并提出完善对策。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化建设
1953年清华大学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成为我国高校中新角色,自此,高校辅导员制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其制度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本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处于时代变革前沿的高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以前的“产品培育”模式为主的精英教育逐渐演变成当前的“以人为本”的大众化教育,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由“教育和管理”演变成现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和要求。在当下处处凸显“以人为本”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质就是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
(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
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
(一)较高的思想素质。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另外,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熟悉掌握,而且要谙熟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专家。
(二)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在开展学生工作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是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作为辅导员应试具备的基本要求之一。辅导员与学生在交谈过程中能否让学生感到亲切和信任,把辅导员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地把自己想法告诉他们,体现了一个辅导员的沟通交际能力的强弱和沟通交际水平的高低,这种能力在处理危机情况中尤其显得重要。
(三)具有勇于奉献的爱岗敬业精神。辅导员每天接触的都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面是相当大的,而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学生的思想也是日趋复杂的,如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个性特点较为突出,思想观念比较前卫,容易出现极端分子,这就要求辅导员,平时应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主动关心、亲近学生,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心谈心,及时进行疏导,对有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掌控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困境
1.背负过高的社会期望
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专职辅导员要按1:200的比例配备,但是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例都超过这个规定,有的甚至达到1:400。在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管理、安全等方面工作,全都由辅导员来负责,他们所要背负的社会期望太高。面对政出多门的学校,辅导员要扮演“政策执行者”的角色,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各部门布置的任务;面对思想活动、个性十足的学生,辅导员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同时,对他们严加约束,保证所有的学生不出意外,不越“雷池一步”。辅导员在扮演着不同角色时都要被赋予很高的期望,随着期望越来越大,辅导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达成目标,但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长此以往,身心疲惫。
2.思想教育主力军变勤杂工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辅导员没有明确的硬性任务指标,高校一些人便把他们当作“闲人”或称为三不像“不像教师,不像行政,更不像学者”。学校机构精简后,几乎所有行政后勤机关都不直接对学生服务,各类烦琐事务统统往辅导员身上压。
(二)改善高校辅导员现状的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有关领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1.改善社会环境,提高辅导员待遇。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该引导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不能过于简单或高不可攀。辅导员就是辅导员,他们只能扮演着辅导员的角色,承担着辅导员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只有社会给予高校辅导员正确的职业定位,他们才能把这份能够承受得住的社会期望变成工作动力而非压力,只有在动力的前提下的激励,才能使社会期望变为现实的回归。
2.返本还原,回归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一直以来,高校里事务性工作的纠缠使得辅导员们疲于应付,使他们在高校里被定位为“全职保姆”、“消防员”、“勤务员”的角色,为学生的衣食住行等事务性。日常工作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花费了全部精力,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谈不上对自我进行充电学习,长此以往,势必使辅导员对这些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应调整相关政策、改革相关制度,给辅导员以工作上的减负,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分担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给辅导员腾出点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原辅导员的工作重心。
[1]乔娟.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季宜敬.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影响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2).
[3]王松.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的探讨[J].经济师,2011,(2).
(作者单位:山东省交通职业学院科学与人文学院)
王晓晨(1987-),女,山东高密市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科学与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