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刘金红
“读写互补 赏评结合”走稳作文之路
山东 刘金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把阅读和作文比作语文教学的双翼,那么,“读”和“写”紧密结合之日,便是语文教学腾飞之时!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进行了“读写互补,赏评结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尝试。
作文 读写 书
1.低年级段以学生大量识字为基础,带领学生简单阅读,积累丰富的词语。进行“看、剪、贴、写”语文实践活动。我在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开始了剪贴写话活动,动员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看到的包装纸和图画,挑选喜欢的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然后写一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写一个词、几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剪贴写话由拼音过渡到汉字。每次剪贴写话,孩子们总是认真筛选自己满意的图画,挖空心思地写上真挚的语言。学生对写话有了兴趣,也就走好了作文的第一步。
2.中高年级段深化批注式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以读为主,读写紧密相连。在中年级段,对学生所做的批注要求是较低的,圈圈、划划,主要是在阅读中发现好词佳句。高年级学生要把自己和他人对文章的批注收集整理成写作素材,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
3.用好教材,细化写作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后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往往能在课堂上实现比翼双飞,和谐共进。
①扩写词串。 借助“词串识字”课文,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词语串连成片段。如借助一下《识字5》就可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描绘天气、水果、花卉、动物的句子。
②仿写段落。仿写的段落常常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自然环境描写等。从对开头的仿写,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开头的形式和技巧。结尾仿写,要让学生感受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发人深思,令人回味等技巧的作用。
③补写空白。补白点主要有四:一是教学突破点;二是主题深化点;三是情节高潮点;四是课文省略点。如执教《爱如茉莉》时,师生通过关注细节、感受语言,体会到了“爱如茉莉,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这时,老师可巧妙点拨:“同学们,爱还像什么?你能想一想,写一写吗?”学生稍加思索,文字溢于笔端:“爱如巧克力。丝丝缕缕,甜甜蜜蜜。”“爱如春风,轻轻柔柔,温暖人心。”……学生真正理解了爱的真谛,获得了爱的启迪。
④描写插图。对于故事性插图,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想象插图前、后的情节,把定格的图画“拓展”成为连续的情节。比如对《学棋》一课的插图,就可围绕着图中的三个人物写成一段话。对景物性插图,要引导学生想象“画外”的景色和人物表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⑤续写故事。续写故事就是根据课文的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比如读了《蘑菇该奖给谁》,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第二天,小黑兔会怎么说?怎么做?……写出《小黑兔变了样》《跑步高手》等有趣的故事。
⑥改写课文。所谓改写课文,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叙述方法,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可改写成记叙文、改变文体。
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只有徜徉于书籍的海洋中,才会有语言的“活水”。
1.开好“主题阅读”。现在的学生不是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我校针对课本每一单元的主题,精选与课文相关的美文,编排了《语文主题阅读精选读本》,集中阅读,重点品味,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悟情,并做好批注。这样为课内外阅读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去广泛的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外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2.做好“日积月累”。 指导学生每周背诵三首古诗或儿歌,在此基础上记诵《三字经》、《论语》、《诗经》等。在教室板中报开辟了“每周必背”版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早读和课前三分钟做到“三个一”即背诵一段精彩片断,背诵一篇优秀作文,背诵一篇名家经典诗文,每周利用学校统一连排的两节阅读课举行诗词朗诵会,检查学生积累情况。引领学生灵活运用读书笔记,总结有效的读书方法等,储备“写作营养库”,逐渐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3.上好“四节课”。即上好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读书展示课和自主阅读课。在好书推荐课上,根据每月推荐的必读书目开展“好书我推荐演讲比赛”。在读书指导课中,按一定的主题备好阅读指导课,像开展的“诚实与信任”“走进风景名胜”等主题阅读,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书写自己的生活了。
通过读写互补,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有序的训练。渐渐地,学生的笔下文字开始自然流淌,情感开始孕育其中,童言真情跃于纸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让学生把习作展现出来,师生共同赏评是最好的方法。赏评过程一般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评
(1)互相“赏”读
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必须有不少于三个同学进行赏读,赏读的同学要善于发现文中诸如立意、题目、字词、句段等闪光点,用几句或一句话阐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用着重号标出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在小组内欣赏后评出优胜者。在此基础上,班内举行“小小诵读会”,这个方法是靠诵读优美的段落来体现对同伴习作的欣赏。在“小小诵读会”上学生的表现有时让你分辨不清是文章写得美,还是诵读同学的水平高,读和写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学生之间也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提高的目的。
(2)共同“赏”议
学生互相赏读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好朋友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二次合作学习,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写作主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在讨论的基础上,在班内举行“小小讨论会”,小小讨论会上,学生真正成了探求的主人,加深了学生对同伴习作的理解,也学习到了同伴的写作技巧,阅读和写作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学生在赏评中,学会了评文与欣赏相结合,以评促改。我们一起欣赏学生的小小讨论会:
李明昕:我赏评的是同桌李婧宇的作文,她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她习作中的好句是:妈妈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这是年轻的流逝,岁月的攀登。这个句子很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外貌的变化。
(3)书写“赏”语
学生通过两轮的讨论交流后,我就引导学生给同伴写出语了。首先,让学生了解“赏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应肯定长处为主,要求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并要求学生批改后,写上自己的姓名,以增强赏评修改的责任心。学生写赏语的过程,也同样是提高自身对文章鉴赏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4)交流“赏”语
学生给好朋友写好赏语后,让两位小伙伴见面相互交换自己的习作,并用悄悄话的方式告诉对方习作中的不足。同伴之间各抒己见、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第二阶段:教师赏评、学生自主修改
学生赏评、自改后,并不等于本次习作就到此结束了,还要交到老师手中,由教师再次赏评。教师的赏评以鼓励为主,在赏评过程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文章写得如何,还要看“同伴赏语”是否恰当。学生听了同伴及教师的赏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多鼓励,多欣赏,多让孩子品尝被赏识的幸福感。“赏评是最好的教法,学生是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义,作文是一种主体精神的劳动。有话想说,有情要抒,有理欲辩,方能成为思而形之于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及时更新作文教学的理念,持之以恒的善导、善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作文之路才会走得更稳。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