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秋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周淑秋
【摘要】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MDS/AML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0.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0.05);对照组存活率为83.33%,观察组存活率为86.67%,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0.05)。结论 地西他滨单独用药或联合CAG方案治疗MDS/AML效果都很理想。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临床中血液科较为多见的异质性疾病,它具有病态造血、血细胞数目降低等特点,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造成预后效果变差[1]。AML属于血液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性[2]。本研究选择60例MDS/AML患者,探讨地西他滨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 10月收治的60例MDS/AML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血常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常规检查。同时AML患者均行c - kit基因、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等检测。两组患者诊断及分型均符合相关标准[3]。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0.8±2.3)岁;20例MDS;10例AML。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1.0±2.5)岁;20例MDS;10例AML。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单纯使用地西他滨(生产单位: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批准文号:H20120066)进行治疗,每天25~50 mg,连续使用5 d,28 d为1个治疗周期;(2)观察组使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进行治疗,即根据15 mg/m2的剂量静注地西他滨注射液,每天1次(应注意输注时间大于1 h),连续治疗5 d;同时静注阿克拉霉素(生产单位:扬州奥赛康药业;批准文号:H20060196),每天10 mg,每天1次,连续使用4 d;并根据10~15 mg/m2的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生产单位:国药一心制药;批准文号:H20055127),2次/d,连续使用一周。并随访0.5~3年。
如果白细胞小于5×109/L,则应皮下注射300 µ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产单位: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批准文号:S20020051)以刺激造血,每天1次;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则应及时送检检测,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治疗5 d后若效果较差则应结合抗真菌治疗,然后通过血培养、G实验/GM实验等检测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如果血红蛋白小于70 g/L,则应及时输注浓缩红细胞;若血小板<20×109/L则应迅速输注血小板。
1.3 评判标准
(1)疗效评判标准[4]:共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未缓解及进展等五种类型。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根据WHO相关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两组平均化疗周期数均为2.1个。其中对照组14例(46.67%)完全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有效率为63.33%(19/30)。观察组15例(50.0%)完全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有效率为66.67%(20/3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0.05)。
2.2 两组生存情况分析
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18.5±0.8)个月,随访0.5~3年,患者存活25例,存活率为83.33%;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18.7±0.9)个月,随访0.5~3年,患者存活26例,存活率为86.67%;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4,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1)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多发生于2个疗程之后,两组均出现Ⅱ~Ⅳ度骨髓抑制(对照组18例;观察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3,P>0.05);(2)感染:观察组出现4例化疗相关感染,感染率为13.33%;对照组出现5例化疗相关感染,感染率为16.67%;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5,P>0.05);(3)其它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肾功能受损及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出现4例轻度肝损害,停止用药后可自行改善;3例一过性发热。对照组出现5例轻度肝损害,2例一过性发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造血干细胞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起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发育不正常及造血无效等方面。MDS往往会引起骨髓不正常增生及外周血细胞数目降低等情况,且其常会高危发展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人是MDS/AML的高危人群,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5]。MDS/AML临床症状往往不具有典型性,本研究MDS/AML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淋巴结肿大及脾脏出血等症状。
近几年,采用地西他滨(DAC)治疗MDS/AML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属于胞嘧啶类似物,能够有效逆转DNA甲基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或正常分化。在体内,地西他滨以三磷酸方式与DNA进行结合[6]。高剂量地西他滨三磷酸可抑制DNA合成而产生细胞毒性效应;低剂量地西他滨三磷酸则可与DNA甲基转移酶进行结合,促使其降解,但却基本不影响细胞周期[7]。有关研究资料发现[8],DAC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输血量,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抑制病情恶化。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地西他滨单独用药或联合CAG方案治疗MDS/AML效果都理想,两种措施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宝枝,何广胜,吴德沛,等. 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肿瘤,2011,31(11):1022-1025.
[2]陈颖颖.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10):881-882.
[3]张之南,沈悌. 血液学诊断及疗效标准[M].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79-281.
[4]于锦香,蔡冬梅,王晓雪,等. 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11-213.
[5]邵宗鸿,张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治疗进展[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3):259-261.
[6]杨华,朱海燕,姜孟孟,等.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1):121-125.
[7]赵佑山,常春康. DNA甲基化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2):1553-1564.
[8]李菁媛,周敏,冉启杰,等.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1):19-22.
【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9-0138-02
doi:10.39696/j.issn.1674-2016.09.096
作者单位:大庆市第四医院血液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ecit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one Marrow Hyperplasia Syndrome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ZHOU Shuqiu, Hematological department, The Fourth Hospital of Daqing C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decitabine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MDS and AM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as used about decitabin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AG regimen,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63.33%,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the differenc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0.785, P>0.05), the survival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3.33%,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67%, the differenc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0.785,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MDS/AML receiving decitabin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AG regimen is ideal.
[Key words]Decitabine, MDS, A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