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6-02-15 02:48屈水令罗会明陈慕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屈水令 罗会明 陈慕磊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屈水令 罗会明 陈慕磊

为探讨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特点,其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明确选题开题论文要求,要求毕业论文答辩。本文还对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强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高校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培养和规范二级学科建设等建议。

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需要,为培养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区别于传统的以理论和研究为培养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国家设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1]要求,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根据其培养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结合自身的特色,参考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在多年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作为我国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又是一家研究生培养单位,从2002年开始招收在职MPH,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MPH。本文以中心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为背景,探索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

1 中心培养模式

1.1 学位课程夯实基础、突出应用

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课程突出理论和科研方法不同,公共卫生硕士必修学位课程除了国务院学位办要求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国语、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外,中心从我国公共卫生特点,开设公共卫生监测和疾病控制等必修课程,开设卫生法学、计划免疫概论、艾滋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预防控制、职业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放射卫生、妇幼与儿少卫生、慢性非传染病、社区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等选修课。任课教师以工作在疾控一线的研究人员为主,讲述内容不限于书本,更多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

由于中心的在职MPH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卫生机构,每年约60%人员来自京外,所以中心在第一学年的3~6月、9~12月的周一至周六全天集中开设学位课程,这与其他院校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授课有很大不同[2],给在职人员创造了集中学习的机会。2010年后,中心全日制MPH与在职MPH共同上课。

1.2 办好专题系列讲座,开拓视野

在开设学位课程之外,中心结合我国及全球当前卫生事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有关卫生问题,邀请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国家大型活动的亲历者以及中心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从宏观卫生政策设计到现场卫生工作细节、从理论到实践、从发现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不同的讲课人不同的角度,给在读MPH展现不同方位的视角。近年来开设过的部分专题讲座:北京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概述、天津8·12爆炸处置、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历史和展望、中国卫生计生法制建设概括及相关实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重点与对策、中国农村改厕策略思考、Overview of WHO等。专题系列讲座进一步开阔了研究生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

1.3 选题和开题

在学位课程结束前,根据学生和导师互选的原则,研究生根据本人的背景和回单位后的发展需要,填写选题申请书,说明课题的意向单位和拟研究方向。开题要在导师指导下,利用约3个月的时间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聘请不少于3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开题报告专家评审小组,听取研究生的口头报告。

1.4 论文选题紧扣公共卫生实际

中心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目标出发考虑,在职MPH申请学位除了要修完学分、完成实践外,还要发表1篇与论文相关的文章,毕业论文答辩合格者颁发学位证书。截止2016年7月,中心共授予(在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400多名,毕业论文课题涉及到我国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营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妇幼卫生、计划免疫及控烟等相关研究内容,密切地与我国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1.5 研究生教育与实践结合

历年来中心招录的在职MPH约90%来自疾控机构,约80%

具有初级或中级职称。

中心作为公共卫生机构和研究生教育单位的双重身份,在MPH培养过程中,无形中将研究生教育与职工实践结合在一起。中心在职MPH培养既体现了教育的特点:一是课程教学以理论和应用的结合,如上所说,夯实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应用;二是理论学习和身心发展结合,中心MPH不仅有理论学习,体育活动、演讲比赛、党团学习等均在培养范围之内。在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又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位课程结束后,学员结合自己的工作背景和需求及毕业后的工作安排,选择导师及研究方向开展课题研究,把研究生课题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导师的指导下用科研的思维指导工作,又在开展研究生课题过程中促进本身工作。

2 存在问题

2.1 二级学科设置问题

从2002年开始招收以来,MPH一直以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没有进行二级学科设置。各个培养单位对专业方向设置也是根据本校情况进行设置的,如北京大学在职MPH设有6个培养方向:卫生事业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学与卫生执法监督、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临床评价等[3],复旦大学设有5个培养方向:医疗卫生管理、疾病预防与临床流行病学、环境医学与卫生监督、妇儿保健与生殖健康、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4],各个学校有不少差异。十多年来的培养经验,如何进行二级学科设置,进一步细化培养要求,有待解决。

2.2 认可度问题

2010年前仅招收在职MPH,不存在毕业就业问题。2010年招收的首届全日制MPH在2012或2013年已毕业,至今有四五届研究生毕业。从毕业研究生反应来看,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新生的MPH认可度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认可度还有一定差距,有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里没有招收该专业的信息,中心历年录取的MPH中约80%为调剂考生,北京大学约60%为调剂考生且只有51.4%对全日制MPH就业前景感到乐观[5]。社会、用人单位及考生认可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教育部门和学校还需进一步宣传。

2.3 研究生教育与职业培养结合的问题

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将医学相关专业的培训合格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了起来,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不包括公共卫生有关专业,医师的培训也不含公卫医师[6]。如何设计公共卫生硕士与公卫医师结合的培训制度,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大政方针,亟待解决。

3 思考与建议

3.1 在职MPH培养经验对非全日制MPH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学制问题。目前在职MPH学习年限2~4年,在4年内均可申请学位。如把非全日制MPH定位于终身学习方式的一种,学制如何设置,是延续在职2~4年,还是适当放宽一些。根据中心培养经验,中心大约50%的在职MPH可在2.5年内完成学业,除个别情况外,几乎全部学员可在4年内完成学业,而北京大学调查显示约99.4%的学员在48个月内可完成学业[7]。考虑到不同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及生源的不同,如何设置学制,既能满足不同高校和考生的需要,又能促进MPH教育健康发展,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毕业论文要求。MPH作为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专业,虽然是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还应是必须的。毕业论文要求以及发表文章要求也是应具备的。中山大学等部分学校出台了MPH学位论文规定,对选题、开题、综述、预答辩、答辩等各环节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南京医科大学等学校除学位论文外,还要求学生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8]。

3.2 科研单位与高校MPH培养的异同

中心作为公共卫生机构,在中心攻读MPH本身就是实践、进修,高校MPH培养要设计专门到公共卫生机构的实践阶段[8]。同样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心与高校MPH培养各有特点。

高校作为实施普通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研究方向的培养更应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兴趣,侧重理论与方法,课题应更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而科研机构设置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初衷既是为本单位本系统培养后继人才,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培养更倾向于培训,更侧重于实际与应用,课题也是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3.3 对MPH培养的建议

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十多年来,取得了成绩,也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在职MPH纳入非全日制MPH培养以后,结合经验,有以下建议。

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学习借鉴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研究制定公卫医师规陪与MPH培养结合的制度。临床医学规陪与学位教育衔接以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9],公卫医师与MPH培养可参考设计。

高校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培养MPH。调查显示MPH培养中实践技能、分析评估技能、项目计划实施技能以及应急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能受到调查对象的重视[10],而这些能力仅在高校很难完成。研究建立高校和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开展MPH培养模式,将高校的师资资源和公共机构的现场资源结合起来,从招生到课程设置到实践以及课题选择等系列环节均要两方面共同设置实施,势必对MPH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规范二级学科设置。2003年我国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11]。”下一步依据公共卫生概念和范畴,研究设置公共卫生二级学科。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

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A/OL]. 学位办[2003]12号. (2003-3-11)[2016-10-10].

[2] 陈勇,钱旅扬.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12-13.

[3]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招生简章[A/OL].(2015-06-11)[2016-10-10]. http://sph.pku.edu.cn/content/?1614.html.

[4] 公共卫生硕士(MPH)(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A/OL].(2013-10-07)[2016-10-10]. http://sph.fudan.edu.cn/a/64.

[5] 王胜锋,朱燕萍,贺婧,等. 北京大学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现况调查[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909-91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 发[2013]56号[A/OL].(2014-01-17)[2016-10-10]. http:// 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401/032c8cdf2eb64a369cca4f9b7 6e8b059.shtml.

[7] 蔡楠,吕筠,李立明. 中美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893-2895.

[8] 任为民,温世浩,王鋆,等. 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思考[J].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4):16-1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 [A/OL]. (2014-11-27)[2016-10-10]. 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411/fd019826ce734430b3ea91edff5e6cb7.shtml.

[10] 温世浩,任为民,许放,等.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989-992.

[11] 吴仪.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开创我国卫生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4):5-11.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QU Shuiling LUO Huiming CHEN Mulei Education Sec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To study the Master's Degree of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 showed in the paper. The mode covers definite credit points, dissertation proposal,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ral defense about dissertation. Meanwhile some shortage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nd shortage, three proposals are vocational trai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 coope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delimiting second degree subject scope for Master's Degree of Public Health.

Master's Degree of Public Health, Training mode, Professional degree, Applied graduate student

G643

A

1674-9308(2016)33-002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3.0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处,北京 102206

陈慕磊,E-mail:chenmulei@126.com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