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唐素琴 袁璐韫 郑仁栋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2)
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飞 唐素琴 袁璐韫 郑仁栋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2)
分析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杭州市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提出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理的对策。
建筑垃圾;现状;对策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杭州全市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在3000~5000万立方米。随着杭州市承办2016年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杭州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按照杭州市城乡建设部门的估算,到2020年,杭州市主城区将产生建筑垃圾约2000×104t,每天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达5.5×104t/d,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成为杭州市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杭州建筑垃圾种类繁多,品种复杂,可大致分为以下Ⅰ、Ⅱ、Ⅲ三类。
表1 杭州建筑垃圾分类
目前,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92号);建筑垃圾处理的主要途径有:(1)用作公路路基填筑材料;(2)用作工程项目施工便道填筑材料;(3)破碎后用作建筑骨料;(4)运送到杭州市外进行处理。
近年来,杭州市在环境方面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等工作被列为年度重点,出台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规定。随着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建筑垃圾的规范管理和处理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1)我国至今尚无国家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文件,由部门或地方法规、规章填补法律空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2)目前,还没有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形成全面性和系统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仅有少量零星的标准、规范,定量执法的依据尚不充分;(3)管理及运作部门协调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建筑垃圾处理的处理不规范。
2.2 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
长期以来,建筑业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在给环境、能耗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数量的建筑垃圾。
2.3 源头控制不力
杭州市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这几年一直遵循传统的方式,建筑垃圾营运市场杂乱无序,现实生活中偷倒乱倒、抛撒滴漏、无序运输等问题屡禁不绝,带来了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每年出土量超过1000×104t,半数甚至半数以上的建筑垃圾还没有按规定申报审批手续,最终的结果就是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处理的局面依然严峻。
2.4 土地资源紧缺
传统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为填埋,杭州市的建筑垃圾以砖石类、混凝土块、水泥块、砌块、渣土等为主,传统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杭州市土地资源紧缺,加上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填埋方法难以为继。
2.5 中转、运输系统设置不规范
中转、运输系统主要问题在于:(1)城市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回填、消纳点较远,导致运输成本急剧上升;(2)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渣土等的飞扬撒落,影响了市容与大气环境;(3)建筑垃圾运输市场的低价中标使恶性争夺市场现象当严重,有的企业甚至以偷倒乱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弥补成本,赚取非法利润。
2.6 处理方式较为落后
建筑垃圾最终处置以传统的回填为主,建筑垃圾在堆放、回填等过程中产生的堆体稳定、粉尘、污水等问题,造成较严重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建筑垃圾处理方式较为落后,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较低。
3.1 建立建筑垃圾管理联动机制
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牵扯到建设、发改、环保、工业与信息化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管理好、处理好建筑垃圾。目前,这些环节间实际是孤立的,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在初期很难凑效。
3.2 建立政策保障与自我约束机制
(1)建筑垃圾的处理纳入工程招投标体系。在工程招投标时,要考虑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处理,从源头抓好建筑垃圾的管理;(2)建筑业行业协会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机构,建立建筑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和处理制度;(3)积极引进和扶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公司,将其列入环保企业、绿色企业、新技术企业等评选范围,便于其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3.3 源头控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
(1)实施收集分类。新建和改扩建的工程要求必须进行现场分类,能够现场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就地消化,现场不能回收的集中处理;(2)实施收费分类。对未分类建筑垃圾的处理费用标准要高于已经分类的建筑垃圾处理费用,在成本利益上促使从源头重视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3)实施项目分类。对拆除、拆迁等项目进行事前评估,前置性引入建筑垃圾处理单位,预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以及如何分类、运输和处理。
3.4 推进综合管理提高资源化水平
(1)加强现场管理。工程现场的建筑垃圾,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及时回收再利用;(2)推行效益管理。工程承担者能够规范处理建筑垃圾、达到要求的,给予一定的奖励;(3)实施再生管理。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用于生产混凝土、砂浆或其他建材制品。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等建材制品。渣土用于筑路施工、地基基础等。废弃木材类建筑废弃物,可以用于重建建筑、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等。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废玻璃、废塑料、废陶瓷等建筑废弃物视情况区别利用。废旧砖瓦为烧粘土类材料,经破碎碾磨成粉体材料,作为混凝土掺合料使用,替代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
3.5 做好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的规划建设
根据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处置情况,由于建筑垃圾产生位置集中,有时间性,采用移动式和定点式两种方式建设。每个处置点处置能力约为100×104t/年,合2700t/d。若杭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在30%计算,2020年需要建筑垃圾处置设施9100t/d,约需要三个建筑垃圾处置点。结合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在天子岭、大江东及九峰,分别处置城西、主城区及城东的建筑装潢垃圾,富阳区建筑垃圾自行处置。各区建设简易处置和对方场所。按照《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建筑垃圾统一送往建筑垃圾处置点进行再利用,剩余部分作为工程渣土消纳。
需要进行填埋的工程渣土,采用四种方式进行消纳:(1)结合城市低洼控制区和区域防涝需求,在杭州市竖向专业规划提出的规划重点抬升区域进行消纳,主要包括临平北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大江东新城、瓜沥组团南部等。(2)根据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建设新区的绿地公园和防护绿地采取统筹布置的模式,进行系统性的堆土造景消纳工程渣土,主要位于绕城沿线地区、高速公路沿线以及24个市级公园。(3)工程渣土和泥浆处置场所考虑在山麓沟谷地带进行选址,重点考虑在余杭区瓶窑镇西北部的104国道(杭宣铁路)东侧的山麓沟谷地带(孔井山西、风坑坞东)、所前镇(人小坞村)东南部和青化山北部的山麓沟谷地带、戴村镇西部和石牛山东侧的山麓沟谷地带等地。(4)德清长期以来废弃的诸多矿坑的确拥有建设工程渣土长期、大型、专业处置场地的自然条件,可以满足杭州市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处置需求,目前以完全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如果能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打开杭州工程渣土德清处置的通道,必然能极大缓解工程渣土处置难的难题。(5)周边地区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废弃矿坑和低洼地,如海宁、余杭等地区,如果能合理开发这些自然资源,必然能很大程度缓解处置场地匮乏的局面。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再生材料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展该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但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王飞(1981—),工程师,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工环境工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