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莉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全区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58万减少到2014年的98万;贫困发生率由19.7%下降到7.3%;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67元。
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通过大力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兴办“三个一”民生实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扎实推进“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我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完善机制 精准帮扶
“四子王旗要坚持把推进扶贫攻坚和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政治优势、政策优势,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协调推进三次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力争一年小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提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针对贫困县四子王旗的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作出明确指示。
2013年3月29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决定从这一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由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省级领导干部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联系全区3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7个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县,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这次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使我区首次实现了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旗县的全覆盖。
四子王旗是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的“一对一”帮扶点。两年多来,王君书记带领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四子王旗,访群众、看企业,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主持召开座谈会,多次研究探讨四子王旗整体脱贫的思路和举措。
肩负重托,心系扶贫。由此,自治区领导相继确立了自己的扶贫联系点,38名省级领导干部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加强生态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6项任务,作为自己分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他们先后52次到贫困旗县调研指导,38个贫困旗县开工建设项目9200多个,6项任务完成投资790多亿元。
在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机制的带动下,盟市领导干部联系贫困苏木乡镇,旗县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嘎查村,三级联动,一包5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全区465名盟市级领导、2308名旗县级领导、近8万名党员干部分别确定了自己一包到底的贫困苏木乡镇、贫困嘎查村和贫困户。
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嘎查村、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人帮、有人带,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自治区又出台了《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精心选派驻村工作队对还未脱贫的2834个重点嘎查村,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统筹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031个定点帮扶贫困嘎查村,派出驻村工作队3400多个,1.3万多名干部驻村蹲点扶贫,负责帮助“两委”班子规划好有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全覆盖,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
与此同时,带着资金、产业和脱贫的思路,怀着深深的责任和特殊的感情,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化定点扶贫工作正在内蒙古大地如火如荼展开。26个中直机关定点帮扶我区31个国家扶贫重点旗县,充分发挥其人才、科技、政策等多方面优势,投入帮扶资金3435万元。自治区172个厅局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172个嘎查村,各帮扶单位为兴安盟投入帮扶点资金5亿元,延伸帮扶投资2.1亿元,为乌兰察布市66个重点嘎查村投入3150万元。15个厅局帮扶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聚居区,投入各类资金3.07亿元,实施项目109个。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已投入各类援建资金140亿元。京蒙东西扶贫协作集中帮扶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投入直接帮扶资金10884万元。
多家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也积极为我区扶贫工作贡献力量。工商联组织了44家区内外民营企业集中帮扶通辽市,签订项目合同7个,投入资金206亿元,产业扶贫投入6.04亿元,助学助残助困287.2万元,抗震救灾捐款685万元;内蒙古扶贫基金会组织小额信贷资金1.5亿元,为贫困旗县民族学校捐赠蒙文教学软件5000套;社会扶贫促进会在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开展惠农小额担保贷款扶贫项目,发放贷款7500万元,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41.4万元,为14.1万农村牧区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造……
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探索,我区形成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新机制,凝聚起全区力量,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体”的大扶贫格局。
创新模式 务求实效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面对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结合自治区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努力提高扶贫成效。
精准扶贫的关键,首先是要精准识别。2014年,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方案》。2015年,又对2013、2014年度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审核清洗。完成了31个国贫县和26个区贫县,2834个贫困村,61.5万户、166.7万贫困人口基本信息更新和2014年5684个项目和2015年4609个项目计划的采集录入工作。同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对象退出管理工作方案》,印发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开发了旗县级扶贫开发地理信息系统。
精准识别,为的是精准施策。2014年,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启动“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程,从2014年到2017年,在覆盖全区77%贫困人口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实施“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的精准帮扶工作。通过“三到村三到户”,做到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实现扶贫规划、项目、干部与扶贫对象的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开展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是结合我区实际创新扶贫模式的重大举措。工作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好“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么扶贫”的问题。采取定点、定人、定责的办法,建立瞄准机制,采取“靶向疗法”,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全区“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涉及12个盟市、81个旗县(市区)、648个苏木乡镇、2834个嘎查村。仅2015年,“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总投资71.05亿元。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项目5400多个,扶持贫困农牧户14.2万户、42.8万人。
“贷款不要抵押,政府还补贴利息,贷款手续上门办理。”说起贷款的事,宁城县大城子镇狍子坡村的受益农户赞不绝口。两年来,宁城县已累计发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3.12亿元。为切实加大扶贫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农牧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成为我区扶贫工作的又—重要抓手。
2013年11月,在总结赤峰市“杠杆式”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区在57个贫困旗县启动实施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年)》。从2013年起到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4.75亿元作为风险补偿金,与农业银行合作,按照1:10的比例撬动不少于50亿元的信贷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工程实施两年来,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54亿元,支持29万余户农牧民、181家龙头企业。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用市场化机制管理运作扶贫资金,把扶贫资金的使用权和项目决定权交给市场,交给群众,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帮扶就要帮在点子上,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一个个创新扶贫举措在内蒙古落地开花。
——光伏扶贫,启动察右中旗等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试点,建设5300户户用模式光伏电站,7600亩光伏农牧业电站,15个小型地面电站,光伏电站建设总规模达到61万千瓦。
——电商扶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电商扶贫实施方案,57个贫困旗县中30个已有电子商务业态。
——旅游扶贫,落实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千千万万工程”;与农业部门共同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自治区旅游局组织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评定,组织“特色旅游村”和“特色家庭旅游线”创建,与自治区扶贫办共同制定专题方案推进旅游扶贫。
——构树扶贫,选定土右旗两个基地试种杂交构树587亩,成活率83%,亩产约5500斤,饲养十多种动物进行相关研发,探索“以树代粮”。
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多样化扶贫,助力内蒙古扶贫开发的精准推进,让农村牧区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农牧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倾力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
长期以来,我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滞后,农牧民群众在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看病、养老和出行、购物等方面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
为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好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尽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各族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自治区党委决定从2014年起到2016年,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农村牧区所有行政村(嘎查)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及农网升级改造、广播电况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十个全覆盖”工程。
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工程,更是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关键之战。
截至2015年11月,全区已经累计完成投资888.47亿元。工程实施两年时间,农村牧区累计完成危房改造50.47万户,嘎查村街巷累计实施硬化里程37220.53公里,建成嘎查村文化活动室9251个,累计解决了248.7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受到全区农牧民热烈欢迎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也是各地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主阀门”。搭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风车,各地把精准扶贫纳入“十个全覆盖”工程重点工作序列,同步发力。目前,已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点贫困嘎查村2421个,占贫困嘎查村总数的85.4%。贫困嘎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水泥马路通到了家门口,牧民住上了具有蒙元文化元素的改造房或新房,广播电视、文化广场、活动室、医务室、便民超市样样俱全,村民喝上了自来水……不到一年时间,永安镇哈拉沁村,这个兴安盟突泉县有名的贫困村大变了样。村民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实惠。
“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和城里一样的幼儿园,别提多开心了。”面对已完工的幼儿园,村民杜美华兴奋不已。
“以前村里的道路不通畅,秋天来收粮的商贩少,价格低。今年,路修好了,商贩多了,农副产品价格也提高了。真是给我们修了一条致富路。”村民张小勇很是感慨。
如今,“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区各地有序开展,扎实推进,经过两年的攻坚克难,有力改善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面貌,有力拉动了农村牧区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力促进了贫困农牧民收入增长,得到全区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
实践证明,“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一项发展工程、固本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扶贫工程,抓“十个全覆盖”就是抓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截至2015年底,我区仍有29.6万户、80多万贫困人口。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目标坚定:“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治区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实现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个贫困人口掉队。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全区上下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准确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夺取脱贫攻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