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锋(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走近真实的伟大茅盾
陈锐锋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丁尔纲的《茅盾评传》是以史为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茅公全人和文学事业所作的全方位评述,内容丰厚,评述深刻,见地独到,既彰显茅公的伟大,又不为伟人讳,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伟大茅盾。
关键词:丁尔纲;《茅盾评传》;评述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伟人。1983年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在北京成立时,周杨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认识一个伟大的作家并不那么容易,这需要时间。”“茅盾同志是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是现代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开拓者,是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成就是不朽的。”周扬很有感慨地说,关于茅盾的成就“至今还没有做出全面的评价”。(《茅盾研究》创刊号,1984年出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茅盾研究论著的出版也盛况空前。单是《茅盾评传》之类的专著就有多部出版,它们都有各自的视角和特色。丁尔纲教授所著《茅盾评传》(以下简称“丁著”,引文也出自该书)是将茅盾一生的经历和事业,放在中国现代的革命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评述的力作。
人物评传,最根本的是要让事实说话。丁著在评述中所依据的正是作者艰辛搜集的大量经得起检验的史料,有不少还是鲜为人知的第一手史料。作者评述时并不单是茅盾生平事迹的罗列,而是有叙有议,有不少细节的描述,把茅盾写得鲜活又充满人情味,给读者以亲切的感觉;在评述中着力揭示茅盾的精神面貌,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油然而生敬意。这些,正是丁著的成功之处。
这部长达六十多万字的专著最大特点就是以史为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茅公个人和文学事业作了全方位评述,内容丰厚,评述到位、深刻,见地独到,不避禁区,既彰显茅公的伟大,也不为伟人讳,十分难能可贵,令我们走近了一个真实的伟人茅盾。
全书将“革命家与文学家的完美结合”的茅盾作为红线贯串始终。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8年,由于逃避蒋介石的通缉,茅盾在东渡日本后与组织失去联系,但“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198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对茅盾一生所作的历史评价。茅盾的党龄长达60年,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比。
茅盾踏入社会之后,开始从事的是革命工作,而后才关注文学事业,从事文学理论工作,直至1927年秋才正式开始创作活动(创作《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但也未停止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茅盾的文学创作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而其文学理论批评工作却贯穿一生。
从丁著所提供的详实史料来看,作为革命家,茅盾的革命活动,即使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也未停息过,在任何时期都显示了革命家的本色;作为文学家,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文学创作,他都没有脱离时代,而且是以探寻革命前景、表现时代面貌为己任。他的文学实践是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文学创作是致力于革命的一种方式。国外有学者认为通过茅盾小说就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史,实际上,革命家和文学家在茅盾身上是分不开的,互为表里。
茅盾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小说,在丁著中对他的小说评述十分详尽。尤其是对《子夜》的评述是书中的一个重点,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也是他从日本回国后,在新形势、新环境影响推动下,审美观与创作视野不断升华,追求新突破、攀登新高度的力作。它是“茅盾创作的自我超越,也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整体水平的超越,成为一部里程碑的巨制宏篇。”因此,《子夜》刚一问世就引起轰动,瞿秋白就指出:“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指马克思主义)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子夜》不能够不说是很大的成绩。”“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瞿秋白《<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历史证明,上述论断十分正确,这部力作不仅奠定了茅盾的文学大师地位,也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力。作者在书中以近三万字的篇幅,从创作动因、时代背景、生活积累、构思和人物、思想、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对《了夜》作了全面深入精细的评述,给予高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这部力作虽然好评如潮,但也出现了否定的声音。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论述茅盾时,对茅盾是完全否定的,提到《子夜》则认为“仅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上海画了张百丑图而已”。他武断地评判《子夜》是一部“失败之作”。夏的论断影响恶劣,大陆也出现了否定茅盾,否定鲁迅、郭沫若以及其他进步作家的思潮。丁著在评述中就此作了有力的辩驳,指出“夏志清贬低茅盾和《子夜》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的总倾向就是贬低进步作家,抬高有资产阶级倾向或反共的作家。”这真是一语中的,无需多言,由于政治偏见导致他贬低茅盾和《子夜》。但是不管怎么说,《子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蕴藉,作为客观存在的文艺客体,其能量将随着历史的延续作持久性的挥发与放射。因此,作者认为,从审美过程与文学史发展过程的层面来看,“《子夜》是一部不朽的巨制与力作!”“有了这部力作,茅盾的文学大师的地位就坚如磐石,想把他从“文学大师”行列中除名,当然也是徒劳的。”作者的评析回击了种种否定的言论,有力地捍卫了茅盾文学大师的崇高地位,也维护了进步作家的地位。我认为这是书中评述茅盾和《子夜》最值得点赞的一个大亮点。
书中关于茅盾与秦德君关系的评述也是值得一提的。在茅盾的人生道路上有一段婚外恋情,对他的创作是有影响的,那就是他和秦德君东渡日本时的婚外情。就我所见,在不少茅盾研究的论著中,有的出于为贤者讳根本不提,有的则是语焉不详,还有的则是借此大做文章,甚至说茅盾是“始乱终弃”,企图从道德上丑化、抹黑茅盾。
丁著则根据大量史料,实事求是详加介绍,并就此辨析真相。作者认为,由于茅盾的妇女观有了变化,秦德君对茅盾又有真爱,在东渡日本的特殊环境下他们从相爱到同居;由于有了秦德君的温暖,在生活上又有好的照料,在写作上秦还帮他抄稿,在创作上还提供一些有用素材(主要是小说《虹》),因此,这期间茅盾在文学事业上所获得的丰硕成果,秦德君是有贡献的。作者从主客观方面所作的入情入理的辨析,还原了真相,驳正了不实之辞,是有说服力的。
作者特别提到在日期间,茅盾得知“我党已经清算了“左”的错误,重新确定了正确路线‘六大’精神”,促使他静心思考,“获得了正确结论”,从而振奋起来,积极投入文学活动,文学事业上获得的丰收,这应该是根本的,秦德君所起的作用就应当肯定,但并非主因。作者在辨明真相之后,并没有为贤者讳,而是婉惜地写道:“茅盾、孔德沚(茅盾妻)和秦德君的这种关系,都是本来不该发生的。童年时代不该有此包办婚姻,旅日期间不该有‘同居’的插曲,但它毕竟都是发生了的历史事实!”作者认为这三个历史人物,“程度不同地各有其伟大处,也程度不等地各有其局限与失误。”这可给后辈“提供一面镜子”。我认为这种实事求是的评析,既不为贤者讳,也无损茅盾的形象,评析公正,分寸得当。
从新中国成立至茅盾逝世,茅盾历经32个春秋。复杂的经历在不少的研究论著中写得很薄弱,有的只是轻描淡写,这或许与第一手资料不多有关,就连茅盾自己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也只写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丁著则以翔实资料以很大篇幅(占全书四分之一)对茅盾的经历与活动详加评述,在评述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有助读者认知茅盾全人,十分难能可贵。
建国后茅盾任文化部长达15年,又连续四届当选人大代表和两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兼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在政务繁忙之际,还担任创刊时期的《人民文学》和《译文》的主编,这就如作者所说:“几副重担一挑,茅盾就无法下基层长期深入生活,从事创作了。从此他结束了创作与理论批评‘双线并行’的生活,开始了建国后文化、文学领导工作与理论批评、编辑工作‘双线并行’的新生活。”由于没有创作问世,有的论者,特别是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就“说什么茅盾建国后‘创作力衰竭了’这纯属不实事求是的主观臆断。”其实,茅盾虽无法创作,但在理论批评工作中,他对极左思潮的抵制和对青年作家的扶持所产生的极大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丁著评述茅盾建国后的工作与活动中,值得称道的是对茅盾身居高位的情况下他应对“左”的巨大压力的复杂心态所作的深入剖析。他指出,茅盾在极“左”的文艺斗争中采取“谨言慎行”,“通常是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能降调则力争降调”,在被迫表态时,“他只能也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这在批判胡风,批判丁玲、冯雪峰的斗争中表现最为明显。这时的言行是他的无奈与尴尬。但另一方面,“其中也有主观上存在的‘左’的意识(20年代有‘左’倾幼稚病,50年代末则有‘左’倾冒进风)的真实流露。”这是作者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作者还指出,茅盾在抵制“左”的思潮中,仍有投鼠忌器、畏首畏尾的弱点,甚至还“存有私心”。作者秉持公心,指出弱点,读者并不会因此贬损茅盾。道理很简单,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茅盾在任何时期的主流是好的,革命操守没有动摇过。综观全书,作者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茅盾,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巨匠、文化伟人,是当之无愧的,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文化伟人而骄傲。
丁著写于1997年,距今已有近20年,如今收在“茅盾研究八十年书系”中(香港花木兰出版社2014 年7月出版)再版,这部大作并未过时,而是仍然闪光,读来仍有不少启迪,伟人茅盾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丁著是一部内容丰厚的煌煌大作,亮点很多,由于篇幅有限,难以全面评说,以上评说只是研读中感触较深的几点不成系统的浅见,不足为评。
丁尔纲教授是一位资深学者,他除《茅盾评传》外,还有《茅盾的艺术世界》、《茅盾人格》等著,这些著作都可视为他研究茅盾的姐妹篇,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深入认识茅盾。可贵的是他的这些论著,不仅资料详实,而且在评述中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以史为据的科学态度,对学界中的一些谬说和误读所作的辩驳,都是令人信服的。丁先生在研究中所展现的学术风格和高尚的学术人品,令人敬重。
(责任编辑:徐国红)
Approaching Mao Dun
CHEN Rui-f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Zunyi Normal College,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Ding Er-gang make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ao Dun and his literary career in his works The Critical Biography of Mao Dun in an objective tone. This works is very rich and critical, which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greatness of Mao Dun, but points out his weak points; accordingly, a very true and great author——Mao Dun——appears before us.
Key words:Ding Er-gang; The Critical Biography of Mao Dun; narration and assessment
作者简介:陈锐锋,男,四川金堂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85岁。
收稿日期:2015-09-22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