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恒涛(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贵州遵义 563002)
80年来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研究资料述论
裴恒涛
(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贵州遵义 563002)
摘要: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转战时间最长、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8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研究资料。文章对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时期的研究资料从港台及国外研究情况和大陆研究现状两个方面展开述评。
关键词:中央红军;贵州;述论
201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转战的重要地区,是中央红军转战时间最长、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8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关于红军长征与贵州的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具有基础性的研究资料成果进行分析,对80年来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资料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对相关学术研究有所参考。
1.港台地区
主要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当年亲历“围剿”中央红军的原国民党将领撰写出版的一些资料。如长征时期曾任国民党参谋团主任的贺国光,原为国民党南昌行营第一厅厅长,追随蒋介石剿共达五年之久,对于国民党军追堵我工农红军的内幕比较了解,其编纂的《参谋团大事记(上中下)》(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1986年影印)较详细地记录了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的各个阶段的作战方针、行动部署,以及为准备在川黔地区与红军持久战而进行的地方政权建设等内容。又如胡羽高编的《共匪西窜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胡羽高为民国时期贵州人士,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期间,胡羽高任湘黔边区少将总参议,阅读并编辑了所有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文件、电文和资料,随后其在1937年编著的《共匪西窜记》,根据自己掌握的国民党高层往来的电文、照片、报刊摘要、书刊以及一些流落民间的有关红军的文件、图片、照片等,反映了国民党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情况,详细记述了国民党中央军和黔军围堵红军历次战役的调度、装备、部署意图、战况等。特别是其书披露了红军长征期间国民党军阀之间的矛盾,披露了蒋介石利用围堵红军长征,消弱和蚕食地方军阀势力的用心。同时,书中也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战略战术,记录了红军征战转移中良好的纪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薛岳的《剿匪纪实》(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版),该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在其中的“滇黔川南剿匪”部分,对国民党军队在贵州围剿红军的指挥系统、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红军的状况、贵州的形势等作了详细的说明。此外,王多年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戡乱”,上编“剿匪”(第五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其中的第八节“湘黔滇川康陕之追剿”,也有关于中央红军转战贵州的反面资料记载,如记载了国民党军队在贵州围剿中央红军的地理形势、兵力部署、战略构想、追剿经过等。这些撰述由于作者的反动立场,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多污蔑性地称之为“匪”、为“乱”。但其中关于红军长征的部分中有不少客观性的描述,特别是其引用的国民党方面的资料,可以作为重要的反证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丰富面相。
2.欧美地区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的直接成果不多,一些国外学者研究长征的著作涉及了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情况,里面的一些资料也可利用,如美国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在“进遵义”、“毛泽东掌权”、“摆脱危局”、“牵住蒋介石的鼻子”等章节,以实地调查、重走长征路和查阅第一手文献资料等手段,对中央红军在贵州的历史作了生动解读,在索氏访问之后,许多当事人已过世,因而索氏的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央红军在贵州期间相关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通过当年在延安采访红军长征重要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该书第五篇“长征”部分,介绍了红军的长征过程,其中关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的部分是进行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资料搜集的重要资料。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在第九篇“长征”中,通过亲自采访朱德,展现了长征的相关内容,一些涉及贵州的部分成为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宝贵资料。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即德国的奥托·布劳恩)的《中国纪事》(1932-1939)(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由于作者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等原因,书中存在一些歪曲史实、诽谤毛泽东等同志的内容,但作为长征的亲历者,这部书中反映了不少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情况,如第四章“长征路上”,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的记载,关于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改编及进军,关于遵义会议的召开背景及详细情况的记载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成果较多。这些成果区域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综合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参与撰写研究的人员与机构众多。
1.中央级全面性的综合资料
全面搜集整理的长征文献资料中涉及了不少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资料,如中央档案馆编的《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里面有不少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档案资料;中央档案馆编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1934-193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选编了中共中央随红军转战贵州期间形成、发布的重要文件,诸如黎平会议决议、猴场会议决议、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遵义会议决议、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等重要文件,是进行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其中第11册、第12册选编1934-1935年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期间颁布的重要文献,如各种会议决议、指示、军事行动电报、布告等计52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2)》(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992年)、《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红军长征·图片》(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还包括建国后陆续出版的一些红军长征亲历者的日记及回忆录,日记方面如肖锋的《长征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王恩茂的《王恩茂日记——红军长征到“七七”事变前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林伟的《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等,回忆录性质的资料如刘统整理注释的《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康克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李坚真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王平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其中涉及不少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发布的文件、红军领导人及战士关于长征在贵州的相关日记、回忆,以及相关长征图片,是研究中央红军转战贵州的重要基础性资料。
2.地方性全面性的综合资料
西南地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相关党政军机构及其研究人员编著的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是我们进行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资料搜集整理的重要参考。如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红军长征在西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章“红军长征在贵州”介绍了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的情况。昆明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组织、周朝举编著的大型资料“红军黔滇驰骋”系列资料集,共7厚本,包括《红军黔滇驰骋风云录》、《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军事斗争史长编(副本)》、《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军事斗争史长编(正本)》、《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上中下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1991年版)资料翔实,内容全面,主要通过国民党电文、国民党报纸、国民党军军事报告及专著记述、红军电文、红军日记、红军战士及群众的回忆、考察采访报告等资料,全面展示了红军在贵州、云南转战的光辉历程,其中关于中央红军在贵州转战的资料,其体例及资料是本研究的重要参考。贵州的党政军部门及学者编著的关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资料集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如遵义会议纪念馆编著的《红军长征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展示了红军在贵州的英勇斗争历程,特别是展示了红军在遵义的相关史实,展示了红军与贵州少数民族关系的生动事例,历数了红军在贵州各地的革命活动、军民关系的感人事例以及红军在贵州各地的战斗故事;《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贵州省博物馆编著的《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贵阳,1983年,内部资料)通过红军文献、历史回顾、敌伪资料以及后期的调查资料等形式,较全面地搜集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资料,其中相当部分为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资料。贵州省革命文物、历史文物调查征集办公室编辑的《黔山红迹——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在第四章“红一方面军长征在贵州”中详述了中央红军在贵州的征战轨迹,后面部分也附录了红军在贵州制定和印发的文献资料。贵州省档案馆编辑的《红军转战贵州——旧政权档案史料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在整理保存在贵州省档案馆的国民党政权的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涉及红军转战贵州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辑,其中甲编部分,主要是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行营及贵州省政府关于围剿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文件、电报,涉及军情文件及电报、军事报告书、遍地筑堡及黔政更迭的档案资料,丙编部分主要是国民党地方官员及邮政局长呈报的红军过境情形,后编主要是国民党方面关于川滇黔红军游击队活动情形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是利用国民党文献进行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参考。
3.贵州地方区域性、综合性资料
中央红军从1934年12月转战贵州到1935年4月底离开贵州,活动时间4个多月,占中央红军长征时间的三分之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活动范围最广,革命足迹遍及全省88个市县的一半以上。建国后,贵州各地党史、政协、纪念馆、高校等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资料搜集整理成果应运而生且数量众多。结合中央红军转战贵州的先后顺序,分区域而论:
(1)黔东南地区。如中共黎平县委党史办公室编《红军在黎平故事汇编》(1984年),收入故事58篇,内容分为“战地黄花篇”、“爱民篇”、“拥军篇”、“繁花篇”等。中共黔东南州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辑的《红军在黔东南》(1985年),其第三章“红旗漫卷清江——红一方面军长征过黔东南》,结合红军文献及敌伪文献,记载了中央红军西进贵州甩强敌、两路进军黔东南的情况,同时着重分析了召开黎平政治局会议、制定战略新方针的过程,然后用具体的史例,说明了中央红军在黔东南地区宣传革命真理、认真执行政策纪律以及黔东南各族群众救伤员的状况。此外,中共黎平县委党史办编辑的《黎平会议——红军在黎平资料汇辑2》(1985年),该资料集图文结合,包括红军文献选辑、关于黎平会议的相关资料等,全面反映了中央红军在黎平转战及召开黎平会议的情况。中共施秉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的《红军长征过施秉》(1985年),该资料集以丰富的红军长征图片资料、红军文献、回顾专访、红军故事、旧政权档案史料摘抄,汇集了中央红军长征转战黔东南施秉县的各方面资料。
(2)以遵义为核心的黔北地区。黔北地区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转战的重点地区,著名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四渡赤水系列战役在此发生,谱写了长征史上最精彩的篇章。遵义长征文化资源丰富,研究成果较多。如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辑的《红军在黔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该书对中央红军转战黔北时期的史实及其背景并敌我态势作了较翔实的描述,并辅以大量的文献、图片资料,突出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生动展现了中央红军在黔北这一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特别是该书后面的专题资料部分,包括中央红军在黔北相关问题考证、红军标语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政协遵义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遵义军分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的《遵义文史资料第十辑》(关于红军长征在遵义)(1986年)收录中央红军在黔北地区作战经过、中央红军在黔北军事活动日志、中共中央军事部组织系统表、红军长征时期国民党军在黔北地区军事活动日志以及李小侠、陈福彬等人的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的回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体反映中央红军在黔北各县活动的资料集有中共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央红军在遵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该资料集配以丰富的手绘地图、照片,直观地反映了中央红军在遵义县的转战历程。并以丰富的史料,以时间为顺序,展现了中央红军执行黎平会议决议进军遵义、遵义县人民喜迎中央红军、遵义会议、遵义战役、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以及遵义县人民在腥风血雨中的抗争等伟大历程,资料集最后附录中央红军在遵义县活动日志、邓萍烈士传略及关于三人军事小组成立时间、地点及会址的考证,特别是资料集中附录的苟坝群众的多则口述资料等,都具有资料价值。中共湄潭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的《红军长征在湄潭——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特辑》(1984年),主要以红军文献、红军日记回忆录摘抄及访谈口述资料的形式呈现;中共余庆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红军三过余庆》(1987年),通过综合资料、红军文献资料、回忆资料、旧政权档案资料,反映了中央红军红九军团转战余庆的情况;中共桐梓县党委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红军长征在桐梓》(1988年),结合文献资料、回忆资料、专访资料、采访资料、反证资料,较全面收集了红军长征在桐梓的资料。特别是其中的专访与采访形成的口述资料,对于本资料集具有独到价值。政协习水县委员会编辑的《红军在习水》(2000年),图片与文字结合,包含红军文献、回忆资料、调查资料、标语、歌谣等内容。此外,还有中共赤水市委宣传部编《红军长征在赤水》(2010年)。
(3)黔中地区。主要包括贵阳、安顺、息烽、修文、开阳等地,资料集如中共安顺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小组办公室编印的《红军长征在安顺》(1986年),该资料集以专题、采访和回忆、回忆录摘抄、日志、文献、敌方资料及相关统计表格等形式,对中央红军长征转战安顺地区的资料作了全面收集;中共安顺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红军长征在安顺县》(1986年),资料集分概况、红军长征和安顺县地下党的成长、红军故事及口碑资料等,反映了中央红军在安顺的情况;息烽县政协编著的《中央红军过息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从红军过息烽的系列战斗、息烽历史老人的口碑资料以及红军实物资料,全面反映了红军在息烽的行军转战历程。政协开阳县科教文卫史委员会、开阳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红色足迹——红军长征在开阳的战斗历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该资料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口述资料及红军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期间二过开阳的历史,特别是其中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历史老人所形成的口碑资料,弥补了传统文献的不足,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4)黔西北地区。主要是毕节地区及其所辖的区县市。资料集如中共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乌蒙磅礴——红军长征在毕节》(1996年),该资料集第一部分第一编第一章“中央红军长征在毕节”、第二部分“回忆录及调查资料”、第三部分“国民党档案资料部分”中对中央红军转战毕节期间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中共大方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红军在大方》(1986年),主要通过回忆录、专题考证、红军文献、旧政权档案资料等,较全面反映了中央红军红九军团长征经过盘县的史迹,如智取瓢儿井,在瓢儿井开仓分盐,在八堡组建苗民自卫军,在猫场与黔军激战等。中共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革命老区黔西北》(2000年),以重要战斗、重要会议、重要革命组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形式,部分反映了中央红军在黔西北转战的情况,特别是在资料前面附录的《贵州省31个革命老区县(市、区、特区)名单》、《贵州省551个革命老区乡(镇、办事处)名单》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实物资料是革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毕节地区关于长征的实物资料也有一定价值,如中共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红色足迹——毕节地区革命遗址简介》(2004年)等。
(5)黔南地区。如瓮安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红军三过瓮安》(1987年),除了红二、六军团两次过瓮安外,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28日至1935年1月15日经过瓮安。中央政治局在瓮安猴场召开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该资料集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相结合,从综合材料、专题材料、文献资料、红军回忆录及调查口碑资料、敌方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红军长征在瓮安的活动轨迹,特别是其中的21则口述资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红军在瓮安的故事》(2006年)则收集了100个红军长征过瓮安时期的红军故事,作为口碑资料,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黔西南地区。如中共黔西南州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小组办公室编的《红军长征在黔西南》(1985年),资料集分综述、文献文摘、调查与专题、国民党资料,还有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留下的一些传单、标语、革命公债券、战斗遗址等实物资料。此外,黔西南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的《黔西南州文史资料第4辑红军长征路过黔西南州》通过红军标语、公债券等实物资料,结合一些当地人的口碑资料,较全面呈现了中央红军转战黔西南的样貌。中国共产党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辑的《红军长征在紫云》(1985年),该资料集共汇集红军长征在紫云期间的资料二十一篇,图片十一幅,以及红军长征经过紫云的行动路线图、红军途经紫云的乡镇、村寨名称等,并附录相关红军文献、国民党文献作印证参考。中共盘县特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编的《红军长征三过盘县》(1987年),图文并茂,既有文献资料,又有老红军撰写的回忆文章,还有来自旧政权的一些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载了红军特别是中央红军红九军团经过盘县的史实。
4.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专题性资料
(1)遵义会议等系列会议方面。在黔北的长征资料中,比较突出的为关于遵义会议的资料文献,主要是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为主体编辑的系列文献,如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辑的《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遵义会议纪念馆编辑的《毛泽东与遵义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张闻天与遵义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遵义会议资料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中央红军娄山关之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走进遵义会议会址》(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遵义会议前后红军军事电文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这批资料丰富,内容全面,基本上涵盖了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前后的相关文件资料。此外,作为遵义会议前奏的黎平会议,其文献资料也有一些,如黎平会议编辑组编著的《伟大的转折——黎平会议》(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该资料集图文并茂,以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依据,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比较详细地阐述了黎平会议的由来、黎平会议在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中的伟大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内容。苟坝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继续,其研究资料集如遵义会议纪念馆编的《中央红军长征在苟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该资料集通过红军文献、红军回忆录、实地调查研究、书摘等形式,集中反映了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的重大活动及苟坝会议的情况,其中有关苟坝的历史沿革、轶闻典故和淳朴民风等的记载,对研究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转战提供了参考。
(2)四渡赤水等重要军事行动方面。四渡赤水等系列战役是中央红军转战贵州乃至长征的精彩之笔,相关的资料搜集及研究成果较多,如谭智勇的《四渡赤水》(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图文并茂,结合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四渡赤水惊险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历程。四渡赤水纪念馆编著的《四渡赤水战役亲历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以亲历四渡赤水系列战役的党政军领导人及老红军的回忆史料,结合红军长征日记,是四渡赤水战役的重要口述资料汇总。
(3)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政治工作及基层政权建设方面。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长征中的政治工作主要是加强干部的政治教育,以及宣传组织群众,建立革命基层政权,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斗争等。这方面已有相关的资料基础,如遵义会议纪念馆编著的《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反映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宣传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资料集,如中共遵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编的《长征火种(一九三五年遵义县革命委员会)》(1987年),通过文献资料、回忆资料、专题资料,全面反映了中央红军转战遵义期间,在遵义广大城乡宣传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围绕政治工作资料的一些研究成果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如杨文岭主编的《长征中的政治工作》(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版)重点探讨了红军长征中群众工作的开展情况,如宣传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斗争,遵守群众纪律,维护群众利益等。
(4)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民族统战工作方面。如中共中央统战部编的《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其中汇集了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颁布的党的民族政策方面的重要文献,如《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注意夷民的工作》等,这些文献是进行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民族统战资料收集与研究的重要基础。建国后在贵州民族地区关于红军长征的调查资料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印的《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调查》(1965年),以调查访问的形式,收集了不少关于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经过贵州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口述资料,价值较高。结合文献资料的一些研究成果,如周锡银的《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中有不少涉及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其中收录的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有关民族政策的标语口号、少数民族编唱的长征歌谣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文化宣传工作方面。如川滇黔三省文化厅编的《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以红军历史文献、宣传品、文艺作品、回忆录、遗址、遗物等内容及形式,对红军在三省的文化宣传工作资料进行了搜集研究,其中关于中央红军在贵州的部分是本研究子课题文化宣传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李世明主编的《指路的明灯——长征标语口号》(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图文并茂,资料收集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长征中的标语口号及其主要内容,并记载了26个关于长征标语口号的生动故事,最后从长征标语口号产生的背景、特点、作用等方面,对长征标语口号文化进行解读,其资料本身及研究的理论视角都具有借鉴意义。
(6)中央红军在贵州的后勤保障工作方面。红军长征是一场战略转移行动,面临国民党及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打仗和行军是长征的主要形式。后勤是打仗和行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比较艰苦的贵州,后勤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容包括长征中的经济政策,粮食服装供应,兵力补充,枪械物资供应,医疗卫生,通讯保障等方面。关于中央红军在贵州的后勤保障工作方面尚未有专门的资料集,相关的内容散见于相关的红军文献及回忆资料中,如1935年1月5日红军总政治部颁布的《关于进入城市执行政策的规定》、1935 年1月23日颁布的《总政治部关于各部队取用没收征发品办法》、1935年2月20日发布的《总政治部关于保障红军给养克服战费困难的训令》等。此外,一些长征中担任军医的后勤保障人员的回忆录也是反映长征中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资料,如钟有煌的《长征亲历记》(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在第三章中谈到了长征中的病员安置、伤员安置、兵员补充、武器弹药供应等内容,不少涉及中央红军在贵州期间的内容,是本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央红军战士张汝光《回顾红军长征中的卫生工作》(《红军长征·回忆史料2》)回忆了中央红军长征中卫生组织情况、转战中的医疗救护情况、艰苦条件下的卫生防病工作,以及长征路上培养医护干部的情况,其中一些内容涉及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时的情况,是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料。
综上,可以看出自红军长征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央红军转战贵州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从中央到地方,从总体收集到专题收集,图文并茂,实物资料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红军文献与敌伪文献相印证,档案文献与口碑文献相结合,可谓全面、翔实,基本上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呈现了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行军与转战过程,展示了长征文化的丰富内容,是研究红军长征史及长征文化的资料基础。但是这些文献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文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不少是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印刷量少,多存放在地方党史部门及文史研究机构中,读者借阅、检索不方便。同时由于研究水平、人才、地域区隔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各个资料集体例不尽统一,一些内容糅杂重复,个别史料不准确、不严谨等等,而且多是以地域性的资料搜集为主,缺乏系统性的专题性的资料。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新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责任编辑:娄刚)
A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f Central Red Army’s Military Performance in Guizhou During Long March Since 1935
PEI Heng-tao
(Research Center for CPC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al Resources,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bstract:Guizhou is one ofthe provinces where Central Red Army fought for themselves the longest in the largest area,leaving the great influence.Since then,a lot of literature about it have come into being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to local one
And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from overseas study and domestic one.
Key words:Central Red Army;Guizhou;analysis
中图分类号:K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006-06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遵义会议精神与长征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贵州省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贵州红军故事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2013B178)”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裴恒涛,男,河南宜阳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关系及长征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