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凤栖幼儿园 周 琦 汪彩萍
老师,我不想玩!
杭州市凤栖幼儿园周琦汪彩萍
在“开心大城堡”的活动中,孩子们以“制作弹药”“垒高围墙”“结对攻防”等形式进行自主游戏。游戏中,我随机选取了一名孩子作为观察指导对象,并根据活动特点将其称为“跑女1号”。整个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她基本处于游离的状态,对游戏的兴趣不高,偶尔进入游戏角色,表情严肃地抬起一筐“弹药”后,便匆匆离开了“岗位”。于是,我以同伴的身份和她进行了交流。
“为什么不想玩了啊?”
“我不喜欢和他们打来打去,而且我们老是打不过男孩子。”
“那你想干什么呢?”
“指挥官吧?”
“那就跟现在的指挥官去商量看看吧!”
一番商量后,“跑女1号”当上了指挥官,但没有多久她又不想玩了。显然,孩子对游戏中的角色缺乏兴趣,更谈不上体验游戏中快乐的因素了。
从对“跑女1号”的观察指导中,我产生了以下问题:孩子究竟想玩什么?我又该如何指导“不想玩”的孩子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与参加自主性游戏观摩活动的老师们一起研讨。首先,我必须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读懂孩子玩了什么,还想玩什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尝试在自主性游戏中开展有效的引导。那么,什么样的记录方式比较契合我们现在进行的晨间自主游戏呢?经过与大家的激烈讨论,最终我确定了以“图示记录法”为主“图片描述法”为辅的双重观察记录。
在讨论中,老师还提到“孩子是否一直处于游离状态?有没有她本身感兴趣的点?”这两个关键问题。通过观看现场录像和照片记录,我发现“跑女1号”有时候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并且在教师提供的场景下生成了两种新的自主性游戏:“花样独轮车”与“跑男撕名牌”。
但是,当“跑男游戏”进入到后半段时,“跑女1号”想和“9号”一起玩,却被“9号”拒绝了。几分钟后,“跑女1号”来到我的面前说:“老师,她不想跟我玩,说跑来跑去的很无聊。但是我真的想和她一起玩。”这时候我突然不知如何回答,只“呃”了一声。
由于我当时无法给出有效的引导,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没有进行下去,新生成的两种游戏也随之结束了。“跑女1号”又回到了“我不想玩”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想到了可以用“语言”及“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可以启发“9号”,对她说:“跑男里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环节?”如果孩子表示没有,我还可以继续用动作启发她,做出“快速撕下1号的号码牌,并把号码牌高高地举在手里”的动作。我相信,这些引导策略能够让孩子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并进一步推动游戏的进程。
在本次教研中,我突破了如何自主引导自主性游戏的瓶颈。知道了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不能只停留在“看看”的层面,而应该“有的放矢地去看”。接着,就要去分析、挖掘“看到”背后所隐含的“孩子真正的想法”。在了解到孩子的游戏倾向后,顺应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特征,确立“最近发展区”。同时,利用语言、动作等引导方法,积极发挥同伴的能动性作用,让幼儿“感悟”到可以玩什么,怎样继续玩,从而使幼儿从“没有兴趣”到“被动参与”再到“全身心投入”。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应该真正地把“玩”的权利交给儿童,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让孩子在游戏中“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