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幼儿园 蒋京金(设计)蔡洪菊(评析)
大班阅读活动:不要再笑了,裘裘!
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幼儿园 蒋京金(设计)蔡洪菊(评析)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于孩子莫名其妙的大笑。“奇怪,那有什么好笑的!”我们会这样想。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那真的非常非常好笑,非常非常好玩。在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中,负鼠妈妈一次次地教裘裘装死的本领,可是,对于裘裘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不是好笑的,包括装死在内,要他不笑,实在太难了!
这是一个让你微笑,让你紧张,最后让你喷饭的故事。短小的故事中包含着悬念和惊奇,幽默、跌宕起伏的情节给幼儿创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大胆表演和猜测故事情节。小负鼠装死的本领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与模仿的积极性。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表述画面内容与情节变化。
2.掌握动词“闻、戳、晃”,并能在生活中准确运用。
3.体验游戏情境,感受师生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1. PPT(在原版图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覆盖、添加)。
2.电子书(在大屏幕上清晰显示,可翻页,供师生共同阅读)。
3.头饰:狐狸、狼和猫。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笑吗?什么情况下你会笑呢?
师:有这样一个妈妈,她看到她的宝宝笑,感到很担心,她对她的宝宝说:“不要再笑了!”唉,有这样奇怪的妈妈吗?
师:你们的妈妈看见你们笑,都是很开心的,对吧?那,这是哪一个妈妈呢?喏,就是她。
师(手指PPT):看看画面上哪一个是妈妈?
师:对,另一个是她的宝宝,宝宝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裘裘。听,妈妈对他说:“不要再笑了,裘裘!”
师:妈妈怎么说的?
师:妈妈说得很严肃,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二、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1.看故事第1~2页,理解什么是“装死”。
师:裘裘要学的最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
师:你知道什么是装死?
师:假装死掉是什么样的?
师:你会装死吗?谁来做一个装死的样子给我们看看。
师:她学得像不像?
师:负鼠妈妈是这样来鼓励裘裘的:只要你学会了装死,我就奖励你一块你最最爱吃的虫子馅饼。
小结:负鼠妈妈真的很疼爱自己的宝宝。
2.看故事第3~7页,观察讲述“装死”的过程。
(第3页,先观察画面)师:妈妈假扮成一只饥饿的狐狸,用鼻子在裘裘的身上干吗?
师:平日里什么东西你会闻来闻去?早上吃包子的时候,你会闻到什么?
师:妈妈在裘裘的身上闻来闻去,裘裘的表现怎么样呢?
师:对,裘裘忍不住笑了起来,(播放笑声的录音)裘裘笑得好开心呀,笑得肚子都疼了。但是裘裘还是惦记着他的馅饼:“妈妈,我能吃馅饼了吗?”
师:猜猜妈妈怎么说的。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说?
师:对,妈妈说“不行,一只死了的负鼠是不能笑的”。
师:我们一起学妈妈的话,对负鼠说一遍。
(第4页,先观察画面)师:这次妈妈假扮成可恶的狼,她在裘裘的身上……(教师用动作提示)
师:嗯,妈妈用一根手指戳来戳去。老师用一根手指在你的身上、胳肢窝里戳来戳去,你能忍住不笑吗?
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都能忍住不笑,刚刚老师在你们身上干什么了?
(第5页,先观察画面)师:妈妈假扮成一只可怕的野猫,这次她是怎么做的?
师:把负鼠拎起来,晃来晃去。
师:我来假扮成可怕的野猫,你们做小负鼠,我们也来练练本领,好吗?
师生情境游戏。
师:小负鼠,刚才晃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
小结:我们这些小负鼠真棒!都骗过了野猫。那裘裘是怎么样的呢?
师:你们说为什么每次裘裘跟妈妈练本领时都忍不住笑呢?
师:妈妈对小负鼠说“一只死了的负鼠是怎样的”?
3.看故事第8~13页,尝试讲述故事的发展。
师:裘裘到底能不能学会装死的本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五幅图)。
师:为什么妈妈想的大熊和裘裘想的大熊不一样?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把五张图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们觉得小负鼠学会了吗?
师:这一次为什么裘裘没有笑呢?
师:因为他知道这次是危险真的到了,不是妈妈和他在练习。
4.看故事第14~17页,峰回路转,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师:为什么大熊没有走开,而是呆呆地坐在裘裘的身边?
师:你们猜猜大熊为什么要学习笑。
师:如果换了你来教大熊笑,你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小朋友都喜欢微笑的朋友,只有对人友善,你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
三、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完整性
师:小负鼠学会了装死,大熊学会了笑,小负鼠心里还惦记着什么呢?
师:小负鼠裘裘最后到底有没有吃到馅饼呢?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遍故事,你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一说。
师生共同完整阅读电子书。
师:小负鼠的朋友们为什么装死?
师:负鼠是通过装死来逃脱的,那其他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的呢?我们下次再讨论。
蒋老师执教的这节大班阅读活动,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1.选准教材。一个好作品,让人爱不释手的理由有这样几个:文字优美,叫人百读不厌;情感温暖,触动人的心灵;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不要再笑了,裘裘!》这个作品,在文字、情感、情节三元素中,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作者有意让小读者在阅读幽默文字的同时,感受惊奇,体验人们对爱的渴望,所以这一作品深受小朋友喜欢。
2.吃透教材。不同的人,读同一个作品,会读出不一样的精彩,蒋老师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作品,形成独特的思考。(1)体现在对绘本画面的处理上,适当调整、增删,如在原版绘本基础上添加了如下图片:裘裘和妈妈对大熊形象的不同想象图、大熊动作的合并页等。(2)体现在活动的节奏上,有时轻轻带过,有时则反复“纠缠”。如为了让幼儿准确表述“一只死了的负鼠是不能笑的”,蒋老师先是提问“妈妈是怎么对小负鼠说的”,在幼儿回答后又紧接着提问“有谁能比妈妈说得还要好”,以此引导幼儿反复表述。
3.玩好教材。活动中,蒋老师运用了谈话法、观察法、讲述法、游戏法。同时,在方法的选择上,能努力做到方法与内容的匹配。例如“闻来闻去,戳来戳去,晃来晃去”三个词语的学习,有的用的是模仿学习的方法,有的用的是游戏的方法,使孩子们在变化着的学习方式中,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另外蒋老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很好地实现了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之间的灵活切换,既有教师规范的语言范例,又有幼儿丰富的创造想象,加上适宜的遣词造句要求,使语言教学的目标在自如的收放中得以实现。
活动建议:(1)用三个动词造句这个环节,建议先让幼儿讨论,互相交流着讲,这样更能尊重幼儿的学习规律,也能更好地面向全体。(2)故事情节在进行到“突然,大熊‘哇’一声哭了起来”时,可引导幼儿进行多种不同的猜测。例如:是继续躺在地上一边装死一边观察,以避免上当,还是立即停止装死,教大熊“笑”的本领,和大熊交朋友……(3)最后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这个环节,可以播放录音。一是避免讲故事方式和前面雷同;另一个方面,事先准备的录音,能更好地体现作品书面语言的精致美好,在口语讲述的基础上又有了欣赏作品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