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西门幼儿园 陈孋莉
“星光小屋”诞生记
上海浦东新区西门幼儿园 陈孋莉
看了“小鬼当家”节目后,小朋友们对节目中黑屋寻宝特别感兴趣。为了满足幼儿的探险欲望,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黑暗,探究光的秘密,我准备在活动室内制造一个“小黑屋”:一个大纸箱,在它的一面上开了一个简单的“门”,并投放了几个手电筒。
但是,我并没有把我的意图告诉孩子们,我想看看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反应。投放第一天,所有的孩子都关注到了这个“小黑屋”,但是进入“探险”的孩子却很少。
反思:
是孩子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吗?还是由于材料的问题造成了孩子的兴趣低下呢?于是我跟踪观察了麟麟和雯雯两个孩子对“小黑屋”的关注与变化,并由此开始我对材料提供的改变与优化。
【案例片段一】
发现“小黑屋”——环境与材料的暗示作用
麟麟看见了纸箱做的“小黑屋”,走近前去看了看,又朝门口张望了一下。“这个是干什么的?”麟麟自言自语的,但是并没有离开,他打开了“门”,走进去了一小步,又看了看,“里面黑黑的,看不见!”他又退了出来。这时,在美工角的雯雯来到了麟麟身边,她说:“里面有东西吗?”麟麟说:“我不知道,黑黑的看不见!”雯雯说:“开个灯吧。”麟麟说:“你看,我们教室里灯不是开着吗?”雯雯说:“不对,开里面的灯!”麟麟说:“里面没有灯的,要拿个灯进去!”一边说,一边往四周看了看,似乎是在找可以拿进“纸箱”中的灯。忽然,他看见了手电筒。“这个可以的,我爸爸用过的!”他打开了手电筒,往“纸箱”里照了照“没有东西。”麟麟说。雯雯说:“你进去看看吧!”麟麟说:“我们一起去!”雯雯说:“你去吧,我不去!”麟麟想了想说:“好吧!”他开着手电筒进入了“纸箱”……“里面没东西!”麟麟出来气呼呼地说。
反思:
1.环境与材料对孩子有暗示作用
显然,孩子们已开始对这样的“小黑屋”产生了兴趣,并且从中尝试了运用已有的经验(关于灯、手电筒等)探索“小黑屋”里有什么?我并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的意图,但是他们也可以从放置在旁边的手电筒上联想到使用手电筒照明。这可以说是环境与材料对幼儿的暗示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说,我的设想还是从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初步的回应。
入“小黑屋”前
2.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但是什么是真正吸引孩子的环境?固然,孩子对“探险”有兴趣这很重要,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个黑暗的但是没有什么“宝”可寻的“纸箱”,对孩子的吸引力的持久性有多大?对于这些小班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内部动机才会引发孩子的兴趣。因此,光有一个神秘的“小黑屋”还不够,应该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孩子体验“寻宝”的过程,体验“寻宝”的乐趣,这样才能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发展幼儿大胆、勇敢的个性。
【案例片段二】
“小黑屋”里有东西了——材料的趣味性
调整前的材料:一个大纸箱和几个手电筒。
调整后的材料:在纸箱的内壁上贴上了各种荧光的图片,还在纸箱的最里面放上了一些小礼物。
我特意记录了雯雯与麟麟的一段对话:
入“小黑屋”后
反思:
1.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探险”欲望
由于加入了荧光的贴纸和各种小礼物,一下子提高了幼儿“探险寻宝”的乐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兴趣明显高涨,进入“小黑屋”的幼儿非常多。
2.对于个别特殊孩子恐惧情绪的思考
我也发现了部分幼儿(如雯雯)始终不愿进入“小黑屋”,表现出了明显的害怕。害怕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通性。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有时他的主观感受难以通过语言清晰地表达。这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流露都是孩子的内心表现。作为幼儿教师就更需要敏锐而细致地捕捉孩子的神态情绪,通过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态度来理解孩子。显然雯雯害怕的是“黑暗”和“黑暗中的妖怪”。
3.挖掘“小黑屋”更深的价值
那么“小黑屋”是否能帮助幼儿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吗?是否可以挖掘“小黑屋”其他的教育资源呢?我想强迫孩子勇敢面对他不会处理的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他觉得更加害怕。如果不重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主体意愿,更没有采取适合个体差异的措施,而一味地按自己预定的目标,统一要求进行指导,孩子体验的只能是加倍的紧张和畏惧。
4.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调整环境与材料
我想除了在情感上给予雯雯积极的鼓励和良好的暗示外,还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不强求雯雯进入“小黑屋”探险,可以再创设一个光线昏暗但不是黑暗,不完全封闭的活动环境。这样既考虑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一个与“小黑屋”相似但相对更温馨、更安全的环境,又能够保证环境对幼儿积极的作用,起到发展探究能力与培养勇敢个性的教育目标。
透一点光亮的灰暗帐篷
【案例片段三】
美丽的星光小屋——创设过渡环境,消除恐惧
这一次,在活动室里除了纸箱做的“小黑屋”外,还有一个蓝色的帐篷,由星星、月亮等卡通图案的布做成了帐篷的顶。在帐篷里光线较暗,但是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帐篷外的情景。
雯雯看着小朋友们在“小黑屋”里走进走出,她慢慢地走到旁边,可是又犹豫了起来。看得出,雯雯很想进去看看,可是又有点害怕。
忽然,雯雯发现了新投放的帐篷,她看了看帐篷,打开手电筒就进入了……她用手电筒照了照帐篷的四周,忽然,她惊奇地叫了出来:“快来看!星星在一亮一亮!”我随着她的叫声也进入了帐篷。的确,在雯雯手电筒的照耀下帐篷顶上的布反射发出了点点的亮光,就好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闪一闪。
麟麟也来到了帐篷,他还带来了“小黑屋”里的荧光棒。雯雯看见了惊奇地说:“咦!这个棒棒怎么也会亮的?”麟麟说:“是呀!这个棒棒在暗的地方会亮的!在小黑屋里面还要亮!”雯雯说:“那今天等我妈妈来了以后,我叫妈妈陪我一起看!”
反思:
在活动中,我欣喜地看到了雯雯对调整后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关注与尝试。虽然,帐篷与“小黑屋”仅仅是变化了一点,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雯雯的情绪是稳定的,心理是安全的,这样就更利于孩子进行探究与学习。
另外,我发现孩子最后提出了要和妈妈一起到“小黑屋”看荧光棒发光,这是她第一次自己提出进入“小黑屋”。我想可能正是因为“美丽的星星帐篷”给她的良好的情绪反应,让她开始消退对“黑暗”的恐惧。
成长: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记录,我深深地体会到“怎样的环境才是适宜的”。一次环境的创设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它总是经历了思考——创设——发现问题——再思考——调整……的循环过程。
只有适合孩子需要的才是适宜的环境。而判断是否适合孩子的需要,就应该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说道:“观察孩子,我们应该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判断,学会等待,学会发现,学会捕捉。”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研究如何创设环境实质上也是研究如何开展课改、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果每一次的环境创设,我都能牢牢地记住这几个“学会”,那么它的价值就远远超过了研究环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