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

2016-02-14 08:25王婷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切口

王婷婷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

王婷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大连市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7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出血量为47~164 ml,平均(84±11)ml,手术时间58~146 min,平均(87±9)min,住院时间为3~5 d,平均(4.3±1.5)d;本组患者中均无中转开腹,且均无脏器损伤、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子宫形态均规则完好、肌层回声均质,且内膜线处于中间位置。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配合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月经周期紊乱、下腹部包块、排尿排便困难等。其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长期出血易导致贫血,可对患者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1]。既往临床多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其对患者损伤较大,会对患者心理和生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子宫生理功能以及身体完整性的逐渐重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2]。本研究就护理配合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

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B型超声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确诊,排除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肿瘤及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39±8)岁;肌瘤直径2.2~6.8 cm,平均(4.5± 1.6)cm;单发肌瘤59例,多发肌瘤13例;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38例,浆膜下肌瘤34例。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建立气腹后,于脐部做1 cm小切口将腹腔镜插入,对盆腹腔进行探查,观察肌瘤大小、数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下腹部再做两个0.5~1.0 cm小切口将手术器械插入,切开肌瘤表面组织充分暴露肌瘤,分离肌瘤,用抓取钳夹住肌瘤并向外牵拉,用旋切器进行旋切;采用可吸收线关闭肌瘤残腔,用肌瘤粉碎器或抓取钳将肌瘤取出,探查无肌瘤残留以及出血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盆腔,解除气腹,关闭手术切口。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和手术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负担,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疑惑等不良情绪,其不仅影响患者休息,也可对及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手术。

1.3.2 术前准备常规术前检查、备皮、清洁阴道;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嘱患者禁食易产气的食物,防止误吸及肠胀气对术野产生影响[3]。准备好手术所用器械、设备,并检查其性能及完好性,避免对手术产生影响。

1.3.3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与患者进行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正确连接腹腔镜仪器,调节参数;建立气腹后,调整手术床,使患者处于头低脚高位。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适当按摩患者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4]。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器械使用方法、手术步骤以及器械用途,及时正确传送各种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4 术后护理术后,为患者擦净身上血迹,盖好被单;认真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整理好器械、设备,做好交接工作;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指导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6 h内需取平卧位,6 h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取半坐卧位;嘱患者少食多餐,先进食富含营养的流质食物,禁食甜食和产气食物,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但是注意进食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肠胀气和肠梗阻[5];指导家属密切注意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若出现异常疼痛、出血等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并给予相应处理;嘱患者多休息,放松心情,以确保早日康复;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免出现粘连等并发症。

2 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出血量为47~164 ml,平均(84±11)ml,手术时间58~146 min,平均(87±9)min,住院时间为3~5 d,平均(4.3± 1.5)d;本组患者中均无中转开腹,且均无脏器损伤、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子宫形态均规则完好、肌层回声均质,且内膜线处于中间位置。

3 讨论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好发于卵巢功能较旺盛的30~45岁妇女,可能与雌激素对子宫刺激有关[6]。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B型超声检查时才会被发现。极少数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和压迫症状,如当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时会产生尿频、尿急症状;当肌瘤压迫输卵管时会造成输卵管不通畅,影响女性正常排卵与受孕;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囊着床。肌瘤生长较快、月经量增多、压迫症状明显,甚至导致不孕,因此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肌瘤切除;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癌变。

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等[7]。其中,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且瘢痕大而明显。子宫动脉栓塞术不适用于盆腔感染及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患者。而对于肌瘤小(直径小于10 cm)、数量少(少于5个)、要求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的患者,可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成为常见的妇科手术[8]。该手术过程不仅对仪器的状态依赖性较大,且其是一种出血较多的手术,护理人员熟练配合操作并加强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信息,力争为患者提供主动、细致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促进其早日康复[9]。

研究表明,对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0]。本研究对7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实施了围术期护理措施,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以及对手术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疏导,可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术中,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进程、需要的手术器械,随时正确传送器械,可提高手术速度,保证手术顺利实施[11];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饮食方式,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情况,及早进行下床活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7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无中转开腹,且无脏器损伤、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子宫形态均规则完好、肌层回声均质,且内膜线处于中间位置。这与之前报道结果相似[10-11]。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 潘晓梅.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1,9(12):3161-3162.

[2] 王显荣.8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49-150.

[3] 吴丽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84-85.

[4] 欧秀华,温萃莉,杨晓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92-93.

[5] 林晓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194-196.

[6] 孙利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71-72,113.

[7] 罗旭雯,程莉.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中的应用与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旬刊),2015,12(2): 74-75.

[8] 吴晓兰,陈文娟,钟日英.系统化护理干预提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8): 1245-1246.

[9] 周惠玲,凌笑琼,吴秀红.舒适化护理在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14):2169-2170.

[10] 靳慧洁,赵素琴,赵玲.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31-3133.

[11]陈静.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2):106-107.

R473.71

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60

大连市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大连 116300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切口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