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全,陈伟建,杨运俊,李建策,刘瑾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15)
·教学研究与管理·
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整合
曹国全,陈伟建@,杨运俊,李建策,刘瑾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1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通过打破传统的按学科进行教学的模式,探讨了课程整合的现状、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其他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整合
Abstract:A matu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college education in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we broke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oriented teaching mode to study the trend of curren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some open problems. Our study may provide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other medical institutes.
Keywords: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医学影像学专业从临床医学类划归到医学技术类,更名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制4年,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而以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采纳[1]。为了培养理、工、医知识相结合的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必要尝试课程整合,其目的是通过科目的整合、科际的整合实现专业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优化与重组[2]。临床医学专业“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研究在国内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特点的课程整合教学研究国内尚未开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大中专教育为主。浙江省各级各类医院中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缺乏,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为中专或大专毕业生,学历层次偏低,影响着学科的发展[3]。为了提高本专业人才素质,各高校积极推动本科学历教育。根据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教育学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开办医学技术类4年制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且授予理学学位的高等院校有70多所。这首先得益于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少数几个高校外,绝大多数都是最近几年新增专业。如此之多的高校几乎同时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更要满足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划分设置的,而知识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人为地将知识分解为不同的学科,将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离。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化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能满足专业对学生操作技能高标准的要求。因此,课程整合是必要的。
为达到临床一线工作岗位所需的厚基础、高素质、整体优化的“懂原理,精操作,会维修”的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医学影像技术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涉及理、工、医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需进行较大的调整。其主干学科包括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其核心课程包括影像应用数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在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影像设备类型进行整合,整理出模拟X光机、CR、DR、CT、MR、PET、SPECT、DSA、US等,每一设备类型按“物理基础—成像原理—设备结构—检查技术—质量控制”作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针对临床医学及诊断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按照疾病的大致分类,将相关教学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来优化教学内容,影像学课程按照临床器官系统的课程穿插于各器官系统疾病中间讲解[4]。由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特殊性,课程整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经教育部备案于2014年8月开始招收4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首次招生1个班30名学生。在办学前期,学校组织医学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及资深教师到国内办学较早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泰山医学院和徐州医学院考察学习,随后又到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详细学习课程建设方案。结合本校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及各门课程整合思路,制定了初步的教学计划。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设备技术类课程包括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医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目前各门课程教材基本按照不同设备类型进行编写,通过整合可以归类成包括模拟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CT成像、MR成像、US成像、核医学成像等7个整合课程。例如在讲解CT部分时,则以CT为主线依次讲解CT成像物理基础、CT成像原理、CT的结构、CT的常见故障及处理、CT的性能参数、CT各部位的扫描技术、CT的检测指标及质量控制。医学影像技术以大致3~5年为一个更新周期,课程整合后不仅可以减少以前各门类课程重复的知识点,还可以实时补充新技术,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更具有连续性。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临床诊断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在整合中将影像诊断的内容按照器官系统融合到内外科的疾病中去。整合后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儿科病变等9个整合课程。例如:呼吸系统—“肺器官”,则讲解肺的常见疾病、肺部疾病内科学和外科学治疗方法、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肺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挖掘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找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内在联系,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时间,使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例如:CT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噪声、伪影、部分容积效应和周围间隙现象、窗宽窗位、扫描视野、重建函数等内容,讲解起来学生比较难理解。可以在理论知识讲完后,将每一个影响因素直接在CT设备上进行演示,边调整参数边观察图像的变化,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讲解肺癌时,理论介绍肺癌常见病理类型、内科学和外科学治疗方法和影像学表现后,紧接着利用PACS实验室讲解肺癌在常规X线和CT图像上的影像学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与融合,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
课程整合后有利于减少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课程结构将更加合理,不会造成知识脱节,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能减轻学生负担。同时结合PBL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5]。由于在2012年以前影像技术专业在学制、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相对混乱、缺乏统一,并未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2015年由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影像学分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第一轮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计划2016年秋季出版用书。但是统一性或指导性的整合后的教材依然缺乏。教师可根据整合原则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并自编“活页教材”。所谓“活页教材”就是根据影像技术学科迅速发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整合增减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或技术。
在课程整合模式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的知识覆盖面相对广泛,但是一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授自己专业的知识,而不与相关专业进行联系;还有一部分教师知识越来越专,但对其他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不甚了解,扩展联系其他学科的时候也会显得力不从心[6]。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医、理、工多学科交叉,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新的考验。由于以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缺乏高学历教育,师资储备更是匮乏,具有医、理、工教育背景的高水平教师是少之又少。例如讲到CT成像整合课程,教师需要有CT成像的物理基础和图像重建的数学基础,还要有CT设备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的工科基础,更要有CT扫描与图像判读的医学背景。因此,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及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必须制定明确的有关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和临床服务的平衡;建立教师直接参与课程整合方案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使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和课程整合的意义;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过于注重理论考试分数,对实践技能训练不够重视。过于注重基础理论或过于注重临床操作都会造成学生学习方向的偏差。结合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适应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设备操作过程的评价与反馈、临床诊断类整合课程图像征象描述的评价与反馈等等,为正在进行的理论教学形成反馈信息,并对接下来的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终结性评价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实习期间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另外,课程整合后的成绩取代了原来各门学科的成绩, 整合课程成绩与各门学科的成绩如何换算,也缺乏一个标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达到学生和教师双赢的目的,实现学生考试与教师教学的真正对接。
总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分门别类的分段式教学模式,从设备技术类、临床诊断类和技能训练类3大块进行了整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提供了新的培养模式,也为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1]高岳,张东华,郭敬松,等.医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60-62.
[2]于翠翠.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与可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4):61-64.
[3]夏瑞明,马玉富,夏国园,等.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6):4-6.
[4]李萍,岳凤莲,刘白鹭,等.医学影像学课程整合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6):71-72.
[5]黄劲柏,任伯绪,雷红卫,等.医学影像学理学学士培养模式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27(1):106-108.
[6]张阳,孙阳,伦施斯,等.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整合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2):1208-1211.
Curriculumintegrationofundergraduateeducationinmedicalimagingtechnology
CAOGuoquan,CHENWeijian@,YANGYunjun,LIJiance,LIUJinj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 325015,China)
G642.0
B
1672-0024(2016)02-0004-03
曹国全(1977-),男,山东临朐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技术教育与临床
温州医科大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YBJG201528)
陈伟建wyyycw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