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保障研究

2016-02-13 18:37:15雷聪聪景创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律咨询法律大学生

雷聪聪,景创杰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保障研究

雷聪聪,景创杰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防范法律风险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开展的基础之一,除了资金、平台支持,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法律保障亦势在必行。高校应创造性地开设法律课程,提供法律咨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新常态;法律保障;大学生创业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具有创新、创意的思维和能力。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往往被法律问题所困又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因此,高校要主动出击,为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创新创业提供法律保障,打造法律课程体系,建设法律咨询服务制度,搭建法律风险防范平台。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概述

大学生往往不了解创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又缺乏法律意识,使得企业一旦遭遇法律问题就陷入发展困境。特别是高职院校,限于没有开设法律专业,缺少大批的专业教师,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加上不同于生活常识,法律本身又是极其复杂的,涉及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法律风险需要应对:(1)组织形式的法律风险。各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其法律责任和风险是完全不同的。(2)创业的内部法律风险。包括权力结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和资源分配等风险,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将给企业发展带来困难。(3)创业的外部法律风险防范。包括财务税务、贸易、融资、安全生产、工程承揽、物资采购、招投标、企业并购和投资等,几乎每一个生产经营的环节都会有危险地带。(4)企业破产、终止的法律风险;创业结束后,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注销登记、偿还债务等,这些不被创业者所重视的风险往往容易引发后续的法律责任。(5)宏观调控引发的法律风险。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金融调控等风险,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这些宏观调控因素带来的风险就更难以把控。

概言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而现状恰恰是很多创业者不了解、不重视这部分风险,导致经营困难、处处碰壁,甚至锒铛入狱。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保障制度空缺

创业中遇到法律风险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学习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这就需要高校提供系统的法律保障。但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保障制度付诸阙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业法律教育缺位。目前,高校仅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授法律知识,这并不足以帮助大学生应付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更不用奢谈应对创业过程中复杂的法律风险。尤其是高职院校,法学教师匮乏,无力举办法学讲座、法律知识宣讲等活动,更无法提供全面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教育。

第二,创业法律咨询制度缺位。各大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基本都不重视为学生提供创业法律咨询。以广东省为例,高校第一个大学生法律服务机构是2014年5月才成立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法律服务中心。暂且不论其是否具备创业法律咨询的功能,但相关制度起步之晚、发展之粗陋可见一斑。

第三,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缺位。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创业法律实训平台的锻炼,在创业准备阶段也没有专家指导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遇到法律问题求助无门,高校没有专门的法律顾问,也没有法律顾问推荐制度,更谈不上创业法律救助制度。虽然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校也积极建设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业平台,但未能合理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人才及企业资源,构建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和实践平台。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保障的构建

(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体系

高校要建立系统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这是防范风险的核心内容。高校不仅要通过系统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法学素养,更要特别涉及创新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内部、外部法律风险防范,做专门的法学训练。高校要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开设专门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帮助大学生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创业的法规政策;尤其是跟创业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税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等,应该开展专项的学习培训。另一方面,要丰富大学生实践活动,并以创业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操中了解市场规则,体验法律程序,接触法律纠纷,提高法律风险防范实践能力。

(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咨询服务制度

本科院校大多都开设法律专业,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而高职院校没有这样的师资,但也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年轻教师多,特别是与信息技术、互联网、计算机相关的教师;二是学生创业热情高,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自己的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可以由法律教师和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及其他具有一定法律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士牵头,组织学生力量,以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组建一个以服务在校生、维护在校生权益为目的,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公益活动为内容的非官方性学生社团。同时,可以引进社会力量,由律师事务所和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充实专家团队,开展定期的日常法律咨询和不定期的法律讲座,以普法为推手,就相关法律问题为广大同学解疑答惑,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稳定与发展大局。

建设创业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可以实现至少四项职能:一是由学生志愿者和专家团队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为学生解答日常法律困惑;二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渠道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制教育及普法宣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三是对法律热点问题定期进行调研,针对调研结果开展专家讲座与现场咨询,积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四是设立专门的创业法律咨询服务部门或在创业园设置大学生法律咨询办公室,由精通法律的老师担任创业团队的特约顾问,吸纳具备执业资格的法学硕士、博士,切实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平台

所谓法律风险防范平台,主要是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人才资源、传媒资源、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及政府资源,以法律咨询中心、高校创业园等为依托,为大学生防范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提供解决方案,引入社会力量,聘请专业人士担任顾问,实现常态化运作。

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联合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成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实训平台,通过融入实操环节,如企业运作、经营、管理、法律争议处理等,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创业是什么样的,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历。再例如,应当引进有经验的校友,请他们为大学生分享经验。也应该利用高校官微等自媒体,加大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利用邀请资深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从业人员走进校园,开展法律讲座。更要合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通过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对创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培训。联合地方各级法律援助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推荐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联合律师协会,指派专业律师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咨询等。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复杂化,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既充满了机会,又布满了危机,充分认识法律风险并进行恰当的应对,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否顺利达成目标的关键要素。高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圣地,理应挑起重担,创造性地为大学生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彼岸。

[1]叶虹.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13.

[2]朱文胜,吕中国.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研究——以高校创业法律教育的完善为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 2013(5).

G64

A

1673-0046(2016)9-0031-02

本文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课题“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研究”(项目号DJSZ160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法律咨询法律大学生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法律咨询APP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立法智能分析平台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校对校园贷风险防范和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
让人死亡的法律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永定县开展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活动
就业与保障(2015年1期)2015-07-15 03:17:43
让法律做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