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理性化认识

2016-02-13 18:04:56李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卡斯特网络空间人类

李楠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

网络社会的理性化认识

李楠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

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是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城市学家,他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网络社会”的构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卡斯特尔对“网络社会”的建构进一步发展了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间理论,卡斯特尔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我们更清醒地认识网络社会。面对崛起的网络社会,人类既享受着它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受到网络社会权力的制约。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理性态度去看待网络社会的意义与影响。

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构成;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形式,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城市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将这种新的空间形式称作“网络社会”,并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为我们系统介绍了网络社会的构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卡斯特尔有关网络社会的概念以在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间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生产依靠时代社会的生产模式,福柯则进一步得出空间与权力有紧密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卡斯特尔以“网络社会”为核心加以研究,认为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生产关系已经不再是一种实际存在,而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类的生活在无意识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网络社会的构成和影响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一、网络社会的构成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维度,同样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网络空间亦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与传统地域、社会空间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不再受地理上的限制,其结构上也有很大变化,它成功地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壁垒,使相隔很远的两个集体可以组成一个团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与传统的地方空间相脱离,地球村不再成为一个梦想。网络空间的流动性不仅缩短了物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流动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公开或匿名的形式进入到网络的某一个时间和空间中,更进一步增加了人们与社会团体互动的积极性。

卡斯特尔将这个流动空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电子交换的回路组成”,它们是网络社会构成的物质基础,所有构成网络社会的要素都不是自由存在的,都有其特定位置。第二个层次是“由它的各个节点和核心组成”,节点和核心连接网络社会中的各种要素,是它们在自身的位置上形成与其他要素的互动,整合起完整的网络空间。第三个层次是“居高临下的管理精英们的空间组织”。卡斯特尔认为,占少数比例的精英群体在网络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占多数比例的大众并没有获得一定优势,在网络社会中精英群体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组合及分化等能力,使他们能在网络社会中凸显出来。流动空间便是在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与流动空间相对的是地方空间,因为流动空间并没有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那么这个在流动空间之外,可以感知到的很多人所生活的空间,便是地方空间。它依然拥有自己的地域物理边界等,巴黎的贝勒维拉(Belleville)就是这样的地方空间。当然,地方空间的存在并不影响网络空间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崛起。

二、网络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媒体文化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社会生活,它的出现已然使社会生活空间发生急速转变。传统纸质媒体和纸质文学经典著作不断受到网络的冲击,关键在于对固有文字形式的改造,网络社会流动空间中的文本,是一个没有连续性的书写系统,它是由不同空间中的文本链接在一起而成的一种网状文本,读者可以从一个语境跳跃到另一个语境,这种新的文本类型被称为“超文本”。“超文本”的链接和读取方式都与传统循序渐进的书写与阅读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网络空间的出现也使传统的生活模式发生变化,人类生活逐渐离不开网络,传统地方空间对人的限制在网络空间中不复存在。在中国,网络上的“天猫”“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购物网站纷纷走入人们的视野,网上购物打破了商场购物的地理空间限制;“即时办公室”的出现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也可以令人们享受家庭办公室的便捷;医疗服务业也实现了线上通信、问诊平台,使服务中心分散化,这与一些重点综合类医疗机构形成中心化与分散化结合的医疗模式;“远程教学”“线上教学”的产生为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思路。这些例子仅仅是网络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足以说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互通有无的整体,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的崛起还带来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巨型城市。巨型城市扣连着全球经济,同时也有着严酷的优胜劣汰,没有奋力的拼搏就可能面临着默默死去。东京、纽约、上海、北京、天津、巴黎,都属于这个巨型城市的范畴。巨型城市的功能与社会层级在空间上既模糊又混杂,它的组织是一个个有堡垒防护的营区,不均匀地点缀着出乎意料的非意欲用途的小块地区。卡斯特尔还讨论了一个正在成型的巨型城市:香港——深圳——广东——珠江三角洲——澳门——珠海都会区域体系。这些城市在经济、功能和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空间,它们依靠多重通信连接在一起,多重通信是这一空间单位的真正骨干。因此,巨型城市是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中的焦点与权力中心,也成为网络空间崛起后的又一表现。

三、网络社会的消极影响

网络社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社会的出现更是各种支配力量之间的关系重组。网络社会产生之初便随之带来了权力,它更像是一张无形的权力之手,潜移默化地给处在网络社会中的人类以制度性的、等级性的控制,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受制于网络社会,最终难免会以其设定的思维模式为主导,然而这种控制往往不易被人所察觉。

网络社会中,“时间”呈现出虚无化特征。流动空间中,“无时间的时间”和“无固定空间的空间”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特征。卡斯特尔认为,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着空间对时间的侵蚀,“流动的空间……打扰了事件的秩序,让事件同时发生,这样来消解时间,从而用永远的短暂来装配社会”。生活在地方空间中的人们时常很难适应网络社会中逐渐出现的个体化现象,加上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出现了一种后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焦虑症。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中,人们难以找到归属感,他们在家园中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对自己乃至社会的认同。

网络社会中,地方空间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人们还是生活在地方空间中,但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早已发生变化,网络空间内的结构逻辑对地方空间的支配逐渐凸显出来,其支配性的趋势是要迈向网络化、区隔化的地方里,让这些地方之间的关联逐渐丧失,越来越无法分享文化符码。网络社会在根本上动摇和重塑着人类社会。

网络社会中,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传统地方空间有所不同,在这里农业和手工制造业遇冷,农业、制造业中的就业人口不断减少。网络社会要求更多的管理性、专业技术性的专业特质。网络社会将进一步促进高层次管理者和社会服务行业的兴起,这种社会就业模式必然会加剧就业结构的两极化模式。

网络社会中,人的主观感受被控制。从一个空间穿梭到另一个空间,这种看似自由的跳跃实则是被限定在软件配置的叙述关系之中,人的主观感受被限制在媒介系统中,其体验时刻跟随设置而动,这也是“超文本”阅读对人思想的控制。“超文本”阅读使人们不再受限传统情节,人的主观意识在网络空间中不断被网络结构掌握着。

西方后现代理论家将网络空间影响下产生的社会看作是“后现代社会”,他们认为在当代高科技媒体(high techmedia)社会中,新近出现的变化和转型过程正在产生一个新的后现代社会。当然,这种称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但网络社会崛起的现象已然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意识到网络空间对我们生活和思想的压制后,难免会使人产生失去自我的感觉,但我们无需气馁。网络社会在无形中带给我们的控制与导向不应被无限放大,更不应产生因噎废食的心态。正如卡斯特尔在描述网上购物时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网上购物充其量是补充了商业区域而不是取而代之。我们不会因为有了网络购物的方便,就丧失了地方空间中对真实物体的感受,商品的材质、尺寸、功能以及客观真实体验是无法被代替的;虽然网络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必备品,学校完全实现虚拟化也很难实现,虚拟空间可以提升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但无法替代师生之间的真情实感、同学之间的美好情谊。卡斯特尔承认网络空间可以与地方空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绝大多数人,无论是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里的人,都还生活在地方空间里,生活在人类可感知到的地理历史界限的空间中。

因此,面对崛起的网络社会,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理性态度去看待它产生的意义与影响。网络空间的确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带来了奇迹,但若说网络空间会完全取代地方空间,也并不容易,甚至是一种乌托邦的构想。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2000.

[3]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C3

A

1673-0046(2016)8-0153-02

猜你喜欢
卡斯特网络空间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0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还您一包炒腰豆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奥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英国十大闹鬼城堡
英语学习(2015年11期)2015-02-01 19:57:13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