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生主义探析

2016-02-13 17:11孙尚斌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孙中山

孙尚斌(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孙中山民生主义探析

孙尚斌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归宿,集中体现着孙中山关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之路的思考与探索。在它的理论架构中,认清国情是其现实依据和逻辑起点,追求民生幸福是其不可移易的思想旨归,振兴实业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其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基本举措和鲜明的思想主线。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肇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社会,并没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摆脱封建制度的羁绊而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反而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野蛮侵略和掠夺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着外国侵略者两次进占首都的屈辱迈入了20世纪。孙中山正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社会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在探索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以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弊端为鉴戒,吸取古今中外有关民生思想的积极成果,独创出内容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生主义。

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次殖民地”

孙中山历来主张只有做到“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1,p1],才能确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足于中国实际和顺应时代潮流并走上正确发展轨道。

孙中山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却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广大民众的悲惨境遇。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并且与中国封建势力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使其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程度甚于一般殖民地国家,使得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古老中国无法延续自己的历史辉煌,由世界上“头一个强国”[1,p678]逐渐衰落成为列强肆意凌侮与宰割的“极贫之国”[2,p339],深陷积贫积弱的泥淖之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所罕见。因此,他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次殖民地”[3,p635]。

二、“为众生谋幸福”

“为众生谋幸福”[3,p86],是孙中山从“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3,p14]的革命理想和政治抱负出发,毅然弃医从政,投身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本动因,也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始终不变的思想旨归。

孙中山从自己独创的民生史观出发,以其前瞻性眼光透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的复杂形势,理性地审视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模式,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丛生的不平等不和谐社会,“最要紧的民生问题”[4,p5]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并非广大民众所向往的“极乐之乡”[3,p196]。

孙中山顺应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所展示出来的“世界民生革命”[5,p185]新趋势,主张适应广大民众迫切要求改善民生状况的强烈愿望,在推进民族主义革命和民权主义革命以达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目的的同时,“兼顾民生主义的革命”[6,p471],依靠国家力量实行“以养民为目的”[3,p861]的民生主义,从而避免中国重蹈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覆辙,使饱受生活苦难的广大民众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需要,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善果”[3,p840],过上“世世利食无穷”[6,p269]的安乐幸福生活,享有“真正的自由平等”[4,p8],从而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独立富强的“至完美的国家”[3,p86]。

三、振兴实业、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振兴实业、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是孙中山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基本举措,也是其民生主义的鲜明思想主线,体现了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把解决生产问题与解决分配问题同时并举的整体性思考,展示了他致力于协调中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公平分配社会物质财富和改善广大民众民生境况的有益探索。

振兴实业,使中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世界上“造成一伟大中华民国”[2,p406],是孙中山毕生革命奋斗所追求的宏伟目标。孙中山认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3,p601],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的终极目标。在国贫民穷的现实条件下,中国必须顺应世界产业发展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趋势,一方面通过“废手工采机器”[3,p214],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普遍实现机械化,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加快社会财富积累的速度,为实现民生主义所倡导的“足民食”“裕民衣”“乐民居”“利民行”[3,p601]四个根本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振兴实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争取早日迎头赶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必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以平等互惠和为我所用为基本遵循,大力推行“开放主义”[2,p340]政策,以便充分地利用国外的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经验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长处,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为了在中国防止出现“少数富人专利”[2,p86],铲除中国社会大多数人贫困的经济根源、清除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障碍而提出的独创性举措,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和平地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实现资本主义土地国有化,保证人人有租得土地的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早在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之际,孙中山就明确提出以“平均地权”作为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主张。在国共两党于1924年开始第一次合作以后,孙中山积极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进一步将“平均地权”确立为民生主义两大原则之一,并且明确提出了“耕者有其田”[3,p850]的口号,从而使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政策实现重大转变,由过去着眼于解决城市土地问题扩展到开始思考和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在政治上回应了中国最迫切希望获得土地的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诉求。

节制资本,是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民生主义两大原则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日益激化的劳资问题,防止在中国产生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垄断资本家,垄断国家的银行、铁路、矿山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使全社会遭受其剥削和压迫之苦;防止在中国重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少数富人“把持文明幸福”[3,p84-85]和尽享社会文明“善果”[3,p840]这样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使广大民众免受“将来经济革命的痛苦”[4,p6]。因此,孙中山主张通过限制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使其“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3,p593],同时运用“发达资本”[3,p841]的办法,依靠国家力量经营主要的工业生产部门,进一步消除“资本家垄断之流弊”[3,p98],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和掠夺,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中小资本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

总之,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最具时代特色和阶级特性的内容,是三民主义的归宿。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一思想无法指导中国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式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之路,使广大民众达到摆脱剥削和贫穷、共享幸福民生的目的,但是它所包含的为众生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和深沉的博爱精神永远值得人们珍视、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A Study on Sun Yat-Sen’s Principles of People’s Wellbeing

SUN Shang-bin
(College of Education,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les of people’s wellbeing is the destination of Sun Yat-sen’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It fully embodies Sun Yat-sen’s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about the road of achieving China’s power, prosperity and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n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is the realistic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the unchangeable ideological theme to pursue happiness of people’s wellbeing. It is the basic measures of solving Chinese people’s wellbeing and distinctive ideological mainline to develop industrial, average land ownership and moderate capital.

Key Words:Sun Yat-sen; Sun Yat-sen’s principles of people’s wellbeing; social r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D6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3-0137-02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3.035

收稿日期:2015-07-15

作者简介:孙尚斌(1965-),男,黑龙江泰来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绰号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孙中山与辛亥歌革命(下)
孙中山彰显气度
孙中山忒缺钱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