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为例

2016-02-13 16:14刘雪春王雅娇杨建肖刘伟霄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林办刊学报

■刘雪春 王 佳 王雅娇 杨建肖 刘伟霄

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071001

我国已成为世界论文大国,但在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下,高校作为论文产出的主要机构,却将多数论文投向了国际刊物和国内高水平的专业期刊[1]。多年来,由于大多高校不断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使得高校学报内容的发展也逐渐趋向于综合性,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同时,大多学报定位于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主要刊登本校教师稿件,形成了学报的内向性[2]。地方高校学报相比部属期刊和全国重点大学学报,在办刊资源和稿源学术层次上都处于劣势,再加上一部分地方高校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缺乏专业特色,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更直接导致了优质稿源的流失和同类学报竞争的压力[3]。

目前,已经有数家高校学报打破原有定位,走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4]。以全国农业高校文科学报为例,从2010年开始,已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家学报依托自身农业高校的学科优势,把“三农”问题研究作为期刊的特色和重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着力打造“三农”特色栏目,向办刊特色化、专业化迈进。开设了农业经济与管理、乡土文化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金融、劳动经济、农业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世界农业与农史等栏目。使期刊特色更鲜明、内容更专业、学术更前沿。截至2014年,已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家高校学报进入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由综合期刊转型专业期刊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学报》。主要刊载农林经济政策与理论,反映农林经济管理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并于2015年入选了(2014—201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相对以上农口文科学报的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以下简称《农林教育版》发展相对滞后,服务高校教育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化对期刊的研究,提高出版水平,彰显期刊特色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是对面临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期刊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1 《农林教育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1 定位不清,没有形成专业优势

《农林教育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文献综述以及“三农”教育等文章。栏目设置为:教育研究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政策与法制、农业史、图书馆研究,并设置刊登一些“其他”内容方面栏目,从以上栏目设置上看:经济与管理、图书馆研究等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偏离了教育教学主线。期刊沿袭的也是传统学报大而全的办刊模式,学术传播速度跟不上学术发展需求,期刊整体缺乏特色。据中国知网统计,2008—2012年,《农林教育版》总计发文826篇,所刊发的稿件分布于90个学科,只有1/3左右的稿件属于高等教育学科,仅占本刊比重的34.74%。

1.2 创新能力不足,栏目建设滞后

《农林教育版》创刊于 2001年。初为季刊,2011年起变更为双月刊。历经十几年发展,期刊栏目设置却一成不变,没有根据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出探索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专栏”,也没有根据栏目重点推出研究专题。如“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慕课建设”。这表明,《农林教育版》服务高校教育能力偏低,教育教学改革导向能力有待提高。

1.3 服务意识欠缺

《农林教育版》所刊登论文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性较强,规定了期刊服务教育教学的特质,更加要求强化服务意识。而《农林教育版》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对于优质稿源没有建立绿色通道,刊载论文的时效性较差,优质稿源流失。此外,网站建设相对滞后,利用网站与新媒体提升服务水平的意识没有提升到一定高度。

1.4 办刊模式单一和封闭

一直以来,《农林教育版》办刊模式单一和封闭,宣传力度不够,在行业知名度很低。除河北农业大学以外,其他农业高校的来稿量很少,导致优质稿源的缺乏。据中国知网统计,2012—2013年2年中,《农林教育版》刊登论文455篇,河北农业大学作者论文占308篇,占比68%,而其他农业高校稿件很少。2012—2013年2年中只刊登华南农业大学作者论文3篇,山西农业大学1篇,甘肃农业大学3篇,湖南农业大学2篇。而受河北农业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近两年高职称作者流失严重,更导致优质稿源不足。

为此《农林教育版》从2013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农林教育版》进行全新改版,“以特色创品牌、以服务求发展”,改革创新,扩大期刊影响力,拓展稿源,提高期刊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办刊效果。

2 《农林教育版》办刊实践

2.1 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打造期刊品牌

(1)凝练《农林教育版》办刊方向

“差异化”在经济学中是指在众多产品中,消费者觉察到的某一种产品和其他产品真实或潜在的细微差别,好的“差异化”会使人有与众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从而产生偏爱。把差异化理论用到《农林教育版》发展中来,即人无我有,保证《农林教育版》充分的稿源。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6家高校学报以“三农”内容特别是农业经济栏目为主,不再设置教育教学栏目。《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了突出特色也只刊登很少部分教育论文。这表明,农业院校教育教学论文有一定资源,市场对此类期刊有一定的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农林教育版》开放办刊,争取同类院校教育教学稿源是可行的。同时,差异化办刊也使与其他农业院校学报之间的横向合作成为可能。为此,《农林教育版》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报建立了联系,实行稿源互补,方便不同农业院校作者论文的刊发。

(2)专业化发展

目前,许多学报已开始向专业期刊转型,如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17家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高校学术期刊联合发起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也有许多学报以特色栏目突围,如《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六朝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的“中国盐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等。因此,明确期刊定位,凝聚期刊特色是《农林教育版》创新发展的第一要务。2013年,《农林教育版》进行了专业化改革,以教育教学为本刊根基,栏目设置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栏目,重点放在农学、植保、园艺、林学、动科等农林教育上。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栏目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其栏目具备前沿性、时效性,很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经过2年多的运作,《农林教育版》各栏目来稿数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2.2 立足地方高校,精准定位受众

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与地方高校息息相关,需要找到与高校共同发展的契合点,进一步立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高校,充分发挥与地方高校联系紧密的优势,为学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地方高校学报服务高校水平的提升,对促进地方高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也能起到助推作用。

(1)大力推动优秀成果及时、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2012年开始,河北农业大学启动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为配合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农林教育版》协助教务处刊发青年教师教学获奖的优秀论文。此项活动不仅推动了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获奖论文的及时刊发也大大鼓励了青年教师,提高了教师们的投稿积极性。2014年,为了强化此项活动,《农林教育版》开始利用封二、封三宣传河北农业大学的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教学个人。每期介绍均图文并茂。清新淡雅的色彩配以简洁有力的叙述,在提升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宣传力度。特别是2015年第1~2期,在封二、封三宣传优秀教师的同时还配以该教师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专题讨论。如2015年第1期对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刘国峰的宣传,配有他的专题“若要课堂更美好,还需教师多用心”,多角度地宣传了该教师的教学魅力和教学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优秀教师风采展示给同行,引领教师价值观念,营造教书育人氛围,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带来心灵触动,增加了读者对人物形象的认同。在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也扩大了《农林教育版》的社会影响力,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取得了1+1>2的效果。据统计,获奖的教师连续向《农林教育版》投稿的概率高于没有获奖的教师,且稿件质量也有所提高,目前已累计发文152篇。

(2)策划“全国农业高校专栏”活动,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纷杂,需要精准营销,精准定位受众。相比通过发放宣传页和邮寄样刊的形式进行的期刊宣传,《农林教育版》策划“全国农业高校专栏”活动对于宣传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效果则更胜一筹。《农林教育版》和各农业高校教务处合作举办“全国农业高校专栏”活动,以各农业高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主线,以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由《农林教育版》与各农业高校教务处共同组织稿件,每一期为一所农业高校刊登论文6篇左右。入选专栏的作者名单及论文题目在《农林教育版》官方微信上发布,以达到快速传播目的,实现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如“山西农业大学专栏”共征稿12篇,经专家审核,录用刊发论文5篇;“华南农业大学专栏”共征稿16篇,专栏录用刊发论文7篇;“湖南农业大学专栏”共征稿13篇,刊发论文7篇等。专栏活动打破《农林教育版》单一的办刊模式,提高了作者的投稿积极性,有利于期刊吸收选题新颖、时效性强的优质论文,提高期刊质量,树立《农林教育版》在农业高校中的品牌形象。

2.3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扩大期刊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目前,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微信公众平台是指允许个人或企业通过微信发布其公众号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平台可以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5个类别内容的全方位沟通互动[6]。科学网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学术期刊发布的信息[7]。但马勇的调查显示,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学术期刊仅有12个,且有2/3的期刊服务号自开通后从未向粉丝推送过信息[6]。微信服务号未能充分利用服务号特有的直接推送功能,错过了向粉丝展示期刊最新动态信息的良机。2015年10月,通过调研河北省地方高校学报包括《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等40家地方高校学报,只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中。

2015年1月,《农林教育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作者和读者通过好友分享、朋友圈共享等方式扩大《农林教育版》的覆盖面。从运营情况看,在论文的精准推送、与作者与读者互动、提高论文的时效性等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农林教育版》微信公众平台从以下3方面选取推送内容。

(1)推送《农林教育版》精选论文,配以图文素材

微信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时效性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把精选的论文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及ipad上,受众到达率100%[8]。《农林教育版》微信公共平台紧跟高等教育新的形势,有针对性推送能引领时代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论文,阅读量很高。如针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介的论文:“澳洲TAFE模式借鉴与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推介的论文:“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另外,还将《农林教育版》每一期的论文目录信息向作者、读者推介,使他们能在大数据时代对《农林教育版》论文进行精准选择。

(2)推送高校教育教学专题信息,引导热点专题的研究

如针对MOOCs新兴学习模式的研讨专题推送的论文:“基于慕课的大学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探索”;为了配合学校优秀教师宣传推送河北省优秀教师孙少华的事迹并配他的学生写的“我的老师孙少华”,点击量都很可观。同时征集微信评论,与作者、读者开展互动沟通,激发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在交流中引导热点专题的深入研究,实现有针对性的宣传和组稿目的。

(3)推送《农林教育版》活动的信息,提高期刊影响力

《农林教育版》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农业高校专栏”活动并发布每一期征稿结果、作者姓名及论文题目,并使这些作者也成为专栏活动推送者。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微信使专栏中的作者成为《农林教育版》的传播者,这不仅增强了作者对期刊的关切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加深了与《农林教育版》的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微信对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不仅是一种学报内容推送方式,更是将自身的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拓展的机遇。

2.4 以人为本,打造期刊文化软实力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作者原始创作是科技期刊生存的源泉,其内容质量在整个期刊质量中占据着最重要的比重。是科技期刊核心[9]。因此,作者队伍的建设是期刊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现等交互性越强,就越能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对问题的探讨也就更全面、更有深度[10]。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即给予作者人文关怀,尊重作者、帮助作者、培养作者,通过与作者沟通与相互合作,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服务关系,使作者在编辑部找到亲近感和归属感。

目前,大多数学报编辑部都以电子函件回复为主要方式,工作中只是单纯的照章办事,与传统的书信回复方式相比,电子函件更具便捷性和时效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被动式服务,这种方式,没有语言沟通的深度,缺乏人性化服务的特色。《农林教育版》从2013年开始注重培养和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在一般情况下,先给作者发一封电子函件,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留的联系方式与作者电话联系,说明所投论文是否符合我刊刊发范围以及稿件需要修改添加的内容,,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作者意图,而不是让作者等1~2个月的时间才看到审稿意见。双方沟通要用尊敬的、询问的语气,不用或少用官方语言,更接近于朋友间的交流。人性化服务要求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使编辑与作者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得以完成。

《农林教育版》编辑在收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一些理科院系的专家、教授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且一般都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有高水平论文,但却不善于将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投来的论文有的像工作总结,有的文章结构不合理,有的行文不够规范。如一些作者通过个人工作经验写成的论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但写作水平较低,编辑不厌其烦与作者反复沟通,用反复退修等做法使之达到发表水平,这其中的工作需要编辑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一篇论文来回修改4、5次,一次次的修改后,论文逐渐规范,达到发稿要求,有几篇反复修改发表的论文还出现了较高的被引率和下载量。这些人性化服务一方面使来自教学一线的经验和做法能得到及时刊发和推广,同时也帮助作者提高了论文写作水平。

3 《农林教育版》创新发展的成效

《农林教育版》进行了上述一系列创新发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的投稿量大幅增加,2014年发文219篇,用稿率为45%,而2012年发文241篇,用稿率高达73%,使得编辑对稿件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农林教育版》通过开放办刊一系列举措,校外投稿大幅增加,刊发外稿比例2012年为28%,2013年为37%,2014年达66%,且作者群分布广泛,如华南农大、东北农大、安徽农大、山西农大、甘肃农大、江西农大、湖南农大、福建农林大学等农业高校作者投稿踊跃,期刊影响广泛。2014年,《农林教育版》的基金论文比和省部级基金论文比分别为81%和45%,而2012年分别为54%和27%;2013分别为62%和31%,2014年比2012年增长50%和67%。

《农林教育版》举办“农业高校专栏”活动在扩大来稿量,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华南农大、山西农大、甘肃农大、湖南农大等论文刊载量比“专栏”开办前明显增加,2012—2013年刊发华南农业大学作者论文3篇,2014—2015年刊发16篇;2012—2013年刊发山西农业大学作者论文1篇,2014—2015年刊发20篇,2012—2013年刊发甘肃农业大学作者论文3篇,2014—2015年刊发20篇;2012—2013年刊发湖南农业大学作者论文2篇,2014—2015年刊发12篇。同时,“专栏”由于重视选择具有高校研究特色和反映当下教育教学热点问题的论文,优中选优,使得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例如,“湖南农业大学专栏”中的“高校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和“情景案例教学法理论综述及课堂实践”两篇论文在见网30天的时间里,下载量分别达到87次和37次。在2015年全年所刊发的6期论文中,总被引16次,其中“专栏”论文被引12次,占75%。“河北农业大学专栏”论文被引3次,“山西农业大学专栏”论文被引2次,“华南农业大学专栏”论文被引3次,“湖南农业大学专栏”被引2次,“甘肃农业大学专栏”被引2次。。

4 结束语

地方高校学报需要在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上紧跟时代发展,在办刊策略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遵循期刊传播发展的规律,立足行业特点和需要有所作为,《农林教育版》遵循“以特色创品牌、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刊理念,深化期刊改革。通过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打造期刊品牌;创新营销手段;以人为本,打造期刊文化软实力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作者和读者欢迎,增强了办刊实力和为地方高校服务的能力。今后还要在专题研究方面下功夫,深化办刊特色,为更好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而努力。《农林教育版》的创新发展实践也为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地方高校学报在办刊中尽管面临各种困境,但应分析自身条件和优势,开拓创新,立足行业特点,为地方高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杜文涛.从某些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J].编辑学报,2004,16(1):51.

[2] 徐玉梅,于长英,刘春光.基于重点学科形成高校学报“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刊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90-392.

[3] 马建华.新形势下高校学报改革面临的困境与思路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40-742.

[4] 张泽青.2013年期刊出版现象观察[J].编辑之友,2013(2):31-33.

[5] 李川,宗淑萍,韩胜利.在出版体制改革中做好高校科技期刊转型准备[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136-138.

[6] 马勇,赵文义,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9):77-81.

[7] 科学网.你希望通过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获取什么信息呢?[EB/OL].[2014-01-16].http://emuch.net/bbs/ viewthread.php?tid=7308941.

[8] 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5-72.

[9] 江勇,贾晖,李朝前,等.科技期刊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8):244-246.

[10] 夏登武.新媒体语境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立言[J].编辑学报,2012,24(1):580-582.

猜你喜欢
农林办刊学报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