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职教集团化进程中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韩立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280)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近些年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它能够极大的整合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教育资源,继而成为一个合作发展的教育团体,确保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进程中,职业院校要主动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机会,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体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融合现代学徒制等教育模式使学生进入企业的过渡更加顺畅,极大地满足各方面需求。
职业教育;集团化;协同育人;模式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里提出要自上而下的支持教育主体的多元化,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深化办学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意见”中指出,争取到2020年初步建立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从这个力度不难看出,现今职业教育发展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形成这种趋势是社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更是职业院校的选择,职业教育集团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最大化的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这个背景下,深入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是很有意义的,据此课题组申报了天津市教委2016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中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获准立项,课题编号:JWDY-20163021,课题组将尽可能扩大范围去调研集团化办学现状,从社会、企业、学校等角度展开调研,发掘优势,发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但是调研课题也有自己的不足,理论归纳总结程度不深,很难系统的阐述观点,所以课题组又在调研课题的基础上申报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6年度课题,并获准立项重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编号:JZCX-16035)。
职业教育集团在一个区域内,从事相近性质的行业,或者专业设置有相通性的职业院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发展,优势互利而形成的教育团体。职教集团是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融合的产物,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表现,是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就拿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就是企业办学,他隶属于中石油的大港油田集团公司,发展集团化进程就是在原有集团公司的框架下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为高职院校服务,甚而成为职业院校的一部分,职业院校也是企业的一部分,这种互融就是职教集团的一种趋势。
由于很多职业院校都是企业办学性质,这些行业企业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职业院校最终是为了企业服务的,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一个发展双向关系的过程,也是互惠互利的过程。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它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包括学校之间的联合、校企合作、区域内合作、中外合作、集团机构所属院校的发展等等,职业教育集团主体的构成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六类。针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办学背景,可以选择不同的集团化育人形式,我们国家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已经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教育“2+1”模式,就是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两套互相配合的育人环境,最大程度上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当地政府也为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还有例如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等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开展得比较好职业院校,他们的科研人员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多种协同教育的新模式,但是新的研究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校企合作,更要扩大横向联系,形成更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集团,现在已经有了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专门网站来宣传发展趋势,展示教育成果,将来更多的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会加入到职教集团的阵营,而且职教集团本身也是开放性的,交叉存在动态发展的,每个相对独立的职教集团还会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产生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所以课题组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调研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性。
通过一段时期课题的开展,课题组对于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拿企业方来说,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其实是很纠结的,一方面,他们需要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更明白企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专业素质,他们更应该融入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另一方面,很多行业企业也把人才培养当成是一个包袱,因为,培养之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为教育工作的长期性、持续性特点,很难在短时期看到效应,获得回报。而且,即使企业培养出了高品质的人才,又往往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损失。
(一)教育角色的分工
企业和学校谁是主导的问题,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协同育人磨合过程中,往往因为教育的话语权产生分歧,学校方认为,学生是我招上来的,将来还要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所以占据教育主导是毋庸置疑的;而企业方却认为学生是我参与培养的,将来还要到企业来就业,也是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说了算,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令,学生本身的精力是有限的,又处于社会意识相对薄弱时期,对于企业和学校的主导也认识不清,就会出现应顾不暇的情况。
(二)教育投入的比例
对于企业而言,担任教育角色,最担心的是过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现在热度最高的现代学徒制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过程,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不一样的,不仅需要给学徒者承担教育的责任,还要支付一定的报酬。如果没有政策的扶植,企业的包袱也是沉重的。其实长远看来,在学生培养的经济投入上政府还是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对于职业教育集团,虽然企业成为了教育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但是政府不能把经济的包袱甩给企业,这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政府还是要采取职业教育生均拨款,而且还要本着不低于本科生的标准,因为职业教育集团人才的培养投入要高于一般的本科学习,对于参与教育过程的企业要有相应的经济补偿措施。
(三)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
对于企业而言,很多教育资源可以和职业院校共享,但是,有的领域是存在一定的保密等级的,例如,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和大港油田勘探研究院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由勘探研究院的工程师带领学生利用金麦普软件进行地质地貌图的绘制,但是这个本身就存在很多掣肘,首先,金麦普软件是勘探研究院斥巨资购买的使用权,存在使用密级的问题;另外,利用软件绘制的地质区块储油量等图形更是达到了很高的密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进行协同育人中就会畏首畏尾,不能透彻讲解,这种情况肯定不只是存在于这样一家企业,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和行业机密,当学生还没有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时候,教育的过程是有限制的,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有利用程度的限制的。
当然,调研中还发现了很多问题,表现在从招生到育人到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要深入的发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解决问题。
(一)职业教育集团一体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的主体无论是在教育目标还是教育环境、教育基地、教育过程上都是趋于一致的,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体的,一般来说学校通过高考录取把学生招上来,在按照学生志愿划分为不同的专业,在第一学期基本就是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职业教育集团中,企业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例如,有的企业曾经参与入校几周的军事训练,从其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企业不考虑学生的入校成绩,更看重的是团队意识强,适应能力好、坚韧不拔等潜在因素,企业一旦把人才选拔出来就开始参与教育过程,这些学生不再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进入企业专门的教育机制,企业也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贴,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也经历着企业的再次选拔,如果不能通过企业的考核,有一部分学生也会遭到淘汰。但是通过企业的考核并能够坚持学习下来的,在学生毕业时将会获得学校和企业颁发的双重毕业证书。当然,一体化的培养并不只有这样一种模式,不同的职教集团根据自身的从业特点来选取最适合的模式,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职业教育集团岗位育人模式
在一般的职业教育中,一个专业所学的知识、所进行的实习实训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同一个专业的不同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就拿工程造价专业来说,从事的岗位有的侧重安装工程,有的侧重建筑工程,有的侧重配套设施,有的侧重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侧重,培养的人才就会全而不精,到了企业直接上岗是不可能的,必须还要经历很长的实习期、试用期。而在职业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它的针对性更强,尤其是岗位培养,不再是一大堆专业知识的讲解,他会根据岗位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培训,迅速适应工作角色,还没有达到毕业周期就可以上岗工作了,大大节约了教育成本和时间,对于学生来说,集中精力进行岗位训练,做到学习的有的放矢;对于企业来说,自己培养的专业人才虽然投入多但是实用性更强;对于学校而言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为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
(三)职业教育集团储备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信息的滞后性,因为企业那些岗位人才缺口最大、以及哪些热点行业发展潜力持久等消息通过正常渠道被学校所知,然后再通过新专业申请设置,老专业课程调整往往会错过输送黄金期,就拿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前几年,石油行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大,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地质专业招生情况非常火爆,但是随着近几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石油勘探开采人才极其过剩,致使这几年的石油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遇冷,而相反,随着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石化基地,带来了大量石油化工人才的就业机会,而在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化专业毕业生相对减少,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看来,如果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信息通道顺畅,这种情况就可以有效避免。而且职教集团中参与的企业方来说,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他从开始就参与了教育过程,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企业忠诚度,很好的避免了成熟型人才的流失。很多时候,培养人才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一旦人才成熟,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高,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企业忠诚度高的员工更能遵从企业文化,抵制其他企业的高薪和职位的诱惑。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
Thinking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during Conglome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N Li-xin
(TianjinEngineeringTechnicalInstitute,Tianjin,300280)
conglome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tren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It can integrate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from the society,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to form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l group to train talent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Vocational colleges shall look for good opportunities to cooperate with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goal for talent training.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shall be learned so that students will better adapt to work at enterprise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glomer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2016-06-28
*天津市教委2016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中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JWDY-20163021)阶段性成果;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6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中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JZCX-16035)阶段性成果。
韩立新(1972-),女,河北省人,副教授,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G710
A
1673-582X(2016)10-0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