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2016-02-13 09:38:23蒋运发平乐县沙子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广西桂林542402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压血糖

蒋运发平乐县沙子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广西桂林54240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蒋运发
平乐县沙子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广西桂林542402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下,糖尿病与高血压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对患者造成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而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更成为了诱导冠心病并致死的最危险因素,一旦两种疾病同发,则患者通常会同时伴有心脑血管多种并发症,且两种疾病之间亦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共同加重患者的病情。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举措,对血压控制的目标也在130/80 mmHg范围。鉴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又同时受到血糖的影响,决定了对此的治疗难度也就有所提升。该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当前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症;治疗进展;降压治疗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在新时期背景下,诸多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于近些年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同时患有高血压疾病,据相关统计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概率已经占到了糖尿病患者群体当中的40%~80%[1]。糖尿病患者一旦伴有心脑血管病变,则根源即多是高血压并发症所致,因此高血压成为了糖尿病患心脑血管常见并发症的最大诱因。另有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的致死因素当中有多达80%的患者是死于继发大血管合并症[2]。从临床实践来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极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包括心、脑、肾病与眼底疾病如视网膜病变等等。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已经备受国内外临床内科医学所关注,英国的糖尿病研究机构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严格的血压控制能够直接将患者的病情进展概率降低24%,相比之下,仅单纯控制血糖的治疗概率仅能够下降12%,由此可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上应当更倾向于做好对患者血压的控制[3];另有美国高血压临床权威机构认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当确保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范围内。

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患者分为1型和2型,不同种类的糖尿病发病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通常与肾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受到多年糖尿病的影响而导致患者的微血管发生病变,从而使得高血压成为了肾性高血压;而2型糖尿病则更多地是由于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所致。近些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是因为两种病征之间有着密切的病因学联系[4]。比如G蛋白β3基因C825T多态性同高血压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基因的不同,患高血压的概率也将差距出三倍以上,就基因相关机制的差距来看,同胰岛素血症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显示,与糖尿病相关基因Calpain10GG亚型亦同高血压家族史有着直接关联,携带该基因的患者会表现出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下降。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共同发病基础则是胰岛素抵抗。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实际危害前文已有阐述,其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巨大,且这种危害能够直接形成乘积效应而被无限放大,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来说亦具有着巨大的威胁。据相关统计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直接能够达到普通人的4~8倍[5]。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现代临床医学认为应当在控制好患者血压的同时做好血糖的控制,如此才能有限降低患者冠心病与脑卒中等并发症的概率,从而保护到患者机体内的靶器官,降低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致死或致残概率。诸多相关研究均显示,将血压控制在80/130 mmHg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对舒张压的有效控制还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靶器官得到有效的保护[6]。另外,对于部分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倘若临床尿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大于1.0 g/L,则血压的控制范围就应该保持在120/75 mmHg,这也只是最高标准,若能降到更低,则对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也就越好。

3 高血压与高血糖的控制治疗

分析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基础可知,胰岛素抵抗是两者的共同致病因素,因此将治疗方向定位在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此,临床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以及阿卡波糖等均具有着一定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症状,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降低血压。如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来促进胰岛素敏感性的提升来抑制肝糖的输出,从而对血糖的控制起到作用。与此同时,诸多研究均证实,二甲双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与甘油三酯,因此能够同时将血压有效控制。但此药的禁忌症不容忽视,对于肾功能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用此药;再如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药物,也是时至今日在临床医学认为是最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能够同时缓解多种代谢紊乱症状,但不适用于水、钠潴留,因此要求伴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7]。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4.1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最基础治疗方式,即要求患者主观层面做好努力,对自身的饮食进行积极的调整,确保热量摄入合理,并通过中等强度的运动积极减肥,坚持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情绪并缓解压力。如此才能通过自身身心健康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4.2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早期最基础药物之一,治疗效果已被赋予了公认,能够通过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有效降低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阻滞糖尿病的发展。然而其弊端在于倘若长期服药会导致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使患者的肝糖原输出直接增加,血糖也就会因此而升高,且能够阻碍到患者机体内的糖原异生情况,一旦患者出现低血糖,则自身并不容易恢复,同时还会弱化患者低血糖时的表现从而耽误治疗[8]。因此相对不严重的一般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不以采用此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当前临床中的一种常用药物,能够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从而缓解了患者的肾病进程,同时也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率[9]。该类药物对于所有高血压疾病的类型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无任何代谢的副作用。此外,有研究证实该药物还能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此类药物的应用之所以较为广泛,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临床副作用较小,目前不良反应症状轻,仅少见于干咳等[10]。

α-受体阻滞剂应用于降血压疾病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静脉与小动脉舒张,从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于降低血压[11]。长期应用该药物,有利于促进脂代谢从而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不影响糖代谢。该类药物凭借着能够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的优势成为了更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药物,且该药物作用于降血压的过程中并不会对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等造成影响,但长期服用却会出现耐药性,加之服用该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尚未被证实,由此导致临床使用率并不高。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属于一种新型的口服降压药,不仅效果良好,且还具有着良好的耐药性[12]。通过对患者血管收缩性的抑制促使患者血浆的容量减少,并在儿茶酚胺的作用下加速抗利尿急速的释放。因此,该类药物通常应用在外周血管紧张的高血压治疗中。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类药物有着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并保护患者的心脏。钙拮抗剂的药物机理主要为阻止钙离子的内流从而实现降低血压,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因此适用范围更广。然而有研究指出,对该类药物的大剂量适用能够能直接影响抑制到胰岛素的释放,因此对接受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当密切观察其血糖指标[13]。该药物的副作用较小,更能减少患者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此相对较为理想。关于使用利尿剂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也是一个广受讨论的课题,尽管利尿剂的长期服用被认为能够升高血糖与血脂,甚至不利于男性性功能的维持,但其中的吲达帕胺对于钙拮抗的作用和理念作用并不会对患者的糖、脂代谢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因此通常将此药联合其他降压药进行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概率低且价格更经济。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的新时期,对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也不断地提出着更高的要求。对此病的治疗需要以控制患者的血压达标为主,范围应控制在130/80 mmHg范围之间。当前,各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种类开始不断推陈出新,唯有明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遵循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才能通过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秦家碧,杨土保,黄碧云.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文献的循证医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 35-38.

[2]林悦青,林镇坤,蔡正哲.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价—效医学[J].当代医学,2015(3):73-74.

[3]陈庭佳,吴洁丽,张育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122-123.

[4]査正科,许发发.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5):93-94.

[5]崔秀玲,奚悦,马跃.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21):2439-2441.

[6]于建敏,陈晓星,何云,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5(6):1-3.

[7]吴书.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学,2014(03):393-395.

[8]杨君,钱东林.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 (12):2002-2004.

[9]任建伟,刘慧光.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4(6):1171-1172.

[10]张会霞.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399-400.

[11]Coyle Douglas,Rodby Roger A.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irbesartan and am 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anada. [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4,201.

[12]Lithovius,Raija,Harjutsalo,Valma,Forsblom,Carol,Saraheimo,Markku,Groop,Per-Henrik.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by Stag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Care,2014,373.

[13]Lithovius Raija,Harjutsalo Valma,Forsblom Carol,Saraheimo Markku,Groop Per-Henrik.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by stag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care,2013.

R587

A

1672-4062(2016)07(a)-0093-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093

蒋运发(1974.9-),男,广西桂林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

2016-04-25)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压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稳住血压过好冬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