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江
·首席论衡·
共享比互联网更重要
王宁江
一直想提笔,写一下对“互联网+”的认识,却无从下手。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互联网+”实在太热,炽热的结果就是大家只见太阳的光芒,而无视星星的闪烁;二是本人的认识有限,观点也在摇摆不定中,或正方、或反方。这次与一家互联网公司高管座谈时,瞬间产生“共享比互联网更重要”的观点,觉得比较新鲜,于是写下来和读者分享。
“互联网+”是近年极热的话题,几乎所有的领域均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红遍大江南北,似乎不提“+”就是落后,赶不上趟。这样的热情对于宣传互联网、普及互联网是有益的,但是简单地提“互联网+”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弊大于利,造成信息被滥用、社会波动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的虚拟化等弊端。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大家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互联网只是技术、是形态、是实现方式、是手段,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万金油。如果认可这个判断,那么互联网将和计算机一样,是一种工具,其作用发挥大小,取决于使用互联网的“人”、取决于决策者。
那么,互联网优势在哪里。分析“互联网+商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交互问题,这里所指信息包括了商品的信息、资金的信息、物流的信息等,在其他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譬如商品配送,物流信息能及时显示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上,是硬币的一面;但最后实施配送还是需要人去完成。目前,电子商务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是人海战术,“双十一”快递哥的故事始终吸引着舆论的目光。譬如用户体验,无论VR怎么热、VR技术怎么逼真地还原,用户还是需要在线下、在实际的环境中消费商品。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模式,成功的是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互联网在普惠金融环境中,主要也是解决信息传播的通道问题。所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用互联网应当用其长。
物联网可以理解为是互联网的应用或2.0。创新者和科学家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感知设备记录“物”的数据,把“物”体系化地模拟成“人”,最后通过互联网联通起来、串起来。互联网在物联环境下,是个基础设施,依旧是网络化通道的定位。
但是共享就不同了,共享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大了讲,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符合低碳绿色发展的愿景;小了讲,物权所有者在分享过程中均会得利。相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包括人类发展智能技术,其目标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地共享。可以说,只要有需求无法满足的一天,就有共享存在的一刻。共享将是未来创新、创业的基本思路和逻辑,按共享思维发展的共享经济将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百度百科对共享经济的定义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按照市场化游戏规则,实施闲置资源的再次利用。我们也经常讲,收入的一次分配体现“效率”、二次分配体现“公平”。套用这个表达方式,市场经济是以“效率”为原则的一次资源配置方式,而共享经济是以“公平”为原则的二次资源配置方式。共享经济里提到的资源,不能简单地狭义理解为传统的生产物资,其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品、公共设施、数据、信息、知识、服务、劳动等。
如何应用共享思维解决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城市环境下,建设社区商业可以根治类似问题,而广大的农村,提社区商业有点虚。可行的建议是,按照共享思维,整合村镇里的店、站、所、活动中心甚至是户,共享成为一个“综合体”,成为农村商业的一只“小麻雀”,农产品输出和消费品流入在“综合体”内实现“一站式”服务,通过共享来降低各类成本。
提共享的第二句话便是协同,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协同才是共享落地的关键,如果没有协同,共享就是一句空话。协同的前提是信任和信用。解决信用问题,当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当引入大数据技术,做到违约风险可判、可控,真正让共享与协同“放下包袱”,顺畅地运转起来。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