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媛
利用原版动画片助力小学生英语学习
刘文媛
在非目标语环境下如何简便而有效地学习一门外语是教育者们一直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课题,基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内隐学习和语言输入理论基础进行论述,指出利用原版动画片助力小学生英语学习行之有效,但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并进行合理地引导、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英语学习;原版动画片;语言关键期;内隐学习;语言输入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掌握一门外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作为国际各个领域交流的语言媒介,更是必须掌握的国际语言。虽然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英语课程,各级各类英语补习班也比比皆是,但是英语教育结果并不理想,经常存在这种情况,即使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四、六级、托福或雅思等成绩也都不错,一旦置于英语语言环境,其语言交际能力却非常有限。因此,学习者非常困惑,究竟是什么阻碍着英语交流呢?在母语语言环境下学习某种语言,究竟有没有更简便、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来克服这个问题呢?
语言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此,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各种语言习得假说。本文主要从语言发展关键期、内隐学习和语言输入理论入手,通过理论学习,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一)语言发展关键期
语言学家通过对脑损伤与语言恢复关系、语言环境受到剥夺的儿童语言行为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提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假说。这个关键期处于两岁至12岁儿童语言发展阶段。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布罗卡”区在儿童4岁至12岁年龄段最敏感,是语言发展关键期,此时大脑存储的语言信息会被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习得的语言将会达到或与母语相当的水平。12岁之后,大部分人的“布罗卡”区会关闭,此时再学语言,很难达到母语水平。[1]此外,学习者年龄大小与第二语言发音的准确性及口语理解力都密切相关。研究者们曾经通过调查在美国不同年龄的古巴移民的英语发音情况后发现,13岁之前到达美国的移民英语口语的发音更纯正,口语的理解力也更强。13岁以后到美国的移民语言能力则较弱。因此,抓住儿童语言关键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早介入英语学习,使其能够获得地道的语音训练,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内隐学习
利用原版动画片介入儿童外语学习,源于内隐学习理论,它是瑞伯(A.S.Reber)1967年提出的,它有别于外显学习。人类认知途径分为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是本质不同的两种模式,前者是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完成。比如学生通过教师授课、布置作业等方法获得知识。另一种是在无意识情况下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的、规则的内隐学习。如一个中国儿童到美国,没有任何人教他英语,就在他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习得了此种语言。通过内隐学习,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被激发,从而使其习得了复杂而抽象的语法规则,进而习得了语言本身。那么,除了课内的外显学习英语的方式,有没有内隐学习方式令学习者也能在非母语环境下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呢?诚然,利用原版动画片进行语言学习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语言输入理论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英国应用语言学家伊利斯(Ellis)总结了语言输入的三种主要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输入与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输入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要素;输入材料提供了“刺激”媒介,学习者产生“反应”,通过“反应”获得有效的“刺激”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学习者是“巨大的引发剂”(Grand Initiator),输入信息起到“板机”的作用,用来触发学习者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板机”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2](P38)此外,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S.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必须有足够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3](P87~114)只有增加学习者接触语言的频率,才能使学习者及早打破沉默期,进行更有效的语言输出。
在众多的学习方式中,为什么选择原版动画片助力小学生英语教学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先界定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三个概念的不同。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常被视为母语。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语言习得是无意识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此种目的语。例如一个中国本科生到美国学习英语,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这种方式被称为第二语言学习。而外语学习主要是指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4](P100~101)如中国人在中国学习英语属于外语学习。脱离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环境的有限性导致语言输入的有限性。那么,在外语学习环境下,利用原版动画片介入儿童英语学习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必需选择儿童期介入英语学习
语言发展关键期假说表明: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布罗卡”区在4岁至12岁时处于这个区域的灵敏期,被存储的语言会被大脑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如果错过这个语言灵敏期,则儿童外语能力很难达到或接近此种母语水平。因此,教育者应及时抓住这一语言关键期,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使其习得语言效率事半功倍。小学阶段以语音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儿童的口腔肌肉的可塑性和易于学好发音的优势,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学习心态和兴趣,为深入学习语言奠定基础。[5]
(二)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
对于外语学习者,最大的困惑就是语言环境问题。我国英语学习者所用语言输入材料多是有选择并经过加工的,语言输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条件的制约,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于书面文字形式的输入。同时,英语学习受到环境、学时、考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是一种自然的语言习得。[6]语言输入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认知,而并未达到交际的目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指出: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促成语言习得的发生。儿童即使在习得母语时,也总是要经历语言沉默期,它既是语言输入过程,也是了解外语文化过程,这更有利于语言的理解,等准备充分后方能进行语言输出,开口说英语。[7]在外语学习环境下,抓住语言发展规律和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从听力入手,突破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再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说的能力,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会更高。
(三)把握内隐学习特点
相对于内隐学习,学校进行的语言教育属于外显学习,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采取学习策略并付出一定努力完成。而内隐学习,则是一种无意识地获得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儿童通过大量反复地观看原版动画片,会在无意识地环境下提高听力和语感,并部分地习得语言[8],这种知识能力的获得是在欣赏动画片的娱乐过程中得到的,属于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有如下特征:其一,不可代替性。通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如难以用语言表达和难以用科学法则界定的抽象知识,都可以通过内隐学习习得。语言具有复杂而抽象的语法规则,更适合内隐学习;其二,自动性。内隐知识是在无意识学习中获得的,形成过程和应用都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语言不能仅仅依靠课上有限的时间习得,还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利用原版动画片增加学习者接触语言的频率,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而使其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其三,稳定性。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且不易消退遗忘,语言习得成为表达习惯。当然,把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有效地结合会事半功倍。
(四)使用原版动画片视频材料介入语言学习
强调必须是视频材料,理由有二:首先,因为人类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听觉型。这类学习者听觉器官比较敏感,主要靠听觉获得知识。据研究,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大约有70%的知识是靠听觉获得。二是视觉型。这类学习者视觉器官比较敏感,靠视觉获得知识的效果比较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大约有20%的知识是靠视觉习得。三是体觉型。这类学习者通过适当的肢体活动配合效果会特别明显。可见,知识学习主要是靠听觉和视觉来完成的。原版动画片将多元智能结合在一起,融合纯正的英语语音和文化,在外语学习环境下,是一种有效的掌握语言的手段。动画片一般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可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视觉和听觉,既能培养儿童语感,又能训练其发音,提高听力水平。其次,语言习得关键要有足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动画片从单位语言输入量来说要比教师课堂英语知识输入量大且更有趣,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更长。[9]强调用动画片是因为其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动画人物形象夸张、情节的演进也遵循儿童的思维逻辑,而且多使用儿童语言、简单精炼,所以更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除此之外,原版动画片是在一定的外语情境中的语言应用,相对于书本上的语言更真实,更易使儿童在体会语言的应用情境中习得语言。
事实上,有很多小学在课余为学生播放一些外语视频材料,但能够有效用之的教师却为数不多。那么,如何利用原版动画片助力小学英语教学呢?
(一)家校合一
如果完全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观看原版动画片会有作用吗?根据内隐学习理论,回答是肯定的。即使儿童没有专注于动画片或在做其它事情时播放动画片,其声音也会刺激儿童的大脑,对听力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要使其效率更高,需要家校合力配合。儿童在家中观看视频内容是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家长和学校的助力属外显学习。首先,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原版视频内容提供给家长。其次,制定教学计划。家长根据计划反复为孩子播放视频内容。家庭教育具有自然性和情感性,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观看,解释和讨论其中的一些内容,适时用英语交流几句,或创设一些游戏等再现动画情景,充当引导者、游戏的伙伴和鼓励者的角色。再次,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教师创设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增加语言实践的真实感,提高语言使用频率。总之,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共同作用下,最大化发展儿童语言能力。
(二)“精泛”结合
所谓“精泛”结合,“精”就是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选取一些动画片用于校内教学,用以练习和强化部分语言知识。此外,所选用的语料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可以理解的,其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10]人类习得语言最根本的途径是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多输入易于理解的简单语码很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目前水平的动画片进行学习,然后再利用各种方法把视频材料中的语言点融入教学中。语言听力的提高要长期地坚持,由于儿童认知水平、年龄、兴趣取向、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儿童听力水平的提高也不一而足。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坚持每年下载一定量的适合学生的原版动画片提供给他们观看,并形成一种习惯,长此以往,必有裨益,这就是“泛”学。
(三)强化语言输入输出
语言学习分为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听读技能属语言输入,说写技能属于语言输出。小学英语教学应遵从听说领先的原则,它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时间促进学生英语输入输出。除了利用课上时间外,还可以通过课外英语角、自习课等时间学习。但具体采取哪些方法呢?举例如下:
单词、短语回想。前提条件是家长已经播放了多遍某段视频,学生对其情节已经非常熟悉。教师列出几个视频材料中复用率高的常用词汇,让学生们猜其含义,然后选取视频中有这些词汇的话语反复听。
回放视频,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景。有些视频中与生活有关的语句应多反复练习。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启发同学们试着表达。教师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的表达法,让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回顾视频中类似的语句进行强化。
配音表演。有些动画片,例如《海底世界》,主角小鱼尼莫很可爱,台词也较简单,学生反复观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选取某一精彩片断,讲解其台词,让学生对照视频,反复练习,直到其语音、语调熟练为止。还可举办配音表演或配音大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角色扮演。这是一种较高难度的练习,可以在小学高年级中尝试。同学们利用视频材料中的台词,反复观看、模仿,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视频中某段精彩的段落。
对话练习。儿童语言发展时期主要强调听说能力,而说更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动画片内容编对话,然后一对一练习。
续编故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看到、听到的视频材料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方式能促进语言输出,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语言表达水平还不高,应允许他们母语和英语并用,不能硬性强调全部用英语讲。这样无语言障碍地学习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以原版动画片为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助力小学生英语学习,无论是家校合力,还是内隐外显学习合一,都需长期坚持,因为语言习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重在锲而不舍,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1]柴省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5).
[2]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3] 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1981.
[4]刘文媛.外语教师专业成长[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4.
[5]钱瑾.如何通过英语原版动画片提升小学生的听力[J].校园英语,2015(21).
[6]刘佳.浅谈英文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 2012(3).
[7]李莉.从文化视角看英语原版电影的教学实用性[J].电影文学, 2011(3).
[8]邬磊.将英文原声电影引入综合英语课堂的可行性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3).
[9]陈曦.浅谈原版英文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2(7).
[10]陈尧尧.整合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考试周刊, 2015(5).
[责任编辑:况 琳]
Influence of Original Cartoons Abroad on Children’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IU Wenyuan
How to learn English simply and efficiently in a non-target language setting is an issue studied by the educators.In the essay, the issue is firstly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ritical period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implicit learning and language input.Secondly, it indicates that original cartoons abroad are very efficient in children’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llowed by some principles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riginal cartoons abroad;critical period of language development;implicit learning;language input
G623.31
A
1009-7228(2016)02-0067-04
10.16826/ j.cnki.1009-7228.2016.02.015
2016-02-25
刘文媛,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