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110)
·新理念、新思潮、新视野论坛·
完善理念,提升效益
——关于全民阅读问题的思考
黄俊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510110)
文章就完善全民阅读理念,提升阅读效益的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论述:1.莫异化阅读概念,坚持视觉文本阅读为主;2.阅读是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需要与责任;3.厘清阅读习惯及其相关因素,提升阅读效益。
全民阅读理念效益
〔引用本文格式〕黄俊贵.完善理念,提升效益——关于全民阅读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2016(10):29-33
阅读已逐步为社会所关注,全民阅读之风正在兴起。图书馆作为社会阅读的推动者,积极推广阅读,为吸引更多读者,致力于宣传有关阅读的各种活动,并不断创新服务。然而,深化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任务。笔者拟就所见所思记录的三个问题与同仁讨论。
明确阅读概念是实行阅读、研究阅读、推广阅读的逻辑起点和行为前提,否则将出现南辕北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02年,曼古埃尔[1](Manguel,A.)在其出版的《阅读史》中把“阅读”概念异化了。他提出,“……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存在的星空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观众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双亲阅读婴儿的表情;情人在晚上盲目地在被窝底下阅读爱人的身体;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夫阅读天空以测天气……”,以此类推,握手、拥护、切脉、勘探、测示、参观、演练等等也都是阅读。也许这一理念具有影响力,据资料报道,现在图书馆不仅有故事阅读会,还出现手工阅读会、烘焙阅读会以及“读与乐”、“读与舞”、“读与食”、“读与健”、“读与旅”等阅读活动。阅读成为无法确定、没有专指的行为了。
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同一词汇因语境不同,可能表述不同的说语义,就阅读而言,当今大概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理解与表述:一是超视觉、超文本的阅读,把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谓为“阅读”,如通俗歌曲《读你》的“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二是限于视觉,超文本的“阅读”,指对视觉所及事物的观察,如旅游、参加、考察;三是超视觉,限于文本的阅读,如盲人以触摸盲文读物;四是限于视觉,又限于文本的阅读,一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解释:“阅读是一种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2]。《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则更具体地释义阅读为“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以上两个解释均出于国家权威出版物,可认为我国关于“阅读”的标准释义。阅读特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并非“先于书写”,阅读以文本为前提,阅读主要是以视觉(除盲人靠触觉感知以外)通过文字、图像接受知识、信息的行为。②阅读属于读者个人以文图感知,中华文化特点在于以汉字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特别是古代通过图像,直接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进而思考、想象、判断,得到启发教益的过程。③阅读仍然以纸质文本为主流。鉴于互联网及数字化媒介的普及,知识与信息需求下移,覆盖到广大群体,阅读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一块块移动电子屏,让书籍触手可及,“读屏”也不一定就是浅阅读,阅读空间已经大大地拓展。而据调查表明,数字时代的绝大多数读者认为“数字阅读不会取代纸质阅读”。当今在网络信息需求明显提高的同时,知识需求依然属第一位,思想与审美需求也并未减弱。因大部分“读屏”只是一种阅读的增量,并不影响纸质图书阅读的存量,人均纸质文本阅读也并没有因数字化进程加快而下降。这是因为网络信息庞杂,既不稳定也不可信,其他数字化阅读的方便性同样无法与传统纸质文本相比。至于从听觉或其他渠道获得知识信息,诸如,通过广播、电视、讨论、报告、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去接受知识、信息,都不应视为阅读,只能算作个人阅读生活的补充、深化。因为阅读首先是个人求知行为,各类社会信息的获得,知识的学习及其理解,都必须建立在个人自学与理解的基础上。广播、电视多为新闻、文娱、体育为内容,且往往稍纵即逝,不能展卷深研,不如书刊文献可以反复阅读思考研究。那种认为,由于科技进步,文献载体变迁,阅读正面临转型,“既然时代已为我们提供较读书更令人陶醉,令人着迷的新事物,何苦为那渐被冷落的读书挽歌?”的观点是有失偏颇,不可苟同的。
如果说,当今“阅读”概念异化,出于人们思维活跃,为提升生活情趣,只是在借用词汇表述,不必过分较真。但与之相随的一些宣传就确实异化“阅读”内涵了。这常见于采用与“阅”同音或谐言词汇的表述。诸如,“悦读”、“粤读”、“越读”;“易读”或中外文结合的“e读”。“粤读”可以理解为“广东的阅读”或“以粤语的朗读”;“越读”可理解为“超越式的、不按传统常规的阅读”,也可以认为是“优越或卓越的阅读”。它们都不能作为“阅读”的真正意义。“悦读”与“易读”似乎有此联系,诚然,“易”在《古今汉语字典》中有几个义项,可以理解为生长、长久、永恒,但人们更多的理解只流于“容易”。中华文化讲求名正言顺,名称唯有属真义、正确,道理才能说得通达、充分。其实,阅读行为并非都容易,都能令人喜悦,其中有不少困难、艰辛,唯下苦功夫,才能取得乐趣与收获。阅读的快乐不能轻易取得,而是在认真读进去以后的一种收获境界。有谓“求学如吃橄榄,先苦后甘甜”。若片面宣传“易读”、“悦读”似将容易助长“娱乐化”、“碎片化”阅读,对于造就青少年培养优质的阅读生活,恐不能产生社会正能量。
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篇诗作《越读者》:“阅读再不是皓首穷经,阅读不再是闲情逸致。阅读不再是有目的,阅读不再是无目的。阅读不再是功利,阅读不再是口味。阅读不再是文字,阅读不再是图像。阅读不再有网络与书籍之分……。这是一个没有越界阅读,就不成阅读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越读者时代”。笔者对此思忖良久,直到现在。诗篇作者大体在告诉人们,什么都是阅读,阅读无所谓目的,阅读不必坚持长久,无须讲求效果。这些不仅说明什么是阅读,更引发人们深层追问,为何要阅读,阅读为了什么?阅读的作用在于获取信息知识、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远见卓识、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自古到今,人们的阅读取向却是多元、变化的,有凭自己爱好,有为功名升官,有为消遣怡情,有为装饰自己,有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有为求知上进,有为完善自我,有为振兴中华等等……凡此种种,或被动发展,或执着坚持,凸显着人们对阅读的不同目的与欲望。
社会人的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根据人的需求区分为七个层次,由低至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和经济保障、友爱和社交、尊重和名望、理解和认知、审美、自由创造。人们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后,都在不断追求精神的需要。人并非酒囊饭袋,区别于动物,作为万物之灵的社会存在,“灵”表现于有思想、有知识,能创造、能进取。这是人区别万物的唯一标准,也是人追求阅读的首要。为此,树立健全的全民阅读观念,培养社会阅读习惯,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视阅读是个人与社会的责任。人一刻都不能脱离社会,每个人的阅读需求问题都与社会相关联。阅读既是个人行为,也属于社会行为;阅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两者密不可分。而需要就必须承担责任。可以说,阅读关乎自己前途与国家命运,是伴随终身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责任是指自己份内应该做好的事情及其功过的担当;对责任的自觉就是责任感。人的责任有大有小,大至国家、民族,小至自己、家庭。如果视“阅读是为了活着”(法国作家福楼拜语),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粮食,片页之间可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书可以获新知、医愚、立德,甚至可以治国平天下。在书籍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聚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不读书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应该改变把阅读当作软需求,可松可紧,甚至可读可不读的旧传统观念,而是求生存,图发展,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必须通过立法保障的硬任务。阅读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责任,就必然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目标。对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除必须学好功课外,还得注重课外阅读,全面掌握知识,不能仅凭自己兴趣,有兴趣就专心学习,没兴趣就随便放弃;社会上每个公民应把阅读当作生活的重要内容,坚持天天以书刊为伴,具有阅读计划,每年看5至10本书(现我国人均阅读量平均不足5本),以及几份报刊,迎头赶上世界阅读发达国家。我国作为具有悠久读书传统的民族,典籍荟萃,人才辈出,绝非“不爱阅读”,成为智力、思想和文化的侏儒。振兴中华必须构建全民阅读社会,人人落实阅读行动,“以全民阅读滋养我;我为社会添光彩”[3]。
二是明确阅读对德行与认知关系。阅读为获得知识,包括“德行之知”与“见闻之知”,不可顾此失彼,随意偏废。德行表现于仁义之道,大爱之心,是做人的基础;见闻既指文化科技知识,也含人的阅历实践知识。思想道德指导作为,行为也反映认知。中华文化历史典籍《礼记》对此有所述说,“知所修身”、“知者莫大于知贤”,就是告诫人要知道修身方法;有知识者才可以充分了解贤人,说明德与知的互为作用关系。社会现实表明,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其执政党等大爱之心,无不与人们的认知具有直接关系。当今“台独”、“港独”违法活动正是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对国家及其执政党的盲目无知,偏执妄为。一如瑞士哲学家派拉西索斯(Paracelsus)的一段诗所说,“一无所知的人,就一无所爱。一事不懂的人,就一无所值。懂得越多的人,就爱得越大。”可见,知识、认知对于行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是坚持阅读与实践互动。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指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动,每个人的实践经验极其有限,而读书生活可以坐行万里,展卷观天下,开阔你的视野。喜爱读书的犹太人有一名言:“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唯有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深化阅读认知,提高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能力。欧阳修说得好,“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许多名人志士的成长经历,充分证明这是至理名言。
应该指出,跟随世界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是阅读与实践互动的根本。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人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决不可偏废人的科学素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研究经济、管理、政治,至于发展上天、出海及其他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力,全面繁荣新经济,就必须学习科学知识,强化发明、创新,这些都不是只靠阅读传统文化的经书、诗词可以达到的。还有,传统文化不可能导向当今的民主和科学,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孔子门人子夏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就不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提并论,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相悖。当今全民阅读强调“从娃娃抓起”,非常必要,但不能只让小孩读传统文化经典,不去关心现实社会,不了解现代世界发展。而应该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进而实现与现代科学的互动、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所谓习惯是经久养成,不易改变的个人行为或社会风尚。习惯可以是有目的、有计划基础上养成;有的也往往是在无意中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基础上形成。习惯可分为良好的习惯和有害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文明水准。阅读习惯是指由一种志趣,一种力量,一种需要,一种难以去之须臾的自觉行为。阅读习惯属于求知的主观欲望,与阅读对象、阅读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任何时候过分强调阅读对象的载体、阅读环境对阅读习惯的影响都不见得科学、合理。古代的“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映月读书”的读书故事,正生动、具体地描述读书人不因文本载体有变、阅读环境恶劣而有所畏惧,同样矢志不移,积极进取,发愤读书。
有人论述“文本的变化对阅读习惯的影响”,提出两个根据:一是文字符号的变化;二是载体形式的变化。其中文字符号变化对阅读习惯影响,先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始于经文文体的岐出,即文字字体不同和篇目内容的差异,由此形成了对经典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后又举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白话文运动,使得白话文逐步取代传统文言文。其实,文字符号的变化只可能影响阅读效率或效果,并不可能改变阅读习惯。一个经学研究者面对两种不同书写文字的经文、两种不同学术派别的相关著作,只会激起他们更高的研究兴趣,进而深化其阅读习惯;一个酷爱中国文学的外国人不懂中文,限于阅读《红楼梦》的翻译本,因而影响阅读效果,可能促使其去学习汉语,逐步提高学习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水平,都不至于影响阅读习惯,只能产生进一步研读的欲望。文献载体或阅读环境的变化,对于一个执着阅读的人,也许会改变其阅读方法,同样不会影响阅读习惯。比如,许多具有阅读习惯的年迈老者不善于上网阅读,他们或者通过学习上网,改变阅读方式;或者无兴趣网络阅读,而执着传统的书本阅读方式,都保持着固有的阅读习惯。
不可否认,文字符号、信息载体等客观阅读环境对人们的传统阅读方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3次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调查还显示,众多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市场的分割,是导致国民总体阅读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的总体虽然还不算很高,但增长速度惊人:在1998年到2008年之间,有上网阅读习惯的人数比例年均增长率达78.9%[4]。然而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的主观意识、学习动力、生活需要不会轻易发生转移。
“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习惯”不可混为一谈。可以说,人们只要具有自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可以根据阅读环境由自己随意选择,不一定是固定的。有人认为,抄书、朗读属于一种阅读习惯。其实,它们尽管也能产生一些阅读作用,但毕竟不属于人们的常态阅读方式,更不可能形成阅读习惯。因为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都以视觉的默读;朗读常作为表演(队朗诵诗歌或者学习外语)。至于抄书在历史上属于一种职业,称之为“佣书”,把它作为阅读方式习惯或者阅读习惯就非常牵强了。
“阅读习惯”与“阅读倾向”的不同概念也需要区别,后者属于在前者基础上派生出来。“阅读习惯”是“阅读倾向”的上位概念,具有习惯才能产生倾向。如果说客观环境、条件对阅读习惯具有一定影响,主要应表现在社会价值观、政治气候、教育意识、社会风尚等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文献出版等社会信息量度变化的因素。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垃圾信息充斥,信息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阅读习惯)形成了一种倾向(阅读倾向),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表现在淡化知识文本,不愿广涉,疏于阅读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气候影响,对某一读物的执着追求,并动态地呈现其阶段性的发展变化。对此,许多阅读研究者却往往有所忽视。我们只要稍为回眸一下社会发展过程,就不难发现,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意识驱动下,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出于对经典的敬畏感,或对反映时尚的出版物的追求与偏爱,而形成特定的阅读倾向。诸如,在古代“独尊儒术”的社会舆论环境下,“四书五经”成为人们立身、齐家、治国的唯一必读物;在宗教盛行地区生活的人群,对各种扬善救世的宗教圣典,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遂养成终日朗读、吟诵的习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地区都在随着社会潮流及个人需求的转移,不断产生多姿多彩的阅读生活。应该指出,阅读习惯或阅读倾向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完全属于自然、自发形成,其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诸如,全社会崇文尚学风气的形成,国家自上而下提倡全民阅读活动,家庭教育以阅读为核心内容,阅读习惯“从娃娃抓起”等等都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
构建全民阅读社会以公民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责任为基础;遵循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同样不可忽视。关于阅读方式,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说,见仁见智,异彩纷呈,可以从中撷取。今见我国图书馆名人潘寅生先生从多年读书生活,总结了“看、记、思、用”四法,认为看是前提,记是基础,思是关键,用是目的,可谓具体、实用、在理,颇有同感。拙见以为,看要真正读懂,记要勤于笔记,思要究理品味,用要实践生活。而读懂作为前提,始能记、思、用,否则充其量只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以致全盘落空。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提倡“读书先识字”,读书当以明白字词的意义,进而准确理解原意,在交流中做到以词达意,不曲解,不错用。这对于读书人极有针对性、实现性,广为学界推崇。读书是否真正读懂读通可以从各种媒体、出版物中去学习、鉴别。比如,近年来一些媒体对各地区灾害的报道都有“感同身受”说,表达为“感觉如同身受”,或者“自己的感受与对方的身受相同”[5]。但凡是用以读书的读者从成语原意理解,是指“心中的感激如同自己亲身领受到恩惠一样”。且看《叶圣陶文集·卷二·四三集·“感同身受”》:“你如果能给我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呢!”人们对“感同身受”的误解,明显表现在“感觉”与“感激”错位。这难道诸多媒体尚不知晓,或者有意放任,让读者去“自由理解”。又如,有文章称,“手机的始作俑者,值得载入史册……。”其意在说明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是个极大的科技进步,不仅摆脱了座机的局限,还可以阅读短信、新闻,看电视,玩游戏,听音乐等等,功能大大扩展了。“始作俑者”并不是指开创好事,而是为首开恶的意思。成语词典解释为“起头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对于古籍不应流于字面读懂,还要了解历史背景避免“以今律古”,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解读。《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许多注释或白语今译,都把“仕”解为“做官”,“优”解为“优秀”。并调整两句话的顺序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今译为:“学习优秀可以做官,做官要做好就得去学习”(或“做官做好了去学习”)。在《论语》中的“优”有三处均作“饶也”,《说文·人部》注“优,饶也”,而“饶,富足、多余也”;“仕”可作为动词,通“事”。合理的解释应是,“做事了,有余力要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要去做事”。“仕”可以包括从政做事。孔子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远未产生(隋炀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后采用科举,直至清末1905年),读书与做官还没有必然联系,而“优”的原词义,据专家考证是在先秦时代,“优秀”的词义在原基础上引申,则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正确理解这两句话,不仅可以明白阅读目的不在于为当官,而是为了更好做人、做事、做学问。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具有崇学爱书的文化基因,有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要达到“不亦乐乎”,造就书香门第春常在的境界,还必须坚持“学不可以已”(荀子语),不断阅读,勤于思考,去造就人生,振兴中华。
(来稿时间:2016年6月)
1(. 加拿大)曼古埃尔.阅读史[M].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黄俊贵.提升阅读理论,构建社会阅读[J].图书馆论坛,2005(6)
3.王余光.读书随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王余光.时代转型,阅读永恒[N].光明日报,2010-04-20
5.黄俊贵,邓以宁.社会阅读与图书馆服务[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Perfecting the Concept and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Thoughts on Nationwide Reading
Huang Jungui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hree issues :1.Don’t alienate reading concept; Adhering to the visual text reading and giving priority to it. 2. Reading is the need and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progress and personal growth. 3.To clarify the reading habit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nd to enhance reading efficiency.
Nationwide readingConceptEfficiency
G250
黄俊贵,男,原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