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年人的力量训练

2016-02-13 00:19:42燕可毫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肌群肌力力量

燕可毫

论老年人的力量训练

燕可毫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力量训练能有效防止老年人肌肉质量下降、骨质密度降低和新陈代谢减慢。为此,找到适合老年人力量训练的方法:伸肌紧张性的训练、核心肌群的训练、主要肌肉群的均衡力量训练、对抗肌肉群的成对训练,以期对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减少因年龄增长造成的机体不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力量练习

健身运动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运动,不仅应包括增加心肺功能的体能运动,还要包括提高肌肉强度的力量训练,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力量训练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到老年后,由于生理的原因以及体力活动的相对减少,肌肉萎缩、体重下降,肌肉力量迅速下降。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另外,体脂的增加以及骨密度下降造成的骨质疏松等生理变化,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并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目前对老年人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有氧运动项目(如快步走、散步、慢跑、走跑相结合等)、民族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健身舞、秧歌舞等)。虽然也有部分学者提到力量训练在增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特别是提高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以及骨密度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的锻炼活动中,力量训练一直是老年人回避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对力量锻炼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适合老年人力量锻炼的方法以及负荷量的指导。因而本文就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健康进行研究,为力量训练在预防老年疾病、促进健康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1.老年人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意义

1.1运动系统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训练对降低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有作用[1],它能有效防止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造成的肌肉质量下降。缺乏运动会造成肌肉质量每10年减少5-7磅,并且导致代谢率每10年下降2-5%,基本的力量训练3个月可以使训练者的肌肉质量增加3磅,减少4磅脂肪组织,卡路里摄入量增加了15%。力量训练有利于润滑、营养关节,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是缓解关节炎症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2]。

经常力量锻炼的老年人,其骨骼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无机成分的丢失减少,与有机成分的比例得到改善,骨的弹性、韧性增加,骨外层密质增厚,内层的松质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使骨质更加坚固,可承受更大的负荷。使骨骼的抗折断、弯曲、扭转性增强,从而能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预防老年性骨折,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最近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力量训练不仅会降低骨密度的损失,而且还能够增加骨密度[2]。

1.2心血管系统

力量锻炼能提高心脏功能。表现为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加强,冠状动脉扩张,血流改善,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因而心脏的活动能力加强。另外,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减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使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变慢。老年人在运动时,身体耗氧量增加,对血液循环的要求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心脏的工作负荷,与此同时,心脏冠状动脉循环血较平时增加,保证了心肌氧气及营养物质的供应,经常参加力量锻炼可大大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过程,增强心血管机能,增加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还可以促进代谢酶活力,改善血液脂质代谢,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延缓血管硬化,有助于控制老年人动脉硬化发展、防治老年性高血压、冠心病。

1.3神经系统

经常参加力量锻炼,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预防大脑衰老。表现为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的潜伏期缩短,各种分析器的机能改善。从而保持老年人精力充沛,动作敏捷,工作效率提高,还能解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睡眠。

1.4呼吸系统

人到老年随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发生三个最主要的变化:肺泡体积逐渐增大、肺的弹性支持结构蜕变和呼吸肌力量减弱。由此带来的是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氧的运输能力。而经常参加锻炼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肺泡张开率,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的活动度(预防肋软骨骨化),延缓了肺泡活动不足而加厚的老化进程。系统锻炼可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减少到8-12次/分,潮气量增加而出现呼吸机能“节省化”的现象,并且肺活量均比一般老年人大,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吸氧能力增加,各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能力提高。

2.老年人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

2.1伸肌紧张性的训练

伸肌即是维持身体姿态的主要工作肌。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看,老年人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和屈膝等动作缓慢,伸肌不充分,即是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时拖拉等,这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人体姿势的稳定性有赖于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功能的协调一致,老年人存在动作协调性障碍也易出现跌倒。其次,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屈伸肌功能同时受到一定影响,腰椎存在明显的屈伸肌力不平衡,这可能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腰骶关节失稳,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并可致下腰痛症状迁延或反复发作。通过腰屈伸肌训练,既可以增加腰部肌肉的力量又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得大量血液流向肌肉,有助于稀释致痛物质浓度,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及神经肌肉活动功能恢复。因此须加强腰屈伸肌肉功能的训练,尤其应加强腰伸肌肌肉功能的训练。

2.2核心肌群的训练

老年人核心区域的问题很多,其主要表现在腰部损伤,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脊椎病,具有长期性易复发的特点。通过腰腹肌力量练习和近年日益受到老年人重视的核心肌群训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核心肌力训练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肌力训练,而是包括了稳定性,抗干扰性,协调性等诸多因素的参与。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腰痛患者症状复发率,10周的核心肌群训练使腰痛一年内的复发率由85%降至25%,三年内复发率由75%降至35%,所以老年人核心力量练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3]。

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卧挺髋、仰桥、单臂俯卧撑空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利用自身身体完成的练习,及借助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等器械的练习。

2.3主要肌肉群的均衡力量训练

下肢肌力与人体直立姿势平衡及行走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甚至是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平衡能力变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在因素包括肌力变化、关节柔韧性降低、视觉减弱、前庭功能下降、震动觉减退等[4],但最具影响力的是下肢肌力。因此老年人在进行活动时要以大关节、大肌群参与为主,特别是下肢肌群运动,这不但对心肺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并能调整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

到了老年,人体骨骼结构发生退化,骨的弹性和韧性减弱变脆,肌肉力量逐渐下降,而且下肢的本体感觉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反应迟钝,特别是踝、膝和髋关节等,致使病态不稳定性增高,甚至发生异常,平衡能力明显下降。老年人还应注重小肌肉群的锻练,加强踝、膝和髋关节的力量、柔韧练习,较好的改善平衡能力、增强肌力、柔韧性和反应能力,以增强抗跌倒能力。

2.4对抗肌肉群的成对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机体能力下降,骨骼肌质量不断减少,主动肌最大随意活动降低,伴随着主动肌和对抗肌协调能力减弱,导致骨骼肌力量和平衡能力急剧下降。由于肌肉的生理活动受神经的控制和激素的调节。通过对抗肌针对性练习增加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调性,可以减少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发力造成的肌肉损伤,增加主动肌的肌肉力量,同时改善神经肌肉功能,增加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性,进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3.结论

力量训练作为一项基本素质练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力量练习是年轻人的事情,与老年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进行力量练习,只是要从中得到一些健康的益处。合理适宜的力量训练不但能预防老年人肌肉萎缩,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骨密度,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持身体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老年人应多进行伸肌紧张性训练、核心肌群训练、主要肌群的均衡力量训练、对抗肌群的成对训练,训练时,要避免运动伤病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降低运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使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效应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新东,高前进.老年人健身模式中力量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281-283.

[2]戴昕.论老年人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108—109.

[3]白宏伟,刘浩.竞技运动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训练探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06):85.

[4]闫彦宁,贾子善,李聪元,等.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和预防[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31.

作者简介:燕可毫(1979.3-),女,汉族,陕西西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讲师,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肌群肌力力量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08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麦唛力量 (一)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孤独的力量
37°女人(2017年1期)2017-01-14 02:32:18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