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礼仪对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的调查分析

2016-08-22 07:02:56李绪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跆拳道礼仪小学生

李绪稳

跆拳道礼仪对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的调查分析

李绪稳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咸阳市部分跆拳道馆的小学生家长和教练员进行了随机调查,目的是了解跆拳道礼仪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开展情况,探讨跆拳道礼仪对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从文章得出学习跆拳道礼仪对学生自信心、处事的态度、语言的表达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跆拳道;礼仪;小学生;影响

1.前言

中国素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人日常生存和交往的基础。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竞技运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跆拳道的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有相似之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人行为习惯和养成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跆拳道的礼仪教育应该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我们应该把礼仪修养渗透在社会道德建设之中,使礼仪教育更具有时代特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2.研究对象

咸阳市跆拳道馆小学生(6-12岁),教练员,学生家长。

3.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对咸阳市部分跆拳道馆的学生家长及其教练员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在培训前后礼貌、处事态度、性格、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经分析、筛选剔除无效问卷15份,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70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2.3%

3.2访谈法

对小学生跆拳道练习者的家长及其教练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小学生参加完跆拳道练习后在性格、处事态度、行为举止及礼仪等方面的变化。

3.3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检索有关跆拳道、礼仪、小学生礼仪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专著一百五十余部,期刊类文献三百余篇。

3.4观察法

仔细观察跆拳道馆中不同色带小学生的礼仪情况,观察小学生的性格、动手能力、对事情的态度,以及对国旗、长辈、教练及其工作人员的礼貌情况。

4.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4.1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对跆拳道馆中的学生的观察,对学生家长与教练之间的谈话,发现白色带初步接触跆拳道的学生在礼仪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相反色带较高级别的学生对国旗、教练、家长、同学之间的礼仪做的相对较好。根据家长及其教练反应,小学生学习跆拳道三个月时间以后,性格开朗,能够独立自行穿道服、系腰带,见到教练、长辈主动上前问好,并表现出较强的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能力,能更好的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特别是在礼貌礼节方面有明显改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谈话,发现家长在学生学习新的技术技能和文明礼貌礼节这两个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礼貌礼节的养成。

4.2调查研究分析

4.2.1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习惯风俗的客观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道德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增加自信心,使学生变得更坚强并懂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跆拳道练习者在进行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才可以更好的练习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学习跆拳道的礼仪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来说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孔子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早,从小抓起;二是小,从小事做起;三是反复训练。小学阶段正是心理、生理快速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敬人者,人恒敬之。礼仪关系个人、事业、国家,不可不慎,不可无礼。因此,加强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

4.2.2礼仪的作用

为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礼仪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主要体现。这是因为,礼仪对人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它即要求一个人要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求有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注重礼仪修养的人,其具备高尚的人格。

教会学生处事的态度,培养开朗的性格。礼仪形式看似简单,一个鞠躬礼,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对一件事的态度,一个家庭的文化教养。走出国门,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态度。性格决定命运,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教导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训练时,双方相互行礼,感谢对方为自己的训练付出的辛勤劳动,在尊重前辈、遵守信义的前提下磨练技艺。培养学生勇猛善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坚忍向上的作风,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是学生今后追求事业成功的手段。有的礼仪形式看似简单,只不过是一个微笑,一声道谢,一种举手之劳,但这不起眼的表现,却可能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法宝。

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风度和良好的形象。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将会如沐春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礼仪教育是培养造就成功人士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

4.2.3跆拳道中礼仪的特点

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以“礼义廉耻,百折不屈”为宗旨,贯穿“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尚武精神。跆拳道中的敬礼,是向对方表示礼貌、尊重、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跆拳道馆之前都必须穿着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正确系好道带,光脚或穿着道鞋进入场地,以正确姿势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顺序依次敬礼,以此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和教练的尊敬。在进行训练时始终保持积极地训练状态,按要求放置自已的物品及其它训练装备,运动过程中腰带松开时,应停止运动,转身背向国旗和教练自行整理,整理好后再转回原来方向。礼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不断将礼仪意识慢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自信的处事态度,锻炼学生自强不息、克已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良好道德品质。

4.2.4跆拳道礼仪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家庭中被视为掌上明珠,得到了父母及长辈们所有的爱,但是由于过分的溺爱,使得家庭成员关系颠倒,难以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得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小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行为习惯和良好素质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最初的课堂上通过教练员的引导,主要教育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体育精神。注重养成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教会学生自己更换道服、道鞋,加强对师长和对他人的尊重,并将这一思想一直根植于跆拳道教育的始终。

跆拳道练习中始终贯彻“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为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能培养良好性格和处事态度,是学生今后追求事业成功的手段。

表1 礼仪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情况

由表1可看出,小学生通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有67%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家能自觉放置自己的玩具、衣物,在跆拳道馆能按要求摆放自己鞋子和跆拳道脚靶等,在自我管理方面有了明显变化。有3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自己的物品依旧胡乱摆放,基本是父母帮着管理。家长、教练应不断引导学生意识为先,在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中全面认识自我。

表2 礼仪的学习对学生处事的态度情况

表3 礼仪的学习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情况

由表2可看出,小学生通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有7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较好的一心一意做事,在处事态度方面有了明显变化。有27%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事依旧不认真,三心二意,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而礼仪形式看似简单,一个鞠躬礼,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对一件事的态度,一个家庭的文化教养。

由表3可看出,小学生通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在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他们的交际和接触面后,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自我表达能力方面有了明显变化。有3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事依旧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没有变化。

表4 礼仪学习对小学生自信心影响情况

表5 礼仪的学习对小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情况

由表4可看出,小学生通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在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后,有5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更加自信了,能勇敢说出说让我试试。有44%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事依旧缺乏自信,没有变化。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改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影响。孩子从开始的总说我不行、我不会。到现在能勇敢说出说让我试试。教练应对学生有赏识和信任、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家长则应挖掘孩子的优点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由表5可看出,小学生通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有59%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逐渐养成了拼搏的体育精神,能认真、坚持的完成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终,不论事情有多难。有41%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事依旧不认真,很少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完,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拼搏往往与磨难结合,困境尤其能体现出一个人顽强拼搏的一面,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比赛中能成为冠军,给自己带来自豪和骄傲。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让孩子参加体育比赛最主要的目的——锻炼其体魄、意志品德,培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做到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教练和裁判,尊重队友和对方队员。使孩子懂得无论是在比赛还是生活中,输赢都是次要的,真正的赢家是属于那些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永不服输,既捍卫自己的尊严、又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风度和良好的家庭素养。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礼仪教育是培养造就成功人士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

4.结束语

跆拳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礼始,以礼终”,始终坚持尊师重道的思想,把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的态度、良好的性格以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对不同色带的学员的观察比较,能够发现跆拳道对学生礼仪习惯、态度、性格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俊琦.试论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5).

[3]于连水.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218-218,220.

[4]岳维传.中国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5]康小莉,云书海.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缺失的原意及其对策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04.105,112.

[6]李爱华.从跆拳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8(11):19-20.

[7]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36-39.

[8]种莉莉,曹莉,张显军.基于儒家学的中国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5):11-15.

[9]李军,解勇.武术散打的武德和行为规范的重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32-33.

[10]陈骊珠.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38-239.

作者简介:李绪稳(1982-),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讲师,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跆拳道礼仪小学生
嘻哈跆拳道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嘻哈跆拳道
家教世界(2018年10期)2018-04-24 07:37:58
嘻哈跆拳道
家教世界(2017年16期)2017-06-22 10:56:09
乘车礼仪
礼仪篇(下)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礼仪第一礼
学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我是小学生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6
嘻哈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