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密谋联合苏联打击中国核设施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据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近年解密的文件显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曾授权情报和军事部门研究各种扼杀中国核武器计划的方案,企图阻挠中国研制原子弹。
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计划始于1950年代中期。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确认中国核武器计划的存在,评估中国第一个核反应堆大约在1961年底完工。1961年1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调查新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情况和对东南亚的影响。这项研究工作由国务院亚洲问题专家罗伯特·约翰逊具体负责。1964年12月,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官员拉思詹斯针对约翰逊的报告,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相应的评论报告。
评估之后,美国政府就着手制定计划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打击。不过,在当时,西方学界与政界一直传说美国政府有针对中国这样的计划,但总找不到直接的证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马多克在约翰逊总统图书馆的冷战档案中无意间找到了拉思詹斯的报告,这份为核扩散问题委员会准备的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文件,解密文件上盖有“绝密”和关键词句“已删除”的字样,并附有一些姓名与代码,文件共7页,仅印刷22份。这份档案证明,美国政府曾对摧毁中国核能力进行过数项研究,包括美国单方面行动、与苏联合作和美国委托第三方进行攻击等。
不过,曾任肯尼迪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的麦克乔治·邦迪1988年在其回忆录《危险与生存》一书中曾信誓旦旦地宣称,美国政府没有类似的打击计划。而这批档案则显示,这些计划不仅仅是设想,而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比如,美方首先想到了“针锋相对”的对策。美国国家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麦克提建议:美国政府应该鼓励甚至协助中国南部大邻国印度研制原子弹。要是核大国美国助印度一臂之力,印度就可以比中国先爆炸原子弹,这样,将大大削弱中国爆炸原子弹所带来的政治影响。
只不过,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否决了这个计划。因为美国为保住核大国的优势,遏制他国核武器的发展,已经制定反对核武器扩散的政策,要是美国政府帮助印度研制原子弹,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不过,美国并没有放弃打击中国核设施的想法。1963年11月18日,负责美军作战的参联会召开了三军高级将领会议。在会上,参联会主席泰勒给与会的将军们看了一份“我们怎样才能够阻止或者推迟中国成功地实施他们的原子弹研制计划”的文件,议事日程上的题目则是:“非常规战计划——亡命之徒”!这个代号暗示了这个精心策划的行动的准军事性质。它主要包括四种选择:1.美国实施公开的常规空中轰炸;2.国民党军队实施空中轰炸;3.秘密的地面袭击,主要由派遣到中国的间谍进行;4.空投100名国民党军队的特种兵进行破坏。
实际上,在研究报告中,他们还提出了另一种攻击方式,但由于事涉机密,这一打击方式的具体内容在档案解密时被用技术手段涂抹掉。
1963年,美国情报部门通过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分析,并结合美国当初研制原子弹时的经验,得出了“中国将随时可能爆炸原子弹”的结论。美国政府更加惊恐不安。肯尼迪召集他的顾问们商量办法。他们认为苏中两国之间自1960年前后变得日益紧张的关系值得利用,于是提出用苏联来对付中国。
他们的意图很明确,即拉拢苏联,通过外交、经济手段,包括联合军事行动等手段迫使中国放弃原子弹计划。联合作战方案包括美苏分别出动轰炸机一架,飞越中国西北的罗布泊地区,各抛下一枚核弹。
1963年7月14日,美国负责禁止核试验的谈判代表哈里曼到达莫斯科,他真正的使命是肯尼迪对付中国原子弹的计划落实。肯尼迪交代:见到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后,务必告诉这位苏共首脑,一个拥有原子弹的中国,哪怕是一支核力量很小的中国,对美国,对苏联,都是很危险的。同时,肯尼迪还要求他摸摸苏联的底:要是美国设法阻止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政府会是什么态度?然而,赫鲁晓夫让哈里曼碰了一鼻子灰——赫鲁晓夫拒绝把这问题当做一个威胁来看。
虽然赫鲁晓夫对美苏联手缺乏兴趣,但美国一些强硬分子还是试图用武力阻止中国的原子弹计划。
1963年9月,蒋经国出访美国。在会见肯尼迪前,蒋经国同中情局高层详细地讨论了由台湾方面提供空降部队,袭击大陆核设施的可能性。蒋经国还会见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邦迪,再次讨论打击中国大陆核设施的可能。但邦迪怀疑台湾方面的作战能力,因而反对任何能使中、苏和好,或导致与美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行为。在会谈中,蒋经国提出,希望美国能提供台湾对大陆进行突击行动的运输和技术支持,但邦迪仅以任何类似计划都“必须相当谨慎地论证”敷衍了事。
9月11日,肯尼迪会见蒋经国,肯尼迪问蒋经国派联合突击队打击中国大陆的核设施是否可行,“空运300-500人到那么远的地方是否安全?飞机会不会被打下来”?蒋经国答道:“突击队的计划已同中情局讨论过,中情局官员认为是可行的。”但是不久前,肯尼迪政府精心策划的颠覆古巴政权的“猪湾事件”刚刚失败。因此,肯尼迪在与蒋经国的谈话中,几次提到计划务必“现实”,一定要防止“猪湾事件”重演。他建议华盛顿和台北需要更多地了解大陆的情况,“无论什么行动,都必须符合具体的情况”,任何行动都必须经由双方最高层批准。
蒋经国离开后,美国当局仔细研究了台湾提出的袭击中国大陆的秘密计划。1963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将军主持完成了打击中国核设施的B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国西北部的核武器试验基地进行一次秘密攻击,行动将由轰炸机或由100名国民党士兵组成的特种破坏部队来执行。1963年秋,美国方面指示台湾国民党派出装备有红外线相机的U-2飞机,飞越位于中国大陆的钚生产工厂,企图确定该厂是否“已经过热”,以至于不适合军事打击。B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美国国务院的强烈反对。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计划彻底破产。
其实,肯尼迪政府最终没有对中国的核设施动手,还多少归功于美国国务院在这一时期的另一份报告。
1963年7月,国务院的罗伯特·约翰逊终于完成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在报告里,约翰逊认为,对于中国即将获得的原子弹,华盛顿根本不必紧张:“由于中国在美国打击能力的范围内,中国一定会考虑美国核反击的危险,绝对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而只会用它来威慑外部可能对中国的进攻。”
这一报告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使用武力对付中国核研基地的政策后果。当时,有美国学者曾公开表示,中国爆炸原子弹并不能改变亚洲的势力均衡,更不用说全球的均衡。1963年7月,美国中情局在评估中国对禁试条约的反应时也认为,“中国对外侵略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军界也普遍认为,中国即使得到原子弹技术,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过,1963年10月,国务卿腊斯克同意责成政策计划部准备一份更为详尽的报告,进一步研究美国对付中国原子弹研制计划行动方案的可行性。而就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认为,一个师出无名的军事打击会付出沉重的外交代价,美国需要对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政策。
(《快乐老人报》2016.12.15、《环球时报》2008.8.26等)
肯尼迪派代表就打击中国核设施这一计划摸底苏联,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赫鲁晓夫拒绝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威胁来看。图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