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茆贵鸣 王海燕 吴建新 丁益萍等
“红色气质”的震撼彰显
——“铁军精神”在盐城“6·23”抢险救灾中的传承、展示和发展
◎ 茆贵鸣 王海燕 吴建新 丁益萍等
6月23日,武警战士背起受伤群众。 武警盐城支队供稿
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许,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冰雹灾害突袭盐城市阜宁、射阳2个县9个镇(街道)29个村(居),造成99人遇难、846人受伤,8970多户31841间房屋毁损,通讯基站、供电供水设备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这是建国后盐城遭受波及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一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气象中心判定等级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县党委政府迅即行动、科学应对,全市上下协力同心、众志成城,社会各界紧急驰援、倾力相助,灾区干群奋起自救、顽强拼搏,抗灾救援很快取得阶段性胜利,灾后重建有序开展。
大灾面前显精神,危难之处见英雄。灾难那一刻:上下同心,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抢险那些天:党徽闪耀,党旗高扬在灾情最严重的每个地方;援助那情景:大爱无疆,社会各界到处涌动浓浓真情和爱心暖流;救援那场面:众志成城,受灾地区处处彰显百折不挠的拼搏意志和自强精神。“6·23”抢险救灾的伟大实践,不仅谱写出一曲曲大爱无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同时也铸就成“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忠诚担当、冲锋在前,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尊重规律、科学应对,厚德大爱、无私奉献”的盐城抗灾精神。这是根植于盐阜大地、渗透进老区人民血液中的红色气质,是铁军精神在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突发情况下的新传承、新展示和新发展。
精神凝聚力量,信念铸就坚强。抗击“6·23”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所凝结成的盐城抗灾精神,是铁军精神在盐阜大地传承生根的时代体现和精神展示。“弘扬铁军精神,把党旗插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这既是省市委的号召,也是盐城抢险救灾的现实场景。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与不忘初心的“使命当担”,在盐城“6·23”抢险救灾中得到全面传承和充分彰显。
1.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传承了铁军精神的为民情怀
不忘初心,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抗战时期,新四军与盐阜区人民生死与共、相濡以沫所结下的鱼水情深,是我们党和军队为民情怀的写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盐城地处沿海,历史上经常发生海啸灾难。民国时期一次海啸,阜宁县死亡一万多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也曾修建过一座小堤,但很快被海水冲垮。新四军开辟盐阜根据地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尤为关注民众疾苦,将修筑海堤作为民生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刘少奇特别强调:修筑海堤之事要从政治角度考量,经济问题次之。工程伊始,三师师长黄克诚将新购进的12万元军粮全部送达工地以保证施工。新四军和地方干部身先士卒,战斗在施工大堤。“宋公堤”的建成,见证了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为民宗旨,竖起了人民至上的热血丰碑,执政为民的理念由此在盐城大地生根传扬。为减轻群众负担,新四军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并投身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为帮助群众抗击自然灾害,新四军连年兴修农田水利;为解决荒年农民吃粮难题,新四军借粮放粮给群众度荒;为保一方平安,新四军抗敌歼顽、剿匪除霸……。当年,新四军以真挚的热情体恤于民、以必胜的豪情鼓舞于民、以切实的行动造福于民,使“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成为铁军精神的一根红线贯穿其中。
休息中的救援官兵 阜宁史志办供稿
1940年,八路军五纵队南下盐阜区。
子弟兵进入灾区抢险(图片来源:阜宁政府网站)
部队战士露宿街头,不入民宅。
从“宋公堤”的修筑到“6·23”抢险救灾,虽时空相隔,一以贯之的都是党矢志不渝秉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带领灾区人民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全市各级党组织奋战在灾区最前沿,组织救援、协调调度、舆情引导、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快速度安置受灾群众。灾害发生不到10个小时,现场救援基本完成,连夜从废墟中救出1000多人,846名伤员全部入院及时救治,112名重伤人员连夜被转至市级医院实施精准救护,26000多灾民被紧急转移安置。救灾现场,响彻灾区每一个角落的最强音就是:“人民至上”。这与铁军精神“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内涵一脉相承。
2.忠诚担当、冲锋在前,传承了铁军精神的使命担当
当年,新四军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新四军组建之前,是留守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他们面对强敌远离中央,在屡遭围剿的残酷斗争中经与国民党军队艰苦卓绝的生死搏斗得以生存。国共合作抗日后,在白色恐怖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这支红军游击队,坚决服从中央决定,高举团结抗日大旗,毫不迟疑地接受统一改编。部队番号变了,隶属关系变了,但“听党指挥”的忠贞没变,共产主义信仰没变。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成为中共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并最终夺取胜利的中流砥柱。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新四军中涌现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大胡庄八十二烈士”“人民军队中第一个舍身堵枪眼”的徐佳标等诸多英雄群体和战斗英雄,那视死如归的无限忠诚、冲锋在前的使命担当,悲壮淋漓,震撼彰显。
回望历史,观照现实,撼人心魄的是:面对特大灾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灾区广大党员,广大部队官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战胜天灾的战斗堡垒。灾情发生当天,万名党员奔赴现场抢险救援。灾区成立党员救灾突击队,救灾现场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受灾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员在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解放军东部战区和北部战区、江苏省军区及武警总队和消防总队、驻盐部队和公安系统,紧急出动兵力警力1.4万余人。共产党员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冲锋在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公路运输、电力抢修、恢复生产一线,承担了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始终战斗在急难险重前线;1.3万名医疗卫生人员与各级医院通力配合,不分昼夜救死扶伤;供水、供电、电信、移动、联通等系统,不讲条件、不惜代价日夜抢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最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这样的忠诚担当,与新四军“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内涵完全一致。
6月23日,农民灾后开展自救。(图片来源:阜宁政府网站)
6月25日,灾区清理现场。(图片来源:阜宁政府网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总书记号召不忘初心、执政为民,告诫全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23”特大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直面灾难、自救互助,展示出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这种意志和精神,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军精神在老区人民身上的精神传承和气质展示,也彰显了老区人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
1.依靠群众、自强不息,展示了铁军精神的顽强拼搏
铁军精神穿越时空,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武器。面对家园毁损、亲人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许多群众从废墟爬出后,顾不上擦去血迹就自发组织救人。阜宁县立新村陈红明拉起一支由左邻右舍村民组成的救援队伍,以最快速度救起20多人。射阳县1200多名群众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从废墟扒出34名受灾群众。当天下午,灾区组织动员3.6万名群众,组成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自救力量。受灾严重的7个镇(街道)和22个村(居),全部成立自救突击队。灾区村民不等不靠,自救互救的感人事迹和动人场景不断呈现。阜宁郑朱村老教师殷德贵家屋顶全部被掀,但他婉拒临时救助款。他说:“我有固定收入,请将救灾款留给最需要的灾民!”受灾群众用他们坚定的意志和自强的行动,展示了不屈不挠、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由抢险救灾转向灾后重建后,市委市政府广泛听取受灾群众意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盐城地方党委和政府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党群同心、携手奋进,顽强拼搏、共克时艰”的最新展示。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为民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当年,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群众工作为突破口,开启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赢得民心,建立并巩固盐阜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引领华中、影响全国的“新的盐城”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模式,新四军因此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亲骨肉含泪送战场”。感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动人的事迹处处传颂。1944年初,为迎接对日作战大反攻,盐阜区春季参军运动异常热烈:区乡干部、共产党员带头响应,工人、农民、青年知识分子踊跃参军,各报名点到处涌现父送子、妻送夫、父子双双齐参军的场面。阜宁二区中队长汤乃勇新婚三日别妻参军,当地士绅现场吟诗:“结婚才三日,参军欣然别。腰刀上战马,鼓号引俱发。新妇含笑送,所言益壮烈。”因为有着“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铁的作风”和“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的“铁的纪律”,新四军在盐阜区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深得人民群众爱戴。
2.厚德大爱、无私奉献,展示了铁军精神的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群同心,其利断金。“6·23”特大灾害发生后,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都在为灾区祈祷祈福,“盐城加油”“阜宁挺住”不断温暖慰藉着灾区;各种救灾力量源源不断奔赴现场。在盐城,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学校,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共同应对灾情,合力抢险救灾。机关,捐款捐物的人群络绎不绝;医院,义务献血的人们排起长队;灾区现场,2万多名志愿者竞献爱心。灾后不到半小时,阜宁县城180辆出租车、200名驾驶员自发融入抢险救灾,很多司机连续20多小时不休息,全力抢救运送伤员。面对灾难,全社会风雨同舟,这种厚德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灾区人民在磨难中砥砺前行,在感恩中坚强奋进;这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的是盐城人民在灾害面前自觉集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团结奋进、共御灾害的精神品质。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当年,新四军在华中高举抗日大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人心所向的铜墙铁壁。新四军的真诚和真心磁铁般吸引亿万民众,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冒死参加新四军、大批各阶层爱国人士临险支持新四军,许多爱国华侨飘洋渡海投奔新四军、许多左右摇摆的中间派转而倾向新四军,人民群众成了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最坚强的后盾,所有抗日力量汇成一道抗日洪流。堪称楷模的团结铸就了铁军精神“铁的团结”精神内核。1941年1月,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7个师和1个独立旅,虽说由新四军东进部队和八路军南下部队整合而成,但他们团结友爱,并肩战斗,粉碎了日伪军一次次大“扫荡”。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和浴火重生的新四军部队经受住一次次严峻考验。历史证明,铁军精神中“铁的团结”,揭示的是华中军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品质。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6月26日,武警盐城支队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武警盐城支队供稿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皖南事变危局事关新四军生死存亡,“6·23”特大灾害危及3万多名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灾难突袭那一刻,应急系统和指挥体系迅捷响应高效运转,抢险救灾即刻科学有序展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不仅经受住了严竣考验,在应对和处置中还创造性地形成抢险救灾的“盐城模式”。“6·23”抢险救灾伟大实践,因其在传承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同时,融入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创新思维与崭新理念,赋予了铁军精神新的内涵,故而更具时代意义。
1.尊重规律、科学应对,发展了铁军精神的运筹理念
尊重规律、讲求科学,实事求是、果断决策,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并撤销番号,命令数十万大军进攻新四军各部。面对危局,刘少奇认真分析华中和全国形势后致电党中央和毛泽东:“全国局面,国民党未投降,仍继续抗战,对共产党仍不敢分裂。……此时,我党不宜借皖南事变与国民党分裂。”党中央采纳其“政治上取全面攻势,军事上取守势”斗争策略,命令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历史证明,党中央处理皖南事变危局的斗争策略及由此构成的完整而缜密的战略体系是正确的。它在赢得社会各界及国际舆论深切同情与广泛支持的同时,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提高了中共威望;更重要的是让深陷绝境的新四军得以浴火重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铁军雄师。也正是基于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成竹在胸的前瞻思维和胸有甲兵的运筹智慧,才始终引领新四军一路披荆斩棘,冲破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
群众照顾新四军伤员
“6·23”特大灾难发生第一时间,正在外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随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杨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赴灾区慰问,国务院工作组很快赶至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省18个部门组成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在错综复杂的灾情面前,在庞大的施救体系亟待科学调度的情势下,市委市政府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处置裕如,上下联动的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Ⅰ级响应机制和抢险救灾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第一时间研判灾情,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市委先后在抢险救灾一线三次召开常委会,受灾各村均由一名县四套班子成员任总指挥。科学调度,科学决策,为抢险救灾赢得生死时速,科学的指挥印证了铁军的临战作风。
历史上,盐城自然灾害频仍,东部沿海饱受海啸侵袭。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讨论“宋公堤”方案时,众说纷纭,议而不决。面对各种声音,县长宋乃德果断拍板:以盐税抵修堤费用,实行以公代赈,同时发行公债100万元!修堤方案应声落地,修堤委员会随即成立,公债发行、粮草筹集立即启动,民工动员及修堤工程迅速展开。“宋公堤”——抗战期间苏北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成为锁海御潮的捍海长龙,更成了保一方平安的民心长城。1942年冬春,连续暴雪天寒和干旱,致华中多地麦苗冻死。雪寒连旱情,粮荒酿饥荒,民主政府执政能力面临挑战。中共华中局果断作出《关于防灾救荒指示》,七条措施因地施策直指症结,既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最终夺取防灾救荒胜利。对症的精准使灾荒得到有效防治。决断的准确,并非天外神笔,它是华中局深入调研、及时把握灾情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全面分析复杂军事斗争和严竣灾情形势所作出的准确决断,体现了科学执政的理念和运筹帷幄的智慧。这正是铁军精神的精华所在。历史的经验已载入史册。面对今时今日、未知挑战,如何找准规律、破解难题、科学施政,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无尽的。在“6·23”抢险救灾中,有许多“金点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一户一党员”“一村一领导”,救治伤员分类管理、康复安置互为衔接,重症伤员“一人一档”“一伤两护”等,既创新了举措,又稳定了人心、稳住了大局。铁军精神在传承中被注入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并已得到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2.把握大局、协调推进,发展了铁军精神的全局思想
胸有全局,路有格局。什么是全局?全局就是一盘完整的棋,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孕育于北伐战争、形成于抗战时期的铁军精神,既有相忍为国、顾全大局的可贵品格,更有总揽全局、通盘运筹的智慧要义。当年新四军所以能长期坚持敌后,一次次粉碎日伪军疯狂进攻,不仅在于党领导下建立的政治素质强、军事素养高、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战斗英勇的正规化军队,还在于军部领导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前瞻的战略思维,政治制度、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后勤保障,如同盘中棋子布局合理各得其所。全面建设后的新四军部队在血与火的洗礼下,被锻造为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铁军。穿越时空,当“6·23”特大灾难突袭而来,第一时间出现的依然是不畏艰险、冲在最前沿的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及消防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这支新的“铁军”承担了最为艰险的任务:地毯式生命探测、转移伤员、疏散群众、抢通道路、清理危房,他们以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姿态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最前沿,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处置阜宁阿特斯协鑫公司危化品时,因信息准确、决策果断、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协同作战,成功疏散300余人,救出7名受困者,迅速安全地转运厂内所有危化品,遏制了因危化品泄漏造成的次生灾害,避免一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未雨绸缪,预则立。全局思想既需要全局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局部的协调推进。打赢“6·23”抢险救灾整体战役,重在科学有序、统筹协调,从伤员救治到遇难者善后、从物资调度到设施修复完善、从废墟治理到灾后重建,环环相扣。全局思想还在于重视舆情、注重宣传、严明纪律、杜绝腐败等各个方面。当年新四军在盐阜区重视文化普及和舆论引导,宣传新四军抗日主张,激发百姓抗战热情,军部制定一系列严惩腐败的法规条例,现今注重宣传、强调纪律和规矩都与之一脉相承。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宣传部门密切协同,联合把握舆情,抗灾指挥部及各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导向,营造良好氛围:第一时间启动新闻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全国46家媒体、310多名记者深入一线,及时发出权威报道,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与此同时,深入报道感人事迹,为抢险救援鼓劲加油凝聚正能量,为抢险救灾及后续重建提供精神支撑。针对社会关注的救灾物资及资金流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和社会捐赠款物分配使用。财政、民政部门出台相应文件,规范财政性救灾资金、捐赠资金物资接收使用、受伤人员医疗救治费用等管理,确保资金物资阳光运作。风清气朗的政治生态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夺取“6·23”抗灾胜利的基础和保证。阳光下的盐城抗灾,是新四军铁军精神最好的时代诠释。
盐城“6·23”抢险救灾的伟大实践表明:铁军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思想法宝和力量源泉,传承于铁军精神并赋予了时代内涵的盐城抗灾精神,是取得“6·23”抗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盐城抗灾精神的形成、凝结和升华,是铁军精神在当代盐城的传承和弘扬,是盐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集中展示,是厚德盐城建设成果的有力佐证。如果说,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将士在盐阜区刚毅果敢、威武不屈的精神写照;那么,盐城抗灾精神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的基层组织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危难时刻听党指挥、团结奋进的政治品格和思想风貌的生动诠释。
回顾和重温产生并发展于烽火岁月的铁军精神,发掘和弘扬孕育于“6·23”抢险救灾中的盐城抗灾精神,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接续传承铁军精神,弘扬抗灾精神,并融合贯穿于灾后重建乃至各项工作,自觉遵循历史的昭示,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凝聚精神力量,激励盐城人民在“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创出新辉煌,在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奋力谱写出中国梦的盐城华彩篇章。
三师部队帮助群众收割粮食
龙卷风过境后的阜宁 盐城市慈善总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