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学习》报告解读及思考*

2016-02-12 20:21:58龙净林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南海口571158
图书馆建设 2016年8期
关键词:被访者个性化公众

龙净林(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海南 海口 571158)

《图书馆与学习》报告解读及思考*

龙净林(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海南 海口 571158)

皮尤研究中心《图书馆与学习》报告指出,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图书馆在学习、教育方面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个人、家庭、社区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图书馆提供的主要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和相关项目。要想更好地推动图书馆对公众职业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促进作用,提升社会影响力,图书馆需向社区倡导、推广学习资源和学习项目,以用户研究及服务推广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以泛在化学习资源及学习分析技术支撑个性化学习的开展。

皮尤研究中心 《图书馆与学习》 报告解读

作为社区的学习、知识和社交中心,图书馆以藏书资源、阅读环境、技术资源为依托,支撑人类社会活动、思想交流、科技学习的开展。学习和教育是图书馆亘古不变的主题,为学习而改造、为教育而升级是21世纪图书馆转型的核心原则,图书馆空间设计、服务设计要符合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创客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满足图书情报教育、知识管理教育、阅读能力培养等教育教学的需要,支持学习者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创客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着眼于21世纪素质能力培育,为社会劳动力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2015年9月,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发布了《IMLS焦点:学习在图书馆》报告,指出图书馆需要适应学习模式的转变,通过关注与促进参与式学习、早期学习、成人教育、劳动力发展、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数字素养和包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2]。2016年4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相继发布《图书馆与学习》调查报告,通过对2 752名18岁以上美国成年人调查结果的归集、分析,揭示图书馆在学习、教育方面对个人、家庭及社区需求的满足程度[3]。多类学术研究机构对“图书馆与学习”话题的重视更加说明了图书馆在提供多元学习设备、打造多元学习环境、创新未来学习中心方面可发掘的无尽潜能。对未来的规划必须以对现状的研判及用户的预期为基础,因此,通过对皮尤研究中心《图书馆与学习》报告的研究,图书馆界能够更好地把握现状,主动依据事实展望未来,营建社区生态学习环境,开创智慧学习的新时代。

1 报告调查结果

皮尤研究中心《图书馆与学习》报告主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图书馆在学习、教育方面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个人、家庭、社区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图书馆提供的主要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和相关项目[3]。调查结果具体显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3]:(1)76%的被访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能够“很好”或“非常好”地满足社区的学习、教育需求;71%的被访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能够“很好”或“非常好”地满足其个人和家庭的学习、教育需求;女性、黑种人、西班牙裔、低收入家庭和30岁以上人群倾向于认同图书馆在学习、教育方面提供的服务;很多人并不了解图书馆提供的学习资源及相关项目,如电子书、职业发展及求职信息、高中学历认证课程。(2)73%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终身学习者”;74%的被访者在过去12个月内有个体学习经验(个体学习者),63%的工作人员在过去1年内曾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工作培训来提升专业技能(职业学习者) ;在过去12个月内使用过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的被访者中,超过95%认为自己是终身学习者;在最近12个月内到访过图书馆的被访者相对于未到访的被访者更倾向于阅读出版图书、以个人兴趣发展为目标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参与学习相关活动(包括会议、在线课程等)。(3)44%的被访者在过去12个月内曾到访图书馆或流动图书馆(相较2013年的53%下降9个百分点);过去12个月内的图书馆网络访问比例则由2013年的30%上升至31%;另有9%的被访者在过去12个月内曾首次使用图书馆APP。(4)占相当比例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图书馆是否提供学习项目和资源,其中,有22%不知道图书馆是否可借阅电子书和数字音频图书;有38%不知道图书馆是否提供在线求职信息及职业发展资源;有47%不知道图书馆是否提供高中学历培训认证及创业指导课程;有49%不知道图书馆是否提供新技能培育相关项目。

2 报告调查结果分析

2.1 图书馆“促进学习活动、提升学习品质”作用凸显

通过对皮尤研究中心《图书馆与学习》报告中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图书馆在促进社区学习和教育中具有多重作用[3]:(1)发挥社会公用,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提供阅读资料、在线资源、培训课程、学习项目,支持公众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延伸基础的终身化学习活动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12个月内曾经访问过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的被访者相较于其他被访者,更倾向于认可自己是终身学习者,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2)推动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强化职业继续教育及实际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图书馆通过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技能发展资源及培训项目,协助个人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发展,促进职业学习活动开展,提升社会整体劳动力水平,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源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在近12个月内曾到访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或使用过图书馆网站的被访者比其他被访者更有可能通过职业学习参与,掌握具体工作技能、获得职业证书、追求职业进步。(3)辅助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教育、学习资源的整合,努力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特点和需求,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调查结果显示,在近12个月内曾到访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或使用过图书馆网站的被访者比其他被访者更倾向于通过阅读,会议交流、会展交流,加入兴趣小组、俱乐部,学习在线课程等多重方式创建个性化的学习机遇,以及利用网络、学校、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教堂等多维空间创建灵活的学习空间。

2.2 图书馆推动个性化学习及社区生态学习系统构建

大数据时代,科技、知识加速迭代,为人类的教育和学习带来革命性改变。教育泰斗陶西平认为,教学改革就是要将个性化学习作为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方式[4]。个性化学习指的是针对个体学习者特定的学习经验、需要、兴趣、愿望或文化背景来设计教育项目、教学方法及学习支持策略等[5],其需要自适应学习技术,自适应学习又可分为发现学习、解释学习、例中学、做中学等学习模式。图书馆在推动个性化学习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信息化拓宽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渗透至个性化学习领域,服务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探讨式学习及创造性学习。具体表现为:(1)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如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电子书、职业培训课程、研讨会),采用移动优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易于访问的内容;(2)注重公众以阅读素养、数字素养为核心的持续学习能力的培育,赋予其开展自适应、个性化学习活动的自主能力;(3)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机会,通过构建信息化社区、共享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教会用户如何从共享的大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及资源,整合个性化学习资源;(4)通过创客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在例中学、玩中学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

除了通过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未来图书馆转型发展将着眼于更高层次及更长远目标,即营建社区不断优化的学习生态系统。图书馆正努力以更加开放、共享、互动、迅速的模式响应用户的多元学习需求,如开展用户调查、用户数据管理和分析、用户心理和行为研究,通过对用户学习需求的挖掘来匹配更多的知识和培训内容;促进用户参与式学习,通过协助学习者内容创建、制造、创新活动的开展,帮助提升社区创造力,实现社区的创新发展;推动社区合作,强化社区人与人、人与资源、资源与资源间的互动,为个体学习、职业学习、终身学习提供现实和虚拟融合的复合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2.3 图书馆在促进社区学习教育方面的作用被公众认可

70%以上被访者认为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学习、教育需求。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公众主观层面及图书馆服务客观层面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公众实际的体验和感受、预期的高低、个体特征因素,以及图书馆供给能力的强弱、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质量等。以公众个体特征因素为例,同质的图书馆学习、教育服务在对不同性别、种族、年龄层次、文化背景、职业受访者的需求满足方面差异明显。女性、黑种人、西班牙裔、低收入家庭对图书馆服务有着更高的认可度;幼童父母、妇女、50岁以下民众对图书馆及其网站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其他人群;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则更依赖图书馆移动APP。这反映了图书馆早期教育、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服务与公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成功性,证实了从总体而言,美国公众对图书馆在教育、学习促进方面的作用是认可的,但这种认可是否足以在社会营造“图书馆是必须的”氛围[6],这一点仍无从得知。2015年9月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十字路口下的图书馆》报告则显示,公众认为关闭图书馆将对社区及其家庭产生影响,65%的被访者认为会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32%的被访者认为会对自身和家庭产生重大影响,公众期待图书馆在教育促进、劳动力发展、公众数字素养提升、阅读推广、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情报服务方面能有更好的表现[7]。同时,《图书馆与学习》报告中指出的仍有相当比例公众并不了解图书馆的具体服务这一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图书馆在营造自身是必须的社会氛围方面仍需努力。

2.4 图书馆需向社区倡导、推广学习资源和学习项目

为满足数字环境中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图书馆从资源和服务着手转型,向用户提供诸如电子书、音视频资料以及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化学习资源及学习项目,在用户研究基础上设计与其需求相匹配的资源和项目,是图书馆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益的重要环节,但同时图书馆需要进行营销,宣传自身的资源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十字路口下的图书馆》报告中提出的“公众认为图书馆应当围绕教育促进、劳动力发展、终身学习提供资源和服务”[7],与《图书馆与学习》报告中提出的“相当比例的民众并不了解图书馆是否设计有相应的学习资源和项目”[3]相对照,深刻反映了图书馆与社会的沟通不足。学习、教育促进是一个与外界环境联系非常紧密的领域,图书馆必须坚持外向化的发展理念,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持续化沟通,从不同层面开展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具体包括:(1)公众中的营销推广。图书馆需要吸引公众,通过多路径向公众宣传资源与服务,确保宣传的可及性与到达率,建立与公众常态化、高度交互的双向沟通机制,对公众的疑问或意见建议能够作出快速反馈,将公众引入图书馆决策过程,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在持续、有效的沟通中促进彼此间的充分理解。(2)面向政府机构的营销推广。图书馆需要加强与决策者的沟通,加强倡导、展示图书馆在推动教育、学习、劳动力发展、经济增长及文化目标方面的价值,保障图书馆能够持续获得资金及各种资源的支持。

3 思 考

3.1 以用户研究及服务推广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

在“互联网+”发展战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网络强国战略的指导下,互联网正极大助力和改造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发展[8],促使各组织对市场、用户、服务、机构价值链乃至整个机制、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方越来越尊崇用户主权、一切从用户出发的服务理念,强调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参与为基础的群策群力,认为资源和服务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推崇服务即营销[9]。为更好应对来自互联网环境中的各类挑战,图书馆必须转型,以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审视、思考、改造自身服务。用户至上、服务即营销等理念要求图书馆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作为营销的中心,加强调研和预测,开展有效的服务设计和推广计划,为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极致服务。实践中用户研究及服务推广的重要性已经引发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并导致图书馆组织机构设置及人才培育模式的变革,如设置营销专职岗位、组建跨部门宣传推广工作小组以开展形象构建、服务营销和推广;变革教育大纲和课程设置,强调未来图书情报专业化人才市场营销和推广能力的培养等。

在用户研究层面,图书馆可实施如下规划:(1)通过问卷调查、在线用户交流、焦点小组强化用户沟通,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预期、对现存服务的评价;(2)通过实地观察,掌握用户使用图书馆的具体操作和行为,了解其具体感受和体验,分析用户行为、体验背后的原因;(3)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分析大数据的主要信息源,包括文献资源使用数据、读者使用行为、社交媒体数据、多媒体等,建设大数据采集平台,了解并挖掘用户现实性、潜在性知识服务需求。

在服务推广层面,图书馆可实施以下规划:(1)打破图书馆传统的边界以展示图书馆的存在,如参与社区关注话题的讨论、决策及实施,通过跨界合作提供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空间、项目与活动,吸引公众对图书馆资源及服务的关注[10];(2)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联系,如利用全媒体信息工具接触用户,开展服务渗透、个性化推送,对用户诉求迅速反应,及时乃至实时地把握用户需求[10]。

3.2 以泛在化学习资源及学习分析技术支撑个性化学习的开展

泛在化学习又被称为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是指一种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无时无刻的沟通、信息获取开展学习的方式。泛在化学习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撑作用体现在: 利用移动技术、可视化技术、增强实境等其他教育科技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持续的信息及学习机会,关联正式及非正式的学习情境,形成跨越个人学习与社区学习、衔接现实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无缝学习空间,保障学习体验的延续性,促进学习者的深层认知和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11]。根据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2012年高等教育版》,学习分析技术是指对学习者生成的海量数据的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习者的学术进展,预测未来的表现,并发现潜在问题。通过对泛在化学习资源、学习空间的设计及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对社区学习、教育(特别是个性化学习)的促进价值将得到更有力的释放。在泛在化学习资源构建方面,图书馆应在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基础上,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性与创造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建共享”学习资源,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无限扩展的资源生成链条,实现“微内容、宏服务”的完美结合[12]。在泛在化学习空间设计方面,图书馆应通过与社会信息资源、教育技术资源、空间资源的对接整合,关注学习技术与学习者日常的融合及嵌入,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合理贯通为学习者提供泛在的学习空间。在学习分析技术应用方面,图书馆应立足其海量的用户数据,如文献资源检索、使用数据,在线课程使用数据以及其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建立融合学习者相关数据以及学习资源数据的大数据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评估,形成学习分析及路径、风险预测,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积极、有利的干预与指导。

3.3 以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为推手驱动社区发展

皮尤研究中心《图书馆与学习》报告将用户的学习行为分为3类,终身学习、职业学习及个人学习活动[3]。有业内人士认为,高等教育在未来5至10年最大的增长点,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终身教育,在线教育或在职培训应当成为教育未来的重要工作[13]。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学习的新趋势,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因此,设计一个整合数字化技术与合作化学习的高互动性学习环境,以支撑公众终身学习、职业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任务。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的人都感受到也认可图书馆在促进学习和教育上的贡献,但进入21世纪的图书馆开始以更高发展目标自我要求,在“社会助推器”“社区锚”的自我定位下,必须以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为推手,驱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图书馆必须重视发展与博物馆、基础教育学校、社区大学等其他基础社区锚机构的战略关系,通过开展区域性合作研究网络,让所有锚机构能够通过远程教育及其他改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的终身学习、职业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如IMLS(Institute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正在实施的“国家数字化平台”项目。其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全新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建立跨界融合,跨学科交叉,鼓励人们充分参与、实践创新学习项目和学习空间,推动从早期教育到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创新学习活动,如IML S注重青少年ST E 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技能培育的“学习实验室”项目。最后,图书馆应着力学习者以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阅读素养为核心的素养体系的搭建,提升公众终身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协助公众利用互联网发现自己感兴趣学科、技能的基本信息和动态,开辟从兴趣爱好向个人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增加个人成功机率。

3.4 以促进学习和教育为契机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中,图书馆传统业务开始萎缩,为满足用户多元知识需求,图书馆的职能悄然从图书存储中心转变为人类的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图书馆开始凭借其数字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空间资源和服务资源优势广泛渗透至用户的学习过程,为公众提供泛在化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情境。随着图书馆对开放存取、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学习分析运动参与的深入,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能见度将得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为应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美国地方政府遭受的成本削减和财政短缺压力,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营造“图书馆是必须的”社会氛围的发展目标,而促进学习和教育则是图书馆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的最佳契机。首先,在促进社会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图书馆可借助其在数据关联、语义组织、知识化管理上的优势,对接馆藏资源及社会网络资源,建立一个涵盖资源环境、信息建设、知识服务、应用集成和基础设施的多层面的功能体系,实现智慧互联,形成对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保障。其次,图书馆应通过信息、技术和服务资源的盘活利用,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提高全社会实现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及对平等学习机会的享有,支持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障政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再次,图书馆应通过跨界合作将读书生活、学习融入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社区建设的集合效应的实现。最后,图书馆应通过其独特空间效用的挖掘与创新,如合作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强调空间集聚、交互思考、学习功能,为学习者的聚会、学习和思想交流提供专门定制的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形成社会发展新突破。

[2]武正营,汪 霞.大学生参与式学习质量的评价理念[J].现代教育管理, 2015(2):61-65.

[3]Pew Research Center.Libraries and Learning[EB/OL].[2016-04-07].http://www.pewinternet.org/files/2016/04/PI_2016.04.07_Libraries-and-Learning_FINAL.pdf.

[4]教育改革就得个性化!教育泰斗陶西平发话了[EB/OL].[2016-04-18].http://mt.sohu.com/20160416/n444419731.shtml.

[5]殷丙山.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EB/OL].[2016-04-18].http://www.edu.cn/xxh/spkt/xcsl/201511/ t20151126_1342445_2.shtml.

[6]ALA.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2016[EB/OL].[2016-04-18].http://www.ala.org/news/state-americas-librariesreport-2016.

[7]Pew Research Center.Libraries at the Crossroads[EB/OL].[2016-02-17].http://libraries.pewinternet.org/category/publications/.

[8]聂林海.互联网助力并改造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3):21.

[9]韩晓平.为什么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EB/OL].[2016-04-10].http://www.wusuobuneng.com/archives/18815.

[10]张春红, 廖三三, 巩 梅.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EB/OL].[2016-04-22].http://www.cssn.cn/ts/ ts_zsys/201404/t20140411_1064644.shtml.

[11]刘 军.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1(6):8-19.

[12]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EB/OL].[2016-04-22].http://www.etc.edu.cn/fanzaixuexi.htm.

[13]环球优路教育的竞争力建构行动计划为什么是个必然?[EB/ OL].[2016-04-22].http://www.cnsoftnews.com/news/201604/ 45598.html.

Interpretation and Thinking of ''Libraries and Learning''

Pew Research Center's ''Libraries and Learning'' shows that majorities of Americans think libraries serve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individuals, their communities and families pretty well, but many don't know about key education services libraries provide,such as study resource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program.In order to promote libraries' roles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nd libraries' social influence, libraries need marketing the resource and program about learning, building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among libraries and the public by users research and service marketing, and support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through ubiquitous learning resource and study analysis technology.

Pew Research Center; ''Libraries and Learning''; Report interpretation

G252

A

*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及南海诸岛资料数据库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XTQ003。

龙净林 女,1975年生,现工作于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

2016-05-08 ]

猜你喜欢
被访者个性化公众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
中国工人(2011年7期)2011-08-15 0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