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峰
(南通市统计局,江苏南通226018)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侯峰
(南通市统计局,江苏南通226018)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江苏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通过对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又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全省农业产业化领先”的战略目标,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推动和落实,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系列当中,实现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引导农户按市场组织生产,使农户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促进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产业化经营通过组织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农业科技应用,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吸纳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多种利益链接方式,使农民真正共享到产业化发展成果,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
(三)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农产品的竞争已不再是单项产品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服务以及经营方式等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推进标准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南通市现有的110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275家。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1.58亿元,同比增长16.7%;带动农户288.04万户,同比增长10.7%。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在行业有地位的龙头企业。2014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96家,超30亿元的4家,超50亿元的2家,超100亿元的1家。
(二)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总数已达713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899个、农地股份合作社1360个、社区股份合作社875个。2014年全市104家农民合作社成为省首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占全省总数的14.6%,列全省第二;18家农民合作社获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门类较多,不仅涉及粮、棉、油、果蔬、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诸多产业,而且还涉及全托管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多项领域。
(三)新型经营主体活力迸发,带动能力不断加强
近年来,南通市积极稳妥推动家庭农场、“全托管”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加快推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全市拥有各类家庭农场2164个,10个家庭农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个。全市共发展“全托管”服务主体569个,服务面积30.8万亩,服务农户7.2万户。
(四)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各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载体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江海大地涌现,全市建设了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区2个、省级园区9个、市级园区41个、县级园区249个。省级园区实现了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全市各地立足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因园施策,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园区集聚,一批新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加速建成,全市区域主导农业产业进一步凸现。
(一)比较优势不够突出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是产业利润的直接创造者。其规模和实力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成效和农民实际收益。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农业比较收益低,现有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居多,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者较多,从事精深加工者较少。目前,南通市已建和在建的农业园区中,高技术含量的园区占比相对不多,园区产品附加值不高;园区总体规模仍不大,仍需要进一步整合,重整资源,扩大优势,形成集聚优势。
(二)科技创新不够活跃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更好发挥龙头作用,必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南通市龙头企业科研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仅为0.96%。一些龙头企业由于科技研发跟不上,缺少精深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层次低下,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合作组织不够完善
目前,南通市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和市场销售服务。合作比较松散,真正的利益紧密型的合作组织不多,缺少稳定性,难以抗拒市场风险。
(四)利益联结不够牢固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因文化素质、农产品质量及市场等原因,经常性地出现有意无意的违约或毁约现象。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多数是按合同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属于松散型关系,缺少健全的履约保障机制,双方很难自行建立稳定的、有信用的合作关系。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多数仍停留在购销关系或较低级协议关系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一)政策导向发展机遇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省市农村会议多次提出要整合项目发展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今年,南通市利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先后出台了推进陆海统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强化财政投入、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二)产业特色发展机遇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农产品有效需求增加,南通市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对市场有较大的吸引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快速成长,拉动优势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全市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基地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巨大的创汇农业潜力蓄势待发。
(三)区位地理发展机遇
南通市有着“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地理优势,为农业龙头企业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成,为全市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利的机遇。多年来,南通市始终以沿江沿海开发为契机,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发展壮大外向型农业市场竞争力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沿江沿海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培育了一批出口优势农产品,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群,辐射带动了一批核心生产基地,这对加快南通市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突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鼓励龙头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增加科技开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合作共建研发机构,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加大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力度,采取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组团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育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高效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集群,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二)突出园区建设,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合理布局,按照“培育一批、壮大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区集聚,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向“精、特、深”方向发展。立足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加强园区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秉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推进规模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由传统型、资源型农业园区向科技型、生态型农业园区转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和支撑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三)突出体制创新,优化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推广农业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形成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联动型、基地带动型等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合作联社发展,组队抱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生产、流通、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联合发展模式。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方式,通过企业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股份分红、直补等形式,紧密龙头企业与产业链末端农户的利益联结;引导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立一个基地,对接一个优质合作社,打造一个优势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入股形式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织,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利益联合体。
(四)突出资源整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自由流通,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产生土地规模效应,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南通市首先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赋予农民对承包地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成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自由流通;其次要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交易程序、开展各类涉农产权流转交易的信息发布、组织交易和鉴证等服务,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水面经营权、经营性集体资产租赁权和农村集体林权流转进入市场交易,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通,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
(五)突出服务保障,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资金融通、税费减免、股票上市、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得到实惠。同时,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大扶持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大资本支持力度。对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出口带动能力强、直接带动农民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本支持,切实发挥财政贷款贴息作用。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基地补助、技术补贴和品牌培育。
(责任编辑:高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