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翔
论“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产生的影响
梁志翔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探索李娜模式的成功之路,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通过网球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讨论“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成功的经验,为中国网球未来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李娜;中国网球;模式;单飞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女子运动员李娜首次为中国网球赢得了大满贯单打冠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从此在世界网坛上,第38为大满贯冠军从此有了中国人的名字。李娜在网球运动的故乡法国为中国甚至亚洲网球运动开创了新纪元,对于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可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很远。
自李婷孙甜甜夺得奥运会网球女双冠军以来,我国的女子网球的竞技水平和成绩都是先了飞越,中国竞技网球开始崛起。同时,网球在中国蓬勃发展,全民对于网球的喜爱程度逐渐升温。在推行中国特色网球职业化进程中,我国的女子竞技水平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中李娜、郑洁和彭帅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而男子选手在国际网坛上的影响力在稳步提升,ATP排名不断上身,闯进了世界前150。可是统计显示,中国的高水平网球队员总量还是持续匮乏,与亚洲和世界各国其他网球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希望通过“李娜现象”的成功,带动中国整个网球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球、认识网球甚至学习网球。相信通过借鉴李娜模式,中国会有更多的网球选手在世界舞台上取得辉煌成就。
1.1优秀的天赋才能,教练的准确选材和指导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队里面比较少见的速度和力量兼备的球员,这完全是得益于她天生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后来艰苦的训练。李娜在5岁半的时候被送去学习打羽毛球,一年后被武汉市新华路体育中心少儿体校网球教练夏溪瑶看中。从那时候开始李娜便开始了自己的网球生涯。李娜身高173cm,体格强壮,肌肉线条明显,比较偏向于欧美化。正反手实力均衡,移动快速,以进攻的球风立足于世界网坛。优秀的力量素质使她能与欧美优秀的女球手相抗衡。
1.2举国体制起到“桥梁”的作用
李娜从12岁开始进入了省队进行专业训练,1999年转为职业球员。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后重新复出。2009年“单飞”之前,在1994年到2009年间,李娜的职业生涯都是依托于国家,举国体制中,李娜在网球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曾在ITF挑战赛中的多次夺冠,到广州国际女子公开赛中的夺冠,2006年打入了温网的8强、美网16强,一次次打破中国网球的记录。
举国体制中国家筹集资金为球员的培养提供了经济基础,提供他们训练、教育、保健、比赛等等的支持。为运动员的成功保驾护航。网球一直被称为贵族运动,以人均的GDP来分析大满贯冠军球手的国籍,网球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因此中国人是很难获得很好的成绩。这时候就需要国家的强力保障,正是因为有举国体制的支持,才给了球员提供了通向成功的“桥梁”。
1.3打破传统的“单飞”模式,优秀团队的支持
2009年初,为了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好的成绩,李娜选择了突破传统的“单飞”模式,即一切训练与比赛的事宜都由运动员和她之间聘任的团队自行处理。这与国外的职业运动员训练参赛的模式已经非常接近。而且,运动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赛程安排、运动成绩和代言费用来自行选择商业活动和广告代言。
对于一名优秀的职业网球员来说,单飞后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包括经纪人团队、教练员团队和康复团队等。教练员是球员获得好成绩的前提,康复团队是球员获得好成绩的基础保障,而经纪团队是挖掘球员商业潜质价值从而获取团队总收入的重要一员。李娜现在的整个团队配置都是与世界接轨,已经相当的成熟,在中国乃至世界都非常的全面优秀。
1.4体育国际化趋势的影响
体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不仅增强和拓宽了体育市场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国家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的融合,并且还改善和提高了整个体育环境内的技战术水平。体育国际化丰富了运动项目内容,促进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由于网球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因此只有加强体育国家化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才能让自身的实力变强。所以说,李娜现在有那么辉煌的成绩,与体育国际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2.1“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过去的100多年来,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扮演着世界网球版图中的小角色。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网球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人才越来越多机会参与到国际网球赛事中。而成绩是稳步提升,从李婷孙甜甜的奥运会双打冠军,到郑洁晏紫的澳网、温网大满贯双打双料冠军,再到今天李娜的大满贯单打冠军,一次次的突破有目共睹。现在的李娜,俨然成为了中国网球的代言人,从容大气,宠辱不惊。据新闻报道,在法网半决赛胜利后的那个夜晚,李娜开心与丈夫姜山和朋友一起享用中餐。这家“北京食府”是李娜的最爱。几杯酒后,平时不说话的姜山说起了英文,结果全部人都只能说英语。这应该是一种特别的联系。在这样轻松环境中,“中国娜”成为了“国际娜”。在大满贯冠军和掌声的背后,李娜用了12年的努力,把中国网球演绎成为职业体育文化中的一个精彩符号。
李娜进入世界网坛,不仅是一种球技上面的交流,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交融。李娜让世界各国的人民再一次认识中国,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东方人独特的文化特色,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流。网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李娜的成功证明了,一个运动员的成功能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大众。李娜让全世界近距离的接触了中国的文化,她已经成为了中外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时代》杂志发布了2013年度全球百大最有影响力人物的名单,李娜跟彭丽媛夫人同时作为中国女性的优秀代表入围。
2.2“李娜现象”对中国体育制度的影响
李娜的冠军不仅仅是创造了历史,还具有很重要好的里程碑意义。对于中国的竞技体育,对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型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
奥运会四年一次,可是职业联赛每年都有,而且观众非常多,收益丰厚,影响很大。2011年法网的女单决赛收视率创了新记录,女单冠军的奖金达到了惊人的1100多万人民币。与之相比,即使是奥运会项目,都无法跟这样的一个职业网球赛事相提并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不可以只单纯追求大型赛事的金牌总数,而是要更加注重发展国家影响力大的项目,像网球便是其中之一,发达的职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11年前,中国网管中心顺应了国际的潮流,提出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构想,当时的世界职业网球发展势头非常迅速。刘翔之所以那么轰动,都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获得佳绩,同样的在职业化的国际联赛中取得成功。现在,李娜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体育很快会受到又一波国际化、职业化改革的冲击。
2.3“李娜现象”掀起中国网球热
姚明作为NBA状元秀掀起了中国的篮球风,丁俊晖和潘晓婷的世界冠军引起了中国的台球热。而在法网夺冠后的李娜则成为了女性成功的代名词,她已经成为中国体坛新一姐,新的全面偶像。李娜夺冠那一瞬间标志着中国网球热就要到来。
这股网球热潮席卷全国,网球馆的客流量明显增多,学习网球的群众不断增加。就连3岁半的小孩都对网球产生了兴趣,嚷着说要买球拍。网球现在已经从冷门的贵族运动变成了最流行的时尚运动。据了解,现在高校中的大学生们选修网球的人数越来越多,仅此于跟篮球羽毛球一样成为了最抢手的课程。同时,关注网球运动,特别是中国网球的观众日益增多。在央视体育台,以前足球和篮球比赛常常为了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国球让路,而现在,可能还要继续为了网球让路了。
2.4“李娜现象”对媒体的影响
媒体掌握着话语权,尤其是那些发行量大、口碑好的媒体。在当今信息发达的年代,媒体成为了推动了体育事业发展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而网络,更是里面最具代表性的。随着微博时代的来临,只要你的关注度够高,你自己就是媒体。当我们一直都把李娜跟姚明等人作比较的时候,关注的重点总是放在了成绩和商业价值等老套方面,却忽视了她在媒体中被传播和关注的重要性。
据了解,李娜的微博中“梦想终于成真了,大家一起加油!”这条简单的消息已经被转发了10万次。现在,李娜的微博粉丝已经多达2000多万人。李娜的成功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连其他行业的名人都纷纷转发并表达个人意见。或许你不关心体育,不了解网球,但是你一定知道李娜,这是问题结合,叠加式的效应增长。通过这些种种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中国网球,乃至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
2.5“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商业化的影响
伴随着体育明星的商业影响力的提升,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得运动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通过专业团队对球员的包装宣传,使其商业价值的得到全面的提升,体育明星通过其强大的人气和社会影响力,变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推向全球的商业市场。
WTA主席阿莱斯特曾经说过:“李娜是网球界上出色的代表,是中国的英雄。”因为李娜个性鲜明,而且拥有出众的球技,因此其商业价值潜力巨大。“中国一姐”的形象已经深入民心。并且吸引了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随着李娜的成绩越来越好,她的明星效应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现在的李娜已经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成绩的提高,李娜的商业价值已经慢慢被开发出来,她同时与nike、奔驰等多个国际品牌签约就能证明。现在李娜的职业生涯总奖金已经突破了千万,成为中国网球选手里面最高的。而这一些奖金还只是李娜总收入的一小部分,远远没有李娜从广告代言跟赞助费获得的那么多。仅仅在2011年12个月的总收入就达到了800万美元。李娜作为首位奔驰全球品牌代表的中国,代言费高达2亿。
现在,网球的商机巨大,中国球员越来越优异的成绩将会引起更多大企业的关注,会让他们投入更多金钱到网球市场中来,这时候中国的网球才会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取的更好的成绩。相信通过李娜的带动,中国的网球市场将会越来越好。
“李娜现象“无疑是当今中国最火爆的的话题之一。在我国这样的一个举国体制为基础的体育大国中,职业体育的每一次成功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网球的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态势,在技战术方面到了巨大的突破。“单飞”模式是中国网球体制改革的重大一笔,为中国网球的发展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通过“李娜现象”,让中国网球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这时候国家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把中国网球水平再进一步提升,可以通过李娜等优秀队员吸引更多人关注网球,支持网球。李娜的成功证明了依靠体育明星所带来的影响力非常大,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的成功例子告诉我们,中国网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放宽对中国球员的限制,让球员有更多机会跟外国教练学习,有更多机会出国比赛,同时还需要走商业化道路,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1] 孙晋芳 .中国竞技网球发展的战略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10.(5):1-4.
[2] 钟秉枢、于立贤、董进霞等.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2): 145-149.
[3] 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9(1):1.
[4] 周军,张倞倞,周岳峰.论我国网球职业化“单飞”之路——两朵“单飞”金花同时闯入澳网四强的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30(1):61-64.
[5] 田园,刘青“.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国女子网球登顶世界的成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75-78.
[6] 彭国雄.中国女子网球突破因素与持续发展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25(4).
[7] 金路.2013 升级中的李娜[J].网球,2013,03:72-75.
[8] 刘青,田园.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54.
[9] 霍子文.“单飞”对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启示:以李娜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2,06:73-77.
梁志翔(1991.1-),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