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锋 潘 洋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2.外交学院 英语系,北京 100037)
新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思考
□黄德锋1潘洋2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江西 南昌330003;2.外交学院 英语系,北京100037)
[摘要]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新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既是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必要举措。党员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从严治家,规范家属的行为,同时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严格考评机制,加大教育力度,传承传统优秀家风和红色基因,努力构建现代家风,从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家风建设有很大关系,家风问题已成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腐败类案件不断得以曝光。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极为突出,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些年来,社会上滋长蔓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逐渐渗入家庭,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产生很大影响。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家风不正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的重要根源,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很多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不但影响到自身的家庭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刻不容缓,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抵御贪腐的重要“防火墙”。2015年10月16日,中央纪委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的通报中出现了“家风败坏”的描述。通报指出,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从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该网站共发布34份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其中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4]家风不正已经成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频发的重要根源,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赋予了他们一种特殊亲情关系,领导干部家教严、家风正,就可以构筑起预防和抵制腐败的强大 “家庭防火墙”。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可以营造健康家庭氛围,涵养良好作风,培育家国情怀,成为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火墙”。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向好、民风向善的催化剂。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还影响党风、连着政风和民风。在社会生活中,领导干部的家庭与干部个人实际是一个整体,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家属在公共场合上的活动,会对党风和民风产生直接的影响。2014年到2015年,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与全国妇联宣传部等联合开展了“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结果显示:95.6%的被调查者赞同“好家风汇聚成好民风,对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会有重要影响”;“不良社会风气侵蚀到家风”已成为家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之一。[5]家风建设如此重要,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把正家风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廉洁齐家,努力培育良好家风,从而带动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领导干部家风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家风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样,背后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忽视了党性修养,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品行不高,这是其家风问题频发的主要根源
做官先做人,为政必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是领导干部永恒课题。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理想信念则是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体现,是人生的“总开关”。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6]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的各种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样就可能导致他们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锤炼党性和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决定性因素。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身齐家,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家风不正,整个家庭形成了以王敏为核心、夫妻联手、全家上阵、共同敛财的链条,陷入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颓废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沼。被查后他忏悔道:“我变成这个样子绝不是偶然。这些天,我反复想到,是丧失理想自毁人生,……归根到底是自己价值观出了大问题。”[7]可见,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家风不正走上了违纪违法道路,主要根源还在于自身忽视了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在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从而导致自身的腐化堕落。
(二)纪律规矩意识不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律规矩意识。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家风始于严格的规矩意识。没有纪律规矩意识,失去底线、不守红线,谈何涵养良好家风?家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家的规矩,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还关系到党规党纪。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了道德高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也涉及到家风和生活作风的问题,划出了纪律底线。早在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就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8]当前,家风建设纳入党的纪律规矩,以党纪制度的刚性约束,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对照自己,严格执行。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无论是周本顺的“全家腐败”,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他们不断上演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共同敛财的戏码,其家风不正,还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不严。家风不正的背后是对党规党纪的违背,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亵渎。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而太阳能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对象。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能源结构,而且对有效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功不可没。而作为开发利用太阳能重要途径的光伏产业,则理所当然成了各国研究的重点领域。发展光伏产业既是未来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也是最有创造就业和财富能力的经济支柱。围绕“区域性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一主题探究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推动新能源产业良性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家教不严导致家风不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从而造成了家族式腐败的窝案,教训极其深刻。王敏被双规后谈及自己妻女,他说:“是我把他们引向了错误的道路,这不是爱而是害……我没有带好头,作为家庭主心骨,这个上梁没有摆正。”因此,家教不严必然导致家风不正,而家风不正必然会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有意放纵必要的管束,而家属则假借权势,家风不正使得整个家庭乃至家族陷于贪腐泥沼而不能自拔,其共同特点是“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这样就出现“贪腐亲兄弟,寻租父子兵”、“冰凉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现象,也才会有“折了老子,赔上儿子,殃及孙子”、“全家腐必然全家哭”的惨痛教训。王敏的落马,实际上为那些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新华社曾播发了一篇相关新闻报道,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往往可以看到‘贪内助’活跃的身影,薄熙来、文强、张国华等人的腐败堕落,与其妻子的暗合支援、推波助澜密不可分。”[9]家教不严对于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极坏的影响,其家风不正是直接导致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根源。
(四)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
领导干部家风不正,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前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家风被认为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家庭腐败相对较为隐蔽,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至于在相关制度制订方面相对薄弱,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中也缺乏家风家教方面的内容,或是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对领导干部家风的监督不力、不健全。实现不能腐、不敢腐的目标,对领导干部家风外在的制度监督非常重要,同时加强群众监督和网络监督,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防火墙”。如江西德兴市委原书记何金铭的“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河北省委原书记程维高以“是否帮助儿子”作为提拔干部的标准,其实缺乏的都是监督和对制度的执行,让他们最终毁了自己家庭的同时也败坏了党风政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教训深刻。
三、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措施
注重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更是连着党风政风。党员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在进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因此,加强家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其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就把“严于修身”放在第一位。当前全党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也是其必然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与其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道德境界密不可分。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境界首先要通过学习来不断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10]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先锋模范的学习,激励自己爱党爱国的热情;还要学习党史国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领导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党忠诚老实,廉洁自律,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而不能成为个人和家庭的“私器”,决不能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领导干部培育高尚情趣对于加强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党性和道德品行要求其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领导干部的爱好不仅是个人生活情趣,更关系到自我的党性原则和道德品行,对家风建设也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就是在自己或家人在爱好上被人所利用,最终违纪违法,沦为阶下囚。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提升道德境界对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弘扬良好家风、不断增强抵御家风不正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主要举措是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的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提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并提出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并重的“四德”标准和考核要求。[11]把干部的“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为准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更全面的依据,这是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对干部的家庭美德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考评中增加家庭美德方面的内容,必将进一步端正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如上海奉贤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尝试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机制,将“好家风”要求纳入领导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12]杭州市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末考核,将“家庭美德”列入考核内容,对干部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家风是否良好,邻里是否和睦等也将做出重点评价。[13]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将其家风考评纳入绩效考评机制,要把家庭美德作为干部提拔使用、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在选人用人方面用好家庭美德这根杠杆,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这必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的重视,进而更加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三)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从严治家,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
《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正家而天下定矣”的说法,认为正常有序的家庭关系对于社会有着重要作用。端正党风就要从培育良好家风开始,而党员领导干部要培育良好家风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在“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女性在家风传承中作用最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14]领导干部要严厉家风家教,严格要求家人,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做到从严管家、从严治家,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家庭风气,从而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习近平同志的家庭一向注重家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习家有着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家风。2001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给父亲的拜寿信中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我辈应世代相传。”受父母耳濡目染影响,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15]杨善洲坚守一辈子为老百姓谋利益,对自己的家庭却要求严格,甚至无暇顾及,妻子女儿则是遵纪守法,说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郑培民位高权重,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去爱子女。他家教严格,却总是用一颗真挚的爱心,经营培育这个美满幸福温馨的家庭。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我绝不做不利于党风建设的事。”[16]他妻子始终支持丈夫的做法,有人送来钱财她总是挡之门外。他儿子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守前门,妈妈守后门,我和姐姐守侧门。家风淳、官风正是杨善洲、郑培民等优秀共产党人亲情观的鲜明写照。因此,领导干部从严治家,积极发挥家属的作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需要大力强化监督
实践证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构建良好家风,既要发扬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还必须形成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监管机制,在他律上多做文章。首先,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经常考察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情况,把其家属子女的生活奢不奢、手脚净不净、形象好不好等作为组织监督内容,以便于实时监督预防家庭腐败的发生。[17]其次,制度的监督更为重要。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党。制度的监督和约束,必将进一步加大了对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规范。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理。这样搞,谁会把制度当回事呢?”他认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党内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18]新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树了高线、立了规矩、划了界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的监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也是治理‘家族腐败’的一帖猛药。”[19]再次,在外部监督机制上,积极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接受媒体及社会监督,让领导权力行使各个环节及其家属行为没有真空地带,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最后,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进行严格的规范、监督和管束,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同时,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家庭美德、家风建设方面的考核力度和执纪问责,从根本上构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体系。
(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他强调:“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20]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培育良好家风全过程。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滋养好的作风、党风和社会风气。如2015年江西省文明委出台了家风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开展家风建设系列创建活动、系列评选比赛活动、系列宣传实践活动,进一步在全省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的良好氛围。该省还将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家训、晒家风,‘挖掘红色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好家风‘微’传颂,经典家书家规家训诵读,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宣传展示,书法家写家风赠春联活动”等系列宣传实践活动。[21]围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规、家训、家教、家风的主题,广东中山市还发起“微家书传家风”活动,引来网友一片点赞;在江苏南通,“最美家庭秀”“最美故事”有奖投票分享、“我爱我家”系列微信互动等活动的火热开展,吸引了千家万户同传好家训、共育好家风。[22]近些年来,围绕家风建设,我国各地普遍兴起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凝聚起全社会的向上力量。因此,积极组织开展这些活动,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中传承,有力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
(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需要加大教育力度
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离不开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和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必将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力度。各地通过开展 “寻找最美家庭”、“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等专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用中华传统美德去弘扬好家风,自觉去培育好家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修身齐家智慧与现代家风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种向上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多措并举,可内化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有些地方还通过对反面的警示教育来增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深刻认识。如江苏省淮安市将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因家风不正、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例拍成警示教育片,编辑忏悔书,对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开展教育,当好“廉内助”成为领导干部配偶的共同呼声。[23]在家风建设中,还必须把那些着长期塑造着我们的道德素养和生活习惯,滋养我们的精神传统的家风家训作为重要内容。在历史上,“清白”一直是我国家训族规的重要内容。中纪委网站推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中就包含了许多古代家训的“清白”家风。如南宋庐陵胡铨家训,他告诫子孙后代要“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浮梁沧溪村家规有“遗子钱财不如遗之清白”。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陈云、聂荣臻等,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亲属子女更是要求清白做人,他们是我们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光辉榜样。因此,进一步深度挖掘古今名人“廉洁齐家”的传统美德,传播“清白”家风,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七)传承传统家风和红色基因,努力构建现代家风
在新的时代面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家风建设内涵。中国传统家风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古老的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家教和家风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数量众多、凝结着无数革命志士丰富情感的家书、家信和革命家庭中的家训家规,这些对于形成共产党人独特的红色家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色家风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经验与智慧,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与关爱,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24]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基因。同时,时代的发展要求家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要传承优秀传统和红色基因,积极构建现代家风。现代家风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家风的扬弃和发展,它融合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是我们当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
[3]王岐山.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15-10-23(1).
[4]韩亚栋.大数据2015(四):被查中管干部“问题清单”近2/3违纪涉亲属[EB/OL].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6-01-05.
[5]李玉婷.中国好家风大型调查:女性在家风传承中作用最大[EB/OL].中国新闻网,2015-11-13.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7]安伟光.山东“首虎”王敏被公诉“两面人生”成为贪腐典型[EB/OL].正义网,2016-02-15.
[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1).
[9]高洁等.亲人协作便于互相渔利——透视家族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EB/OL].新华网,2014-06-28.
[10]习近平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N].人民日报,2013-06-29.
[11]习近平“四德标准”为好干部立标杆[EB/OL].人民网,2013-10-14.
[12]曹继军,颜维琦.上海奉贤:在干部评优中引入家庭美德考评[N].光明日报,2015-04-26(3).
[13]马悦.杭州政府机关届末考核将“家庭美德”列入考核内容[N].浙江日报,2012-03-12(5).
[14]习近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EB/OL].新华网,2013-10-31.
[15]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EB/OL].新华网,2012-12-25.
[16]孟德成.公权为民,分毫不能私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7-06(4).
[17]吴根平.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不可小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
[18]习近平: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EB/OL].新华网,2016-04-07.
[19]姜微.扎牢防治“家族腐败”的制度笼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3-01(2).
[2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
[21]张玉珍.江西省大力加强家风建设 将启动省级文明家庭创建等系列活动[N].江西日报,2015-08-28(5).
[22]郑海鸥.江苏多地兴起扬家风活动凝聚向善力量[N].人民日报,2016-04-08(19).
[23]友爱等.江苏淮安多举措倡导廉洁家风 纪律规矩入家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2-01(4).
[24]乔丹丹等.试论刘少奇的家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责任编辑:徐国栋)
On Strengthening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Family Rules in the New Period
HUANG De-fengPAN Yang
(DepartmentofTeaching&ResearchonPartyHistoryandPartyBuilding,PartySchoolofCPCJiangxiCommittee,Nanchang,Jiangxi330003;DepartmentofEnglish,ChinaForeignAffairsUniversity,Beijing100037,China)
Abstract:The family rules of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relate to the party conduct,the government conduct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To strengthen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family rules in the new perio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arrying through the clean government campaign,but also a requisite measure for carrying out the requirement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discipline.The emerging of problems regarding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family rules has its social causes in depth.Therefore,to strengthen the family rules of party member cadres,we must enhance the accomplishment in party spirit,firm the ideal and faith,improve the moral level,manage our families strictly,and normalize family members’ behavior and meanwhile,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constriction on leading cadres,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 for leading cadres,pass on the excellent family tradition and the red gene,build up modern family rules,actively form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cleanness and integrity,and concretely perform the work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Key words: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strengthening family rules;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黄德锋(1976—),男,江西抚州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党的建设;潘洋(1995—),女,江西宁都人,外交学院英语系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与国际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委党校系统2016年一般课题“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YB3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3-00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