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

2016-02-12 18:05:22张淑芬
质量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股权制度

张淑芬

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浅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

张淑芬

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随着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得益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股权激励方面取得的成效。然而,鉴于股权激励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要想充分发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促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的制度、机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

1 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一)股权激励难以实现自主决策

国有企业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初期主要存在模式,而内部人控制、股东缺位等是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时期股权激励的监管目标主要是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股权激励监管制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一般具有明显的家族经营特征,它的大股东其实就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往往参与在企业的运作管理中,使得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在此情况下的股权激励,必然会受到大股东的监督和制裁。在这种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监管制度,从发展程度来看会使得部分民营企业难以有自主决策的话语权。

(二)股权激励缺乏一定的约束机制

从股权激励自身来讲,难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运营下去,需要整个公司治理一系列配套制度来支撑。关于监督约束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现存状况薄弱,表现在:从激励机制来看,上市公司股权内部激励政策较少,很多激励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并未真正实施,比如一些上司公司对于股权业绩的考核无法于公司整体业绩水平的考核标准持平。此外,统计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等待期都过短,一般都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下限为1年。这种情况下,激励对象在等待期中容易滋生发生短期行为,阻挡了股权激励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借鉴西方经验,激励大多采用以股票期权为主要模式,而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激励对象受益,受利益驱动,激励对象暗中进行股价操纵,不利于股权激励的发展。另一方面,股票价格还与公司自身因素与整个市场行情有关,因市场因素带来的股价变动,尤其是股价上涨,这部分与激励对象无关,因此这部分收益不归激励对象所得。上市公司并没有对这部分收益有相应的措施才表明如何对待。

(三) 股权激励配套设施不完善

其一,会计处理:对于会计处理已经确立了相关制度规章,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依然存在问题,表现在,一公允价值估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详细的进行引导,使上市公司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上市公司一般都是需要借助估值模型来确定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的公允价值的。因存在模型与参数选择的差异性,造成了估值的结果因此有一定的差距,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对比。其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受股权激励的影响。正如作为上市公司的上层管理人员进行收益盈余主要利用资产减值,以此实现激励行使权力条件的主动权。因此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制定会计政策的同时规避上市公司高管的自利主义行为。

其次,在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一系列相关规定,如《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在这一《通知》中对税负方面规定的比较严格。《通知》中表明,在行权中股票期权应缴纳税款,因此激励对象享有支付过程中的行权。倘若公司税收负担过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积极性,同时助长高层管理人员机会主义思想,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所以,我国对于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有诸多不足之处,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顺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不利的影响。

2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一)放开股权激励自主性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缺乏自主性,应放开股权激励自主性,从制度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要逐步完善备案的制度程序等,例如对指引方式的颁布,并对一些具体的执行要求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可以通过发布等方式,明确规定具体要求、具体标准,确保提高股权激励的实施效率。并且,之前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限制政策应该适当放宽,使上市公司能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操作。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权激

▲▲励股份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但是,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证监会早期规定的股权激励规模已经不适用当前的公司的激励需要。只有放开对股权激励规模的限制程度,才能促进

上市公司及时调整激励规模,推动公司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应该放宽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由于股权激励而获授的减持股份方面的限制。对持有股权激励所得股份的人员,他们获得股份不同于二级市场购买获得的股份,他们是在经历了一定的等待期后才行权。所以在对待这部分特殊的股份时,颁布的相关规定应适当放宽对其的减持限制。对于可预留股份的比例,建议对其依据公司引进人才的规律及实际需要把比例进行适当的提高,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股权的激励作用。

(二)内外约束机制进行强化,保护股东利益

加强对股权激励的内在约束机制可使股权激励有效实施。上市公司主要的股权激励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而随着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不断提高,应使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在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时,对于一些约束条件例如:追回违规收益、业绩门槛的提高等等可以适当增加。另外,还可以试着建立一些监测程序,依据测试股权激励实施的适应性及时调整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

外在约束机制是促进股权激励顺利实施的手段。首先,应逐步完善监管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的制度。详细的做法如下:发布专门指引的制度,进行信息披露的细化,对股权激励各个部分的信息披露都进行详细的细化要求,并规范股权激励信息披露在年报中的格式。其次,要规范估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公允价值的方法。统一规定采用的估值模型及相同的模型的参数,以达到增大不同的上市公司之间业绩的可比性。最后,要加大强度加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时对风险的管理。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时要对业绩指标进行合理的设定,并不断创新改进股权激励的手段和模式,避免出现激励对象因个人谋取私利而损害公司价值及股东利益的行为。

(三)完善配套制度,保障股权激励的顺利实施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要完善会计、税收方面的制度才能促进上市公司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会计制度完善方面,要确定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对会计的相关规则要完善。在税收制度方面,应该把纳税时点由行权时改为实际出售时,延后纳税点。其次,还必须对重复缴税问题进行规定,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最后,因我国现存的规定股权激励股票的来源存在不一致。所以必须修订这些对上市公司股票来源的规定,对其的核准应给予特殊规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来进行,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实行股权激励的时间短,因此还有许多影响其发挥作用的问题存在。当前,我们在实施股权激励措施的时候,一方面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的应对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进行防范。

[1]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许静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9).

[2]娄贺统,郑慧莲,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所得税规定与激励效用冲突分析[J].财经研究,2010(9) .

猜你喜欢
股权制度
股权转让了合同却未生效
广州化工(2020年5期)2020-04-01 01:24:52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甘肃农业(2017年3期)2017-04-22 08:24:1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8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