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岚
平顶山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站,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研究
胡梦岚
平顶山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站,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实践经验,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最后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为目的,分别从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质量监管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有所帮助。
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质量监管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对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施工企业利益的角度来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是企业施工利益、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管,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
在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建筑施工工艺以及新技术、新建筑材料、新装备等不断更新,且建筑工程结构日益复杂,功能各不相同,这一方面使得建筑工程的功能更加全面,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但是一方面这也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该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以便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因素直接相关。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具备对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装备,而这些施工技术和装备需要以企业的技术力量与组织管理水平作为基本支撑来实现。所以,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日益复杂、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保证工程项目正常的施工秩序,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完工后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为施工质量的保证提供坚强的物质支撑。
2.2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其整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与决策人员的水平、具体施工操作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等。在工程质量监管的过程中要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培训,在员工队伍中形成以企业效益为中心的施工理念,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2.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检测手段和具体的组织措施等,施工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通常,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应该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工艺、设计和操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多个方面出发确定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保证其建设质量。
3.1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意识淡薄
当前,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虽然对工程建设质量予以了对应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质量管理意识的不到位使得质量管理及整体质量控制方式没有得以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在实际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等问题。同时,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人为因素的关注不足,没有有效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得工程质量监管方法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3.2 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且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能对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因此,积极采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措施,并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益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建设目标,过分重视经济效益会使得企业忽视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强化建设工作,最终使得企业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3.3 建设单位的行为规范性不足
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部分业主单位自身并不符合当前市场主体的标准,甚至部分单位不是法人,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主要的建设手段是手工操作并辅助以对应的机械设备,这使得其准入门槛较低,诸多资金规模小的企业和个人都进入到该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力较大。这时,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4.1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的重要执行者,其对提升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建设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成因来讲,施工人员也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做好这样几点:其一,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其二,采取样板施工的方式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确认其是否能够达到施工质量要求,达标后再上岗;其三,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督促人们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其四,要求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4.2 强化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在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管理时主要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预制构件四个方面进行管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若材料质量不达标将直接导致建筑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设计标准。而施工过程是材料的应用过程,因此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做好材料的质量监管工作:其一,采购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企业可以构建自身的材料品牌质量数据库,对材料供应商的信誉进行综合评定;其二,采购某类型材料时对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同一型号材料进行综合比对,在保证质量水平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更优者;其三,积极开展材料进场及现场质量验收工作,合理采取质量抽查方式,确保进场材料质量达标。
4.3 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企业在进场之后,对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项目各个细部的具体施工方法;其二,参加图纸的会审工作,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与设计方积极沟通;其三,根据图纸会审纪要及时对图纸进行修改。同时,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也是企业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处着手。例如,应该根据施工经验事先预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并做好对应的质量控制防范和施工应对处理方案,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4.4 优化施工监管
施工现场监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施工监管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够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在施工监管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将质量管理措施和制度落到实处,坚决执行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提出的相关要求。监管人员发现问题,并要求其进行质量整改之后,要将整改情况及时地进行整理,并形成系统的书面报告交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查和备案。另外,工程建设项目应该严格的执行“三检”制度,根据质量管理制度措施,对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进行专门的检查。
[1] 段秀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23).
[2] 张迎一.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2).
[3] 阎劲松.解析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