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长三角“十三五”

2016-02-12 17:45:57王杰,卓勇良,陈新光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1期
关键词:十三五发展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长三角“十三五”

王杰(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巡视员):为创新发展做好统计服务

创新发展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加快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统计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统计部门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创新发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

首先,把创新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建议》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对统计部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统计是一项重复性较强的工作。许多人长期在统计工作岗位上,容易习惯于传统的制度方法和工作方式,强调创新尤为必要。另一方面,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也必须通过创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坚持把创新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以统计制度方法创新推动统计能力建设和统计工作水平提高,更好地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统计数据和优质的统计服务。

其次,按照创新发展要求加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力度。现阶段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统计。完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R&D统计、R&D资源清查、企业创新调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人才资源统计等,完善统计指标,增加调查频率,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开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统计,做好七大重点产业统计核算、电子商务统计试点等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方法,创新统计调查机制,努力做到覆盖全面,“应统尽统”。三是科学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努力实现统计生产全流程的电子化、网络化、云计算和智能化,提升统计运作效率。

再次,积极反映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和成果。要从统计部门实际出发,用统计特有的语言,反映好、解读好、评价好、宣传好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成效和问题。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进度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予以重视,加以反映。要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扩大统计分析、统计信息、资料整理、统计新闻的内容,加强对研发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信息经济、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要素集聚等的专题分析和监测。要根据“统计服务向事后反映、预测预判和对策建议并重转变”的要求,通过对统计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和先行指标的分析,及时发现和揭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一些苗头性、趋势性、潜在性情况和问题。

卓勇良(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以加快开放促进转型及较快发展

文明的碰撞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索。尽管其间有着血与火的残忍,以及被迫接受外来文明的痛苦。然而5000多年来,人类文明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表明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径。

至少是近三千多年来,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高度围合性,中华文明对于欧洲、中近东及北非文明,相互之间的碰撞融合,几乎长期置身于事外。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中华文明才很不情愿地被迫卷入全球性的文明碰撞融合之中。

当然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明与欧洲、中近东和北非文明,也有过接触交流。欧罗巴人早在4000年前就已深入罗布泊定居,中国的丝绸,据信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即已进入欧洲。汉唐时期,中国与欧洲、中近东地区互有使节往来。但是相互间的较强接触,即对文明走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种接触交流,则几乎很少或没有。

我曾以“孤悬”一词,形容中华文明在这五千年来,直至19世纪中期为止,在全球的一种生存发展状况。这或许并不完全确切,因为佛教从印度传入,对中国有很大影响。但就中国与欧洲、中近东及北非之间关系言,“孤悬”一词亦有几分形象。

然而中国以外的那些文明,其中主要是欧洲、中近东和北非文明,相互之间5000多年来,具有持续激烈的碰撞融合,并由此而逐渐发展起来。这固然是充满着血与火的历史,但确实推动了文明的持续进步。

大致从公元前第1个千年至20世纪初期,欧洲、中近东和北非一带,由于文明的碰撞融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伟大帝国。比较早的有亚述、巴比伦、波斯帝国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公元前4世纪从雅典进军至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从那里眺望伟大的中华帝国,形成了被称之为希腊化的广阔地区。接着是罗马帝国,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几乎置罗马于死地,然而罗马起死回生,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史家认为,汉尼拔对罗马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是罗马强盛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

公元7世纪初从阿拉伯半岛走出来的阿拉伯人,创造了远比罗马更为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西至大西洋,东至中国边境,北至咸海,南至尼罗河上游,被称为史上最强大帝国。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长达800年,阿拉伯人公元7世纪在犹太教圣殿遗址上,建起了现仍光彩夺目的岩石圆顶清真寺。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年攻入东罗马的君士但丁堡后,一直延续近600年,时间长于中国任何一个皇朝,1922年才宣告终结。历代素丹大致36位,王朝稳定性远高于中国。

这些世界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篇章,与中华文明只有很弱的联系。所以当1840年以来列强用大炮轰击中国后,中华帝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愚昧的满清皇朝根本不相信,我天朝之外,居然还有其他更为强盛的国家。他们更不会知道,国家和文明只有在碰撞融合当中,才能强盛发展,才能造福人民,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结合这些史实,学习党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感触非常深。积极加快开放,积极融于世界文明发展大潮之中,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这也正如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只有开放才能加快强化创新。当前必须借鉴世界最新科技发明成果,才能以较快速度和较少投入,形成最大限度的创新。中国人均GDP目前相当于美国1/8,再10年有较大可能达到美国1/5,到那时引进就国内而言的最新技术,难度就将更大。所以必须抓紧时机,以更大程度的开放,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持续保持较快发展。

——只有开放才能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我国自然矿产资源在巨大人口基数下并不丰裕,尤其我国人口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空间资源亦不丰裕。我们只有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才能充分满足国内对于自然矿产资源的极大需求,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才能极大地提高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只有开放才能加快提升全民素质。党的“十三五建议”指出,“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我们完全有望在强烈的开放浪潮中,极大地冲击陈年不良积习,极大地提升和改变广大城乡居民的举止谈吐和仪表。虽然不一定人人都是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必将在开放浪潮下有较快改观。对浙江及杭州来说,G20峰会和亚运会,是加大开放步伐的一个重大契机。

陈新光(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三新”统计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突破、新发展。目前,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观产生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变化了。因此我们的发展理念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产生时的历史条件最突出变化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内涵发生了变化,我国正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进入“经济新常态”也是突出变化的标志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正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即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需要解决新问题。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一一对应了这些新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是有着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它们都不可或缺,相互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将加快改革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难题,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成为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服务业比重超过5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要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大多数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随后就陷入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中等收入陷阱”。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如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成为考验中国经济的一道坎儿。当前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土地环境约束日趋严峻,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能以创新来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着力点集中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互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中国也应该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向。

上海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创新发展的聚集地。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点和新亮点。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前瞻性思维、科学的态度、严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强“三新”统计工作,创新完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工作机制,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和揭示“三新”在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新常态。

贾晓峰(南京审计大学理学院教授,江苏省统计学会副会长):从十个方面推动江苏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变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局,在“十三五”时期,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就必须从以下十个方面推动江苏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第一、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第一产业具有现代化水平、第二产业具有世界制造强国水平、第三产业发达、三大产业能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提高的三次产业结构,并把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作为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

第二、推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转变为优质与绿色产品率高、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程度高、农业布局合理、农牧渔林发达的现代农业内部结构。

第三、推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转变为自主创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优质品牌产品比重大、带动性强的现代二产内部结构。以高新技术创新和改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重化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等动力能源等产业。

第四、推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变为以金融保险业、现代流通业、教育科技、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发达的外向度较高的、带动性日益增强的三产内部结构。

第五、推动出口结构转变为以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出口区域布局合理、并能保持江苏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等产业轻工产品的出口优势、各产业外向度差异逐步缩小的出口结构;提高跨境合作和向境外投资的比重,呼应“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把创新和对外开放提高到更高级水平。

第六、推动江苏城乡结构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乡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江苏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农民流入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

第七、推动江苏区域结构转变为苏南苏中苏北各具特色、各自发挥优势、江苏整体布局协调合理的区域结构。苏南强化经济运行质量,苏中苏北加快发展。

第八、推动江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结构转变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下决心淘汰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的企业与设备,削减过剩落后的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中煤炭消耗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减少大气污染。

第九、推动需求结构优化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协调发展,消费增长速度快、所占比重最大、投资和净出口稳步增长的需求结构。

第十、推动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为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分配合理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改变收入分配差异过大的情况,更好的实现共享发展。

(责任编辑:牛域宁)

本刊专稿

猜你喜欢
十三五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