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6-02-12 17:18邹学亮陈亮林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协同体育

邹学亮 陈亮 林斌



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邹学亮陈亮林斌

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是地方高校突破自身资源限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地方体育机构、组织、企业等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基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

协同培养;体育专业;探索与实践

1.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是指高校和地方体育机构、组织、协会、企业、中小学等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让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应用,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联合校外培训机构使学生取得一项或多项体育行业国家职业(如游泳救生员、游泳教练、健身教练、网球教练、体育经纪人、社会指导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应的实习基地加强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1]。由于受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特别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考证之间缺乏协调性,难以有效的保障学生获得相关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难以保障不同学生的考证需求。协同培养主要是加强不同单位、组织、企业的深度融合,紧密协作,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明确的体育职业岗位”为指向,以“知识获取、技术掌握、技能储备”为核心,以“资格证书获取”为突破,实现学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的无缝对接。

1.1资源整合

随着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促使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与其他机构联合培养,整合校内外组织机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打破高校内部及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壁垒障碍,高校不同的院系、学科、专业之间要开展协同培养,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单一、封闭等问题。促使高校各学科之间和谐发展,培养出人才更具有竞争力。地方高校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其人才资源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地处远离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地市,在获取政策、信息和资金等重要办学资源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上往往处于劣势,则更应该采取协同创新策略,突破自身的地域和资源局限,吸纳多元主体参与人才培养。

1.2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中小学体育的深化改革和全民健身的深化改革,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体育专业人才能够灵活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各类人群的体育锻炼问题,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能力靠知识模块的简单拼接是不可能的,因此协同培养要做好实践教学与培训形式的完善、实习基地与培训基地互补,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努力建设各种实习实践平台,给学生多提供锻炼的机会。

1.3互利共赢

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两个环节,在校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校外参加体育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样校内和校外的资源有机的融合,将校外最新的培训方式和理念及最新的体育产业信息融入课堂教学,解决传统的闭门造车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协同培养能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企事业单位提前接轨,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环境。对于和高校合作的机构和企业也能注入新鲜的活力,推动组织与企业的发展。校内校外的协同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得到提升,实现双赢。

2.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内容与形式

2.1协同培养体育人才

高等教育的革新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高校体育专业需要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优秀教师,能够胜任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因此,培养体育专业的高校和地方体育组织机构、企业、体育协会等之间则要构建一种协同创新机制,以适应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对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策略等进行完善和修订。高校和当地体育局、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中小学等确定协同育人的内容、形式与目标;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制定人才培养应达到的标准,建立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适合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协同为社会服务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担负着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和转化科研成果,所以专业人才质量和学科科研成果的质量是影响社会服务的核心要素。因此,专业建设工作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最佳平台。体育专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社会的支持。 因此高校应该走出校门,走向社区、企业、学校和政府,指导不同人群参加体育锻炼,配合相关部门组织体育文化活动,为政府配置休闲健身资源,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增进群众的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这将既为政府和群众服务,彰显自身价值,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学校的活力和经济效益将得到改善。

2.3协同开展科学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不仅是为社会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而且是研究解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问题、开发学校体育新兴项目、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基础教育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的同时,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如中小学学生体质持续下滑、老龄化社会的体育健身问题、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锻炼等重大社会问题),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协助政府部门通力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并有效落实,这一过程单靠基础学校或体育专业院校都无法实现,需要在体育专业院校和相关组织单位以及基层学校之间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弥补自身的局限,形成合力。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检验和推广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的积极配合,共同完成。高校体育专业研究人员和相关组织开展相关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也可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2.4协同传承体育文化

体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形成和传播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体育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完成的。体育文化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能够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提升广大群众的锻炼意识。事实证明学校是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战场,对于体育文化传承而言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对象,运动项目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体育课教学、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与教师培训共建模式中,体育高等院校是先进体育文化传播者,基层学校是体育文化的被传播者。地方高校是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3.校地协同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措施

3.1共建教师队伍

高校可以和地方体育局、体育协会、中小学、企业签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专任教师聘任、培训和考核一系列管理制度。对专任教师的业务素养、行为规范、责任与义务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在联合校指导委员会的监督下,聘请一些行业专家作为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培训指导和研究工作。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下,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带来的机会,解决传统办学闭门造车导致校外丰富的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不足,建立开放的专业教学模式和开放的育人环境。在协同培养模式下,校内校外的协同将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育行业专门人才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实现双赢。

3.2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体育专业的实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也是一次岗前培训的机会,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的历练作用。实习基地是体育专业实习实训的载体,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质量、制度、场地设施等是决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和社会服务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协同培养模式要全方面的提升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3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体育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准人要求,协同培养模式强调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学以致用兼顾,既要体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培训协调发展,又要使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资格兼备,是体育专业的办学创新思路和追求的人才培养特色[2]。在课程设置中,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体育与人文科技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中,应有校内教学与校外补充、接受教学与自主提高等不同安排;在学时比例中,应充分考虑各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术科课程中,技术主项地位应得到加强,术科学习的先后顺序应得到理顺;在教学目标中,应既注重知识的学习、运动技术的掌握,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协同培养突出了综合知识与技能获取环节,并夯实了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发展基础,以多元融合、学用兼顾的理念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3.4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学科体系。协同培养是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分类培养,这样有针对性的对课程结构和模式进行优化,使学生具备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协同培养模式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走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取得资格证书以后,可以和相应的单位联系兼职工作和岗前实习,这样可以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协同培养的单位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那么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这样节省了了用人单位的二次培训。

3.5协同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

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和工作岗位对接问题,而协同培养模式在注重培养方案计划内基础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参加体育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协同培养主要以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为重点,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需要的技能进行培训,以人员职业化的要求,按照创设岗位提供平台。学习提高和巩固的完美结合,以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和能力的同步,使学生学习的路径不仅是一个明确的目标,积累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及早对接。

[1] 刘建,王新坤,鞠秀奎.“协同创新”理念下体育专业院校实习基地与教师培训共建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6—110.

[2] 郑汉山.高校社体专业人才双轨并联培养模式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4):163—166.

[3] 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13—15.

[4] 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4—16.

[5] 郭霄鹏.贴近行业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22—24.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3.061

茂名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J201504);

邹学亮(1986- ), 男,宁夏永宁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讲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金一般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5XT23)。

陈亮(1984- ),男,青海西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讲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林斌(1972- ),男,茂名市体育局社会体育与训练竞赛中心。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协同体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2016体育年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我们的“体育梦”
科研实践模式提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