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2016-02-12 17:18周雨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体育发展

周雨龙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周雨龙

女子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管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史,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演进及其嬗变的历史进程,基本符合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轨迹,经历了胚胎、萌芽、初步形成、基本成熟及深入发展五个时期。本文将女子体育思想融入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了立体的、多层面的研究,为推测未来女子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近代;女子体育;传承演变

对于近代历史时期的划分,我国同欧美等西方有着不同的标准,世界的近代时期是指从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止,而我国的近代时期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时期。女子体育,又可称为妇女体育,是指妇女人群参加的体育活动。世界女子近代体育和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也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近代女子体育,又被称为西方近代女子体育,是指在世界近代史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女子体育发生发展的状况,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侵略和扩展的不断拓展而使得女子体育思想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进而对世界女子体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时期在中华大地上体育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时期女子体育在继承古代传统体育部分内容之外,还吸收和借鉴欧美传来的西方体育思想,并且西方体育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呈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特征。

1.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胚胎时期

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几乎毫无任何地位,依附于男性而生存,受“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子根本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更不用说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了。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运用机器进行生产使得男女在体力上的差异逐渐缩小;西方先进思想与科学知识的输入使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收到了冲击,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开始寻求政治、经济上的地位。在文化领域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潮,西方女子体育被大量引进,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进入胚胎时期,这一时期指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这长达半个世界的岁月。在当时社会尚未出现体育的概念,胸怀兴国强民之志的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之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器物制造等,以期挽救日渐衰微的国势。他们将对国家改革的对策着眼在富强经济和救国救民上,而未出现专门论述体育的专著。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洪仁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掀起了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强调富国强兵,编练新式军队,创办最早的军事学堂,向外选派留学生,引进西洋体操,导致了我国对西方近代女子体育有了最初的了解。

2.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建立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以挽救民族危亡。尽管这一构想在当时的中国并未成功,但使得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进入了萌芽状态。这一时期的体育思想已经从政治、经济思想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形成自觉的、明确的认识范畴。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创办女塾,招收女生,主张男女平等,为女子创造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机会,在开设《圣经》等文化课外,还开设了体操、游戏等课程,鼓励女子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为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西方传教士之所以开设女子体育课程,是因为他们认为女子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女子的身体,而且还能培养女子的团体意识及竞争意识,因此将体育作为对女子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资产阶级改良派受到西方传教士教育的启发,关注包括女子教育、女子体育在内的诸多女子问题,提出通过办女塾,创报刊,兴女学,废缠足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中王韬的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王韬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吸收了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关注女子教育问题,提出中国应效法西方,让女子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兴办各类新式学校,创办女学。这种思想对于当时强加在女性身上的礼教纲常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先驱,在洞察到当时的社会危机后,积极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在教育领域倡导德、智、体并重,他重视妇女教育,强烈抨击了封建伦理制度对妇女的戕害,从遗传学的角度阐述了女子身体强健的必要性,他认为母体的强健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后代身体的强健与否,只有母亲身体健康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后代,为此他提出了“自强保种”的时代主张,为蔡元培等人“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撑。

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认识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礼教阻碍了女性的发展,认为女子的才智不低于男子,主张解放妇女,倡导男女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同时他还鼓励开办女学,将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使女性同样有着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她们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活动范围上的可能性。康有为还将女子体育思想付诸于实践,在广州、上海等地成立“不裹足会”,广泛宣传女性不缠足的益处,使女性在身体上获得了解放,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可能性,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梁启超在继承康有为女子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主张兴办女学,明确规定了女学堂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及招生对象。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女子学堂——经正女塾正是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创办起来的。

3.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1809年—1919年,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初步形成。受时代发展的局限,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孙中山、蔡元培、黄兴、秋瑾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为己任,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在女子体育思想领域,反对妇女缠足,呼吁女性解放,鼓励女性走出家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这些措施都间接的推动了女子体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秋瑾、蔡元培、孙中山等,其中秋瑾作为女子解放运动的领袖,在西方先进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主张尚武的体育军事化思想,认为女子应和男子一样拥有自由运动的能力,主张废除缠足的恶习,给女性以自由和尊重,希望女性能和男性一样英勇,为反对列强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将女子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民族危亡联系起来,在当时虽未直接推动女子体育的发展,但对后期女子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秋瑾认为女子体育和男子体育在根本上并无不同之处,而未从女性自身的特点出发,发出属于自身的“女性声音”。

蔡元培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识到导致女性缺乏社会地位,必须依附于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为此蔡元培倡导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就是让女子同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于1902年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学,并开设了体育教学的课程。他同时意识到女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他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认为要实现民族复兴,最重要的事要增强国民体质,认为女子要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应加强对于拳术的学习,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同秋瑾一样受到军国民思想影响,蔡元培也将女子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民族危亡联系起来,希望将女性改造成拥有知识和强健身体的“女国民”。

4.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基本成熟时期

从1919年新文化的兴起到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女子体育将进入基本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始举行各种运动会。以精武体育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认为男女身体并无不同,招收的会员中女子占有不小的比例。五四运动之后“民主”、“科学”成为中国整个思想界、文化界主流,人文的思想相对于前一阶段也更为活跃,人们对于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育实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女子体育也有了新的变化,突破了兵操练习的传统活动形式,吸收借鉴西方的体育活动,将篮球、网球等体育项目引入女子体育教学中,使得女子体育更具有科学性和健康性。

5.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深入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发展,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属性、功能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女子体育思想体系的建构基本完成,人们将研究的目光拓展到中国女子体育发展方针和发展战略上来。国民政府成立后,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会,大力提倡女子学习国术,参加体育运动,对于成绩优异的女运动员,鼓励参加各种国际运动会,报纸杂志也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女运动员进行大量报道,人们对于女子参加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可,女子体育得到快速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革命根据地也重视发展体育事业,立足客观实际,倡导全民参与到运动当中去,新添了一系列女生爱玩的游戏,使女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不断创新和探索,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陶行知等人。

6.结语

女子体育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问题的研究,为我们反思当下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以期为推动中国女子体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崔乐泉,杨向东.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J]甘肃高师学报2002.7(4).

[3] 谭锋,乐钟萍.试述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4] 罗时铭,王妍.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5] 肖宁.对我国女子体育文化历史脉络的回溯与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列论文之一[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3.021

2015年陕西省体育局课题"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项目编号:15132)。

周雨龙(1983.5- ),男,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讲师,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体育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