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

2016-02-12 17:03王世通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农技农户

王世通

(天津武清区植保植检站,天津301700)

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

王世通

(天津武清区植保植检站,天津301700)

农技推广的难点在于“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此问题的原因一是农技推广体系自身服务能力不强,二是农户对新技术需求不足。要想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必须保证经费支持,构建以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要想激发农户技术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农民,采取必要措施推进土地整理和扩大经营规模。

农技推广;难点;最后一公里;破解;对策

1 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行话说,农业科技的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这里的“最后一公里”原意是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在农技推广界,它被用来形象地描述农技推广工作的最后一步,即农业技术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到农户田间地头的历程,也就是农户从接触到采纳新技术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把农技成果转化难归因于农技推广体系自身建设不足,认为“线断,网破,人散”的推广格局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但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经费保障、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增强服务上做了很大努力。目前,全国95%以上县(市)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初步完成了改革任务,组织体系已基本恢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有70多万人,且比较稳定。农技人员完全有能力将最新技术成果进行本地化改造,并及时向辖区内推广。但现实中,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成果有3 000多项,推广应用率不足40%,形成规模的仅有30%,大量的成果堆积在农技人员的档案里。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往往不在于基层农技人员的“消极怠工”,而在于农户不肯接受先进技术。据吉林省某县的农技员反映,该县农技推广站每年都开展许多农技推广活动,所推广的技术都是根据当地生产实情量身定制的,但多数农户仅仅是听听而已,实际生产中仍凭传统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正如该农技员所说“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入户难’”。是否采用一项技术最终决定权在农民自己,所以农技推广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农民接受并运用先进技术。所谓的“线断”,就断在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到农户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农技成果可以顺利地下达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手中,但却入户难,这就是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实质。

2 “最后一公里”问题成因

理论上说,推广人员拿到农技产品后,要传递给农民;农民根据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存在无非就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不足,导致技术传递效率低下;二是农民对新技术需求不足,进行技术改进的动力不大。

2.1 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不足

国家重视重塑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府主导型推广网络,但其服务能力仍未达到所应有的水平。

人们常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来形容我国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状况。我国农技推广经费投入长期不足,且主要用于农技人员的工资,人均推广业务费仅为所需要的30%~40%。长期投入过少导致农技人员待遇偏低,人才吸引力不足,稳定性差;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不能随时更新知识,难以完成技术创新工作。过少的业务费限制了农技人员从事推广活动。调查表明,县级以下农技人员每年从事技术推广的时间仅89 d,更多时间是从事非推广工作。经费短缺还导致基层推广机构硬件建设落后、推广方式和手段落后,难以顺应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不足还在于非政府型农技推广发展不够。一项产品是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部门提供取决于产品性质,即属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政府部门理应在农技推广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只需要政府来做农技推广就够了。农技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如气象预报、病虫测报等)、准公共产品(种植技术、施肥施药方法等,也称非实体性技术)、私人产品(种子、农药、化肥等,也称实体性技术)。农技产品属性的多元化,要求农技推广参与主体也是多元化的,企业、社会组织、涉农科研单位等都应参与进来,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模式。欧美发达国家、以色列、日本等的农技推广体系,都重视科研单位、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使其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格局。长期以来,我国重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忽视了其他推广主体的作用。改革进程中,虽然放开了农资市场,允许市场主体参与农资经营,也不限制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创收”业务,但却缺乏有效的市场规范和监管,使农资市场乱象丛生,制约了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也使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公信力”缺失。近年来,提出农技推广公益型和经营型相分离的改革新思路,试图把经营型农技推广逐步交由社会主体来做,政府部门主要承担公益性部分。但由于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公益型和经营型界限界定不清晰,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出现过度重视经营性“创收”,轻视公益性职能,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提升。

2.2 农民对新技术需求不足

农业科技“入户难”和农民技术需求弱有很大关系。形成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 种养收入比重下降是根本原因

随着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进城“农民工”人数增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一直下降,非农收入比重快速上升。在农民出售农产品增加的收入中,六成来自于价格上涨,四成来自于出售数量增加。在“保障靠种地,增收靠非农”的收入格局下,首选的是追求更多的非农收入,难以有动力通过改进技术增加种养收入。

2.2.2 超小规模经营、土地细碎化,是农技入户的天然障碍

理论上说,每一项成果都能带来增产增效,农户采纳新技术可以增加种养收入。但农村家庭经营现状是超小规模,户均耕地一直徘徊在不足0.5 hm2的水平。据测算,户均达到2~3 hm2经营规模才能实现投入—产出均衡。我国土地细碎化也相当严重,这与新技术成果要求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明显冲突,增加了运用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使新技术带来的增产增效不仅形不成规模效益,反而不足以弥补“误工”带来的其他收入损失。

2.2.3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比例小,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被组织起来。农户经营规模小,势单力薄,既限制了农户技术需求的释放也制约了农技推广的效率。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合作组织如以色列的基布兹(Kibbutz)和莫沙夫(Moshav)、日本的农协等,是农技推广高效运作的关键所在,农技推广人员只需将技术交给农民合作组织,就可保证顺利推广,既简化了程序也大幅提升了效率。

2.2.4 农民“老龄化、女性化”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留在农村务农的多是无力外出的老人和妇女,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差,限制了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运用。

3 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具体对策

从成因上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升我国农技推广体系自身服务能力和激发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对于前者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农技推广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对于后者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农民。此外,还应采取必要措施推进土地整理和扩大经营规模。

3.1 提升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

直接面对农民的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因此要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的服务能力。首先,要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其次,科学界定农技推广公益型和经营型的覆盖范围,加快把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引导涉农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进来。第三,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他们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此外,还要改进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各方参与农技推广提供便利。

充足的经费是做好农技推广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96%,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经费保障。如政府每年拿出农业产值的3%(发达国家平均为2%,我国为0.6%)用作农业科研经费,其中15%~20%专门用于农技推广(我国目前不足10%)。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技推广的经费投入,但离其发挥正常作用所需的经费还有不少差距。经费的增加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务之急是拓展经费来源,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农技推广工作。这方面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日本农技推广经费的很大部分是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综合农户入会费用、农业产供销中的收入提成、企业投资和社会捐赠等款项共同支付的。有资料显示,农协的推广业务是赔钱的,其亏损额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主要部分则来自于农协在农村金融业务上的盈利。我国台湾省农技推广的执行主体是农会,农会的推广经费一般45%是政府资助,30%~40%是农会业务盈余提取,其余部分来自于推广事业收入和募集收入。充分体现了“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

3.2 激发农户技术需求

3.2.1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户采纳先进技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参与的农户比例较低。因此,还应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农技推广的角度来说,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组织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让农民合作组织成为连接农户和农技推广人员的桥梁纽带。

3.2.2 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农民

高素质专业农民是农技推广成功的关键所在。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决定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对技术的需求程度。所以,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农民,这也是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为确保农民的高素质,采取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如欧美国家的资格考核制度,以色列专门成立了国际农业培训中心,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台湾省也制定了专门针对农民的“终身学习计划”。当前,我国针对农民的农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较为薄弱,有必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懂得现代经营模式的农民。应在各地区广泛开设“田间大学”、“农民大学”等乡土培训机构,积极探索这类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此外,还应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3.2.3 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解决土地细碎问题超小规模和土地细碎是限制科技入户的重要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和推动土地整理。在保证家庭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前提下,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田间工程建设,其中不少涉及细碎小块土地的集中连片。但这多是和涉农企业的规模经营有关,并未实质上触碰农户土地细碎问题。当前,有必要加快此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展积极有效的实践。

1002-0659(2016)06-0043-04

S-1

A

2016-09-14

王世通(1987-),男,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专题综述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农技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