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巍 张孟洋
(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在实践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祝巍张孟洋
(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近年来,中小学校服质量问题突出,并成为媒体及国内动态舆情的关注点,也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起草小组一年多的努力,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并且开始实施了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解决了无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
虽然以往校服产品也有相关产品标准进行参照,比如GB/T 22854—2009 《针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两个用来考核学生校服的标准,校服的质量总的来看是可控的,但是在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身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校服工作的研究来看,检测机构、质量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服质量问题的根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我国检测机构过多且鱼龙混杂,检测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检测需要到技术能力高、信用度高的机构进行检测。(2)校服监管这一项关系到学生安全的工作权责不明确,教育主管部门与质量监督部门存在着扯皮现象。(3) 传统校服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能力弱、规模小且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的状况,特别是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
新标准GB/T 31888―2015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校服以及与校服搭配的领带、领结和领花等配饰。其他学生校服可参照执行。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工作,笔者对该标准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 GB/T 31888―2015中引用的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一最新强制性标准规定,儿童纺织产品是指年龄在3岁以上、14岁以下的儿童穿着和使用的纺织品。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国教育年龄段的划分为6—12岁为小学教育年龄段,12—15岁为初中教育年龄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会造成同一初中学校学生穿着的校服选取的标准不一致,考核的指标也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使用者比较困惑的地方。
2. GB/T 31888―2015安全类别的问题。在GB 31701―2015中安全类别可分为A、B、C类,GB/T 31888―2015中无C类标注的要求,均标注为B类。但在该企业实际生产的其他儿童服装中如需要标注C类,则会给企业面料选取、面料检测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1. GB/T 31888―2015的4.2.1中对产品燃烧性能进行了规定,并要求按照GB 31701―2015执行。但GB 31701―2015中对燃烧性能的考核做出了四点备注说明。其中d说明中规定羊毛、腈纶、改性腈纶、锦纶、丙纶和聚酯纤维的纯纺织物,以及由这些纤维混纺的织物不考核。检测机构不好把握是仅由其列举的纤维混纺的织物还是只要含有其列举的纤维混纺的织物不进行检测,特别是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容易由偏差性解释。
2. GB/T 31888―2015燃烧性能所引标准中还规定“单位面积质量大于90g/m2的织物不考核”,但在实践过程中看,中小学校服绝大多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均超过了该值,这给应用造成了困惑。
我国纺织品国家标准中,对儿童使用的纺织产品专门制定的标准数量很少, GB/T 31888―2015这个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儿童纺织产品质量状况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但我们也看到这还仅仅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不能够像强制性标准一样对产品有强大的约束力。GB/T 31888―2015在使用中,使用方有一些问题,建议标准制定方和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统一使用者尤其是检测机构对标准理解和认识,从而使该标准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