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胜钧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理论教研部,天津 300382)
·警学研究·
警察意识构建对公安院校教师素质的影响
闫胜钧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理论教研部,天津 300382)
公安院校的教师具有教师和警察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具备教师的条件,同时更要具备警察意识。加强警察意识的培养,对提升公安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警察意识包括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文化意识等。培养警察意识既是政治建校、做好警务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提升公安院校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公安院校;队伍建设;警察意识;教师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惩治腐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但是,必须看到,长期以来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顽疾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新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有的教师政治观念淡薄,缺乏大局观念、服从观念,忘记自己公安院校教师的特殊身份,作风散漫,工作松懈,缺乏进取精神,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备课、授课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教师缺乏奉献精神,过分关注物质利益和福利待遇,工作上谈条件、讲价钱;还有极个别教师因为违法乱纪而受到严肃处理。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警察意识所致。
公安院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同时接受公安机关和教育机构的双重领导,既要遵守《教师法》的各项规定,更要接受《人民警察法》的种种约束,也就是说,公安院校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警察,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公安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教师的条件,更要具备警察的意识。是否具备警察意识是衡量公安院校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公安院校的教师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加快公关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警察意识是体现警察职业要求的自我观念,是警察对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作用的形象理解和掌握的自觉性、准确性的总体反映。警察意识不是个人意志,它受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生活现状的制约,紧跟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就现阶段而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转型,公安机关的职能也逐渐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这在许多方面对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公安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参照《人民警察法》有关内容,笔者认为警察意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政治意识
这是警察意识的核心内容。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大局观念,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政治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公安教育事业,在任何考验面前,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文化意识
警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职业亚文化:具有共同的群体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管理方式和心理活动,这种亚文化有利于培养人民警察的道德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产生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意识,有助于公安院校的教师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和文化品位,从而营造浓郁的警察文化氛围,增进教师队伍内部的凝聚力、感召力、约束力,强化队伍的荣誉感,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法律意识
主要强调对人民警察自身的遵法和守法要求。过去我们强调公安机关要严格执法,强调的是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用法律管别人、约束别人。而现在则是要求人民警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公安院校教师要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自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人民警察法》和《教师法》的各项规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四)责任意识
公安院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公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而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就是要忠实履职,不忘使命。
(五)服务意识
这是现阶段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所决定的。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警察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在新时期的中心工作是全面推进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公安机关的职能由管理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变。同时,给公安院校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要求我们着眼大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帮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业,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六)奉献意识
这是对人民警察思想品质和道德层面的要求。公安院校教师要加强自我品德修养,苦练内功,忠于职守。工作上要不推不挑不拣,要讲大局、识大体,抢困难让方便,关键时候要敢于冲锋,能打胜仗,为公安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道德情操、优秀品质在实践中的升华[2]。
警察意识还应包括道德意识、担当意识、群众意识等,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再赘述。
(一)培养警察意识是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需要
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公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为打击和预防犯罪服务,为保障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培养警察意识是政治建校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日趋突出,公安院校的存在和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改革中始终保持公安院校的政治本色,如何保证公安院校在市场冲击下始终做到政治合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培养教师的警察意识不仅可以保证政治建校,同样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思想入警问题。
(二)培养警察意识是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需要
公安院校实行上级公安机关和上级教育机构的双重领导,其在学生招录、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公安特色。公安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强调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敏捷的身手、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注重书本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从实践出发的业务教学,如实战技能技巧、查缉战术、武器枪支使用、徒手制服歹徒等,这些技能的获得靠的不是灯下苦读、死记硬背,也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阐述理想信念,而是靠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热爱并献身公安事业的崇高精神,培养这样的学生,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警察意识。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公安工作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合格的警察意识,才能在课堂上站稳脚跟,才能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三)培养警察意识,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需要
公安院校教师的双重身份,要求其必须同时遵守人民警察的道德规范和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必须有献身公安教育的事业心和教书育人的思想;必须有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要爱岗敬业,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目前,公安教育的发展难尽人意,一些院校存在着经费短缺、体制不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教师岗位不明、工作任务轻重不均、职称评定困难重重等一系列问题,面对现状,个别教师出现了思想上消沉松懈,工作热情不高,劲头不足,消极应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由此可见,公安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警察意识的培养恰恰是其职业道德建立的先决条件。
(四)培养警察意识,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做好警务化管理的需要
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对于学生遵守纪律,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管理模式在执行和操作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对学生的合理需求关心不够,存在着只关注学生每天的早操、队列、体能、技能训练以及内务整理,而忽略学生文化生活以及精神需求,以致于让学生感到学校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个别干部管理中不能一视同仁,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管理当中存在一些盲点,个别学生不上课、不出操、不受纪律约束,在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个别学生管理干部缺少自律意识、责任意识,警察意识的教育有待加强。
警察意识的培养对全面提升公安院校教师的素质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用警察意识去凝聚、感召、约束公安院校教师,可以使这支队伍思想觉悟更高、业务更精、战斗力更强。
(一)通过强化警察意识,提高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
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我们的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公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服务。公安教师要把这一要求作为理想信念的基准。公安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公安教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公安事业的栋梁之才[3]。
2.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公安院校的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教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公安院校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方面要传递正能量,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师者,人之模范也”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用自己的高尚道德影响和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切力量。
3.要有献身公安教育工作的事业心
热爱公安教育工作这是对公安院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公安教师的职业基础。离开这一基础,其它都无从谈起。某些教师面对公安教育当前的困难,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甚至在课堂散布消极言论,在教师和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各级领导要切实做到尊师重教、尊重教师、理解教师,认真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4]。
4.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奉献精神是教师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是选择了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形象比喻。教师要以公安教育为己任,淡薄名利甘于奉献。在市场经济大气候下,公安院校的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存在功利主义和利益主义倾向,尤其是年轻教师,受传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较少,大部分人务实思想严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对现有的收入状况很不满意;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面对长期以来,职称问题难以解决,工资待遇偏低,房屋公积金等正常补贴难以到位的现状,也逐渐淡化了奉献意识。奉献精神是教师道德水准的升华,并不能成为减少甚至不给教师正当福利待遇的借口。因此各级领导在提倡奉献精神的同时,必须励精图治,高瞻远瞩,谋持续性发展大计,不能坐吃山空,行“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5]。
(二)通过强化警察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强化警察意识,可以激发公安院校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1.要更新教育理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投身教育改革,自觉做到终身学习。教师要紧跟时代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学的理论修养,特别是要系统掌握教育法、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坚持学习深造,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当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教育技术,使教师本人成为既是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以自己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2.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要精深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成为行家里手;另外还应当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作为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就难以做到触类旁通,游刃有余。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善于博采众长,学习吸纳,严谨笃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拓展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3.贴紧基层,以实践为师。理论要为实践服务,教学要为公安一线服务,所以,公安院校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向公安一线的专家、业务尖子虚心求教,掌握公安实践工作的专业技能;二是深入基层学习调研。公安院校的教师来源渠道多、范围广,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人缺乏公安机关的基本知识,对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纪律作风等缺乏足够的了解,有的即使略知一二,也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导致授课过程中难以把知识同公安实践相结合,有的即使勉强结合了,也常常表现为相互脱节,理论和实践之间难以互相认证。因此,要经常性深入一线,熟悉警察业务,将书本知识与公安技能融会贯通;三是做好公安专业学生的实习辅导工作,用公安基层的实践来检验教学质量[7]。
作为正规化公安院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主要看学生在公安基层实践中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开展公安专业学生基层实习,并由专业教师辅导。既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公安工作,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治安状况,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纪律作风,对公安工作的认识由原来的间接感受变为亲身体验,同时也验证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难得的反馈。
(三)通过强化警察意识,进一步做好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公安院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专门教育机构,其所实施的教育形式、教育类别、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均有别于其它普通高校,它是特殊性质的职业教育,其中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学校的重头戏。
1.进一步做好警务化管理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加强公安院校的正规化建设,按照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公安院校全体人员提出的一项总体行为规范。实行警务化管理,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纪律是培养学生“政治上绝对忠诚,组织上绝对服从”的职业素养的基本保障,是我国公安事业对公安院校学生教育和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院校在对学生管理模式上的必然选择[8]。
2.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发生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和由单一办学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的转变,公安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背景不同,个人素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千差万别,且青年学生又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因此,学生的管理要紧跟形势,稳中求变。
3.突出服务功能。管理就是服务,教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要服务好学生。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与对学生的热情服务并不矛盾,严管与厚爱是统一的整体。因此,警务化管理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具体的制度制订、执行过程与工作中,应当紧紧围绕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关心学生成长进步出发,从“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入手,通过主动教育和超前教育,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律”上下工夫,在严格执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实行人性化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防止和克服重管理,轻教育,轻服务的现象。
(四)通过强化警察意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人才的基地,大力营造和建设当代校园文化,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为完成教学和管理及科研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注释:
①《礼记》。
②《法言·学行》。
[1]郝一民.加强新时期警察院校教师队伍建设[J].公安教育,2004,(1):51-52.
[2]裴仁昌,徐海晋,黄云.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师生精神素质[J].公安教育,2004,(2):48-50.
[3]王立龙.发挥总队优势,引领警察文化[J].警察训练,2012,(1):20-21.
[4]李年轶.浅议我校警察体育教师素质及培养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229-230.
[5]董晓巍.建设警察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之我见[J].辽宁警专学报,2012,(3):81-83.
[6]潘琰.浅议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2-63.
[7]程晓珊.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1):15-16.
[8]王光森.警察院校大学生警察意识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0-32.
The Influence of Police Consciousness on the Teachers’Quality in Police Colleges
YAN Sheng-jun
(Department of Basic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Tianjin Public Security Profession College,Tianjin 300382,China)
Teache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have the dual identities of teachers and police officers,so they should b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have police consciousness.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olice consciousn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lice consciousness include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service consciousness,legal consciousne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o on.Training police consciousness is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school politically and good policing management,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public security college;team building;police consciousness;teachers quality
D922.14
A
1674-828X(2016)03-0108-05
2016-04-02
闫胜钧,男,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警察学研究。
(责任编辑: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