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强
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镇治理模式改革,尽快扭转城市与农村相互对立、分割治理的局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确立以缩小城乡差距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内容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自1983年国家体委提出“全国普及城乡体育运动”以来,城乡体育统筹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学界和官方的重视。尤其在当下我国体育实现转型、创新与协调发展的趋势下,如何打破城乡体育二元格局,实现城乡体育协调与一体化发展,真正解决我国“城市体育富裕、农村体育贫困”问题,已成为国内体育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现有国内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更多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出。
在当前国内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内涵的界定上,理论界存在着“城市体育弱化论”和“城市体育延续论”之争。一种观点认为[1,2],鉴于我国城市体育已经优先富裕,而农村体育极为贫困的现实情况,应改变以往“城市优先论”的发展策略,把农村体育作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重心,通过政策、制度等优势重点扶持农村体育发展,实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3],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并非“一刀切”式的绝对公平,而是一种“效率优先、机会均等”的相对公平,主张统筹城乡体育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策略,应继续坚持以城市体育为引领,通过政策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等途径,实现城乡体育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学界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界定存在较大分歧,其分歧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上。一种观点主张把农村体育作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重心,通过解决“农村体育贫困”的问题,来实现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应继续坚持以城市体育为中心,在城市体育引领与带动下,最终实现城乡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就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骆秉全认为[4],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目标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内容;张宏伟认为[5],现阶段,我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群众体育”,不包括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其原因是竞技体育一般存在于城市体育,而学校体育应属于“统筹城乡教育”的范畴;钟卫刚认为[6],城乡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消除城乡体育差距,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杨小明认为[7],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实质并非消除差距,而是通过改善城乡体育内部结构和功能,实现其城乡体育生产要素在城乡空间内的双向互动与优化配置。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目标定位进行了表述。从发展内容来看,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目标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范畴;从发展过程来看,城乡体育发展目标是实现体育政策、管理体制、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体育信息等基本要素的重新配置和协调发展;从发展结果上看,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要打破二元格局,实现体育政策、制度、经费资源、场地设施、体育信息、体育文化交流等要素在城乡空间内的双向互动与优化配置,最终缩小城乡体育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当前统筹城乡体育,须有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管理制度,确保城乡体育协调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
1.3.1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研究学界普遍认为[8],在现行的二元管理体制下,省、市/区体育行政部门管理重心在城市体育,农村体育管理主要由县级体育部门负责,而县级体育部门作为城乡体育管理的末端,受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限制,根本无法胜任繁琐复杂的农村体育管理。为弥补省、市体育机构对农村体育管理职能的缺失,国家层面(体育总局)不得不对农村基层体育进行直接统筹,这造成了对城乡体育管理过于偏移、重心过高、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打破“二元管理”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蓝国彬提出要逐步扭转“二元分治”的治理困境,实现城乡体育的“一元管理”[9];田雨普认为[10],实现对城乡体育的“一元管理”,必须强化省、市体育部门对农村体育的管理职能,实行省、区和县体育部门对城乡体育的一元管理;徐屏认为[11],鉴于区级体育部门人员缺编与管理职能的缺失,应削减区级体育机构,把市与区体育管理机构合二为一,增加乡镇体育管理机构建制与行政人员编制,通过“一消一增”的方式,构建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三级管理体制。
综上所述,学者们重点对“二元管理”体制下的政府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管理弊端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为视角,提出由“二元管理”到“一元管理”转变的具体建议,明确了城乡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式、改革着力点与改革途径等。
1.3.2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机制研究针对城乡体育发展体制存在分割与对立,交流性与互补性不足等问题,郇昌店、刘静等学者认为[12,13],实现城乡体育的良性与互动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体育管理部门的政绩考核机制,淡化以“竞技体育”为主的锦标主义考核机制,把群众体育纳入行政部门考核体系中,充分考虑群众体育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与激励机制等;王凯认为[14],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政策引导机制、行政激励机制与财政供给机制,实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姚唯众认为[15],协调的城乡群众体育运行机制应包括公平机制、效率机制、激励机制、宣传机制、监督机制与保障机制六个方面。
综上所述,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应转变体育行政考核机制,建立以群众体育为主的考核体系,形成以政府政策引导、财政供给机制为主,以公平、效率、激励、宣传、监督、保障等机制为基础,同时还应构建群众体育利益的表达、调节、补偿等机制。
1.4.1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模式研究现阶段,学界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模式研究主要分为城乡体育一体化模式、网络化模式与小城镇模式三种类型:(1)以“大城市”与“东南部沿海区域”为主的城乡体育一体化模式研究。代表性成果如骆秉全提出的“北京模式”、杨小明的“上海模式”、吕树庭的“广东模式”等。这类研究对大城市城乡体育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意义与优势,发展现状与对策等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4,16,17];田雨普、谭震皖等学者选取长三角区的镇江、江阴等城乡体育发展为样本,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等视角,对苏南地区城乡体育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等进行了个案研究[10,18];蓝国彬对珠三角洲的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市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与特征(共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9]。(2)城乡体育网络化发展模式。城乡体育网络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构建一种城乡体育各系统内部之间的系统、联动、有序的运作过程,获得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功能效应,达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态势。“自上而下”(市—县—镇—村)与“自下而上”(农村—城镇—城市)是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两种主要网络形态。前者突出的是城市体育在经营管理、示范引领、辐射推动等方面的作用,以此促进农村体育城镇化、城镇体育城市化的发展[19];后者强调的是“县域体育”对城乡体育发展的驱动作用,把县域体育作为城乡体育发展的分水岭,形成以县级单项体育协会为龙头,民间体育组织社团为主线,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乡镇街道、村委会、健身广场点线结合的发展网络[20]。(3)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从其发展形态上来讲,小城镇体育模式并非是“城市—农村”的直接互动,而是通过小城镇体育的中介与桥梁作用,城市体育首先向小城镇辐射,继而间接地渗透到农村体育中。而且与其他模式比较,小城镇体育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仅可以加强城乡体育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城乡体育之间的摩擦,而且对地方经济、政治、医疗、社会分层、社会控制等方面有较强的推动作用[21,22]。
综上所述,我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模式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1)突出以大、特大城市与东南部沿海区域率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2)统筹城乡体育的网络化模式。一种是通过城市体育的带动、辐射与引领作用,实现城镇城市化、农村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另一种是通县域体育的驱动,实现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自下而上”的发展;(3)以城乡中间地带为主的小城镇体育模式。主要发挥小城镇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依托城乡体育资源与区位优势,实现城乡体育互动与包容发展。
1.4.2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是我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具体来讲,该路径主要是政府利用政策、资源、管理、经费等优势集中建设城市体育。在城市体育优先富裕的基础上,通过城市体育的带动与引领,实现城乡互补与城乡协调发展。然而实践证明,“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是以牺牲农村体育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城市体育发展的路径。该路径不仅不能解决农村体育的贫困问题,反而使得城乡体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农村体育与其被动等待城市体育救援,不如寻求自主发展,结合乡村体育节庆、山川、田园风光,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因地)、突出特色、灵活多样,积极探索一条农村本土化的发展路径[23];还有学者从城乡“资源整合”“聚集区位优势”等视角,提出了城乡体育“产业化”与“品牌化”发展的新型路径。具体如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农村体育资源旅游观光业”等,打造“体育品牌镇”“体育明星镇”“体育模范村”“体育骨干村”等示范工程,达到示范与带动的功能[24]。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对“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传统发展路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体育应变“被动求援”为“积极主动”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资源与借助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统筹城乡体育路径的创新发展。
裴立新认为[25],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外部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尤其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制度”“经济剪刀差”等方面;张宏伟把统筹城乡体育的制因概括为“硬件维度”(体育经费投入、场地建设、资源配置)、“软件维度”(居民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认知、体育消费)、“政府维度”(政策规划、管理体制、职能划分、人员配置)和“社会维度”(乡镇企业、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四个方面[26];徐屏认为[11],“二元体育管理”是制约我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王璋认为[27],“农村体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核心因素。如目前我国体育的财政投入比例较低,群众体育人均经费不足10元,我国约72.8%的乡镇/农村体育经费严重缺乏[28]。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失衡是影响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建体育场地169.46万个,国土面积占16.5%、人口占39%的城镇体育场馆数量为96.27万个,占全国的58.61%,而国土面积占全国83.5%、人口占61%的农村地区体育场馆为67.97万个,占全国总数的41.39%[29]。还有学者分别从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公共服务、体育人口、农民体育意识、体育消费、体育生活方式等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制约关系进行了分析[30,31]。
学者们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把城乡体育统筹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城乡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把城乡体育纳入地方政府社会经济、政治、财政等事务发展中,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1];二是突出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主体的责任与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统筹城乡体育关键在于政府机构的驱动。政府部门既要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协调推进,又要注重发展的长期性、系统性与全面性[32]。还有学者指出,除了政府机构的主导外,统筹城乡体育还要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民间体育组织、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管理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格局[21];三是从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经费与资源配置、发展体育文化、促进体育参与和消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有学者提出应该打破“二元分割”的制度束缚,建立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一元管理制度[11]。也有学者认为[5],要提高乡镇/农村群众体育财政投入,需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金融借贷、企业赞助等途径拓宽农村体育融资渠道。还有学者认为[33],要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均衡配置,需强化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力度,夯实城乡体育健身设施的群众基础。笔者认为[34],统筹城乡体育要结合地方文化、习俗、节庆等,促进“全民健身节”“乡镇体育节”“农村活动月”“体育竞赛周”等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学习,培养农民体育参与兴趣,增强体育消费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既包括社会外在因素,也包括体育系统内部因素。从实现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策略来讲,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改革与创新管理制度、加大农村体育经费投入,夯实城乡群众体育的健身基础,发挥社会力量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城乡居民的体育认知、体育消费、体育参与的水平。
目前学界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综合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了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内涵。学者们从理论批判与理论创新视角出发,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内涵进行了论述,为解读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理论内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从不同角度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目标定位进行了分析,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实践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三是以大城市与东南部沿海区域为典型的个案研究,如“北京模式”“上海模式”“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等研究,不仅反映了我国城乡体育实践发展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我国其他区域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四是为国家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学者们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模式与路径、发展制因与对策等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为国家、地方政府城乡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梳理文献发现,现阶段,学界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1)对相关理论认识不足,概念争议性较大。学者们由于知识点、研究视角与立场的不同,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界定存在较大争议,对待“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关系存在较大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妨碍了正常学术的交流与发展;(2)定性研究居多,量化研究缺乏。目前,学界关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静态层面,定量分析成果较少。定性研究都以学者个人主观思辨为主,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不足,有待实践工作的检验;(3)研究内容过于宏观,微观研究不足。多数研究对统筹城乡体育的内涵与目标、管理体制与机制、模式与路径、制因与对策等进行了分析,虽然涉及范围较广,但多停留在表面问题,很少研究能够针对某一领域的某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致使研究结论缺乏理论深度;(4)研究区域格局失衡。现阶段,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大城市”与“沿海地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而中西部内陆地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5)以社会力量参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不足。现有研究主要突出了政府力量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主导与推动作用,顺应了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而社会体育组织、体育社团、民间体育组织、村民自治、乡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不足。
明确某一事物的概念,是研究该事物的逻辑起点。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作为统筹城乡体育的两大主体,两者的发展关系备受学界与政府的重视。如果不能搁置对统筹城乡体育内涵的争议,撇清城乡体育之间的纠葛,就会陷入“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惯性思维,给统筹城乡体育实践工作造成模糊。因此,不管是选择“弱化城市体育”来“强化农村体育”的发展思路,或坚持“城市体育延续论”的发展思路,必须明确两者的发展关系,搁置对其内涵的争议,加强对统筹城乡体育的时代价值、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理论内涵、理论框架、建设内容、目标任务等的系统评价。
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又涉及微观,大到国家、地区、省、市,小到县、乡镇、村落、社区、街道、家庭等均离不开城乡体育统筹发展。不同区域城乡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特征、优势与规律等各不相同。一方面,要遵循以理论研究为指导、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坚持定性与量化研究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城市社区、乡镇/农村机构,深入群众,收集详实数据,对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机制模型、机制规律、机制互动进行田野性与预测性的动态研究;另一方面,要突出城乡体育发展的政策取向、改革动向、治理趋势等宏观领域的研究。根据地域差异和特征,因地制宜,针对城乡体育某一实践发展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与细化的微观研究。
目前,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东南部沿海地区城乡体育一体化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城乡体育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后续研究要均衡区域格局,在开展大城市与东南部沿海地区城乡体育发展研究的同时,还要重点兼顾中西部地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
城乡体育统筹发展除了政府部门的推动外,还应吸引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多元投入、多元治理,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的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取消对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审批权,为社会体育组织松绑的政策背景下,以体育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乡镇企业、村民体育自治等为主的社会体育力量群众基础广泛,体育资源与经费充足,体育组织与管理经费丰富,对城乡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这将成为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1] 马进,田雨普.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65~667.
[2] 宋杰.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9(2):49.
[3] 杨小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辨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10.
[4] 骆秉全.首都城乡体育一体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0(2):20~27.
[5] 张宏伟.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维度与实践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12~14.
[6] 钟卫刚.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目标、责任与监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27~28.
[7] 杨小明,田雨普.和谐社会视域下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2~14.
[8] 孙月霞,袁旦.中国传统体育管理体制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9):9~12.
[9] 蓝国彬.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5):56~59.
[10] 田雨普,等.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9(6):92~95.
[11] 徐屏.城乡均等发展背景下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变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6):20~21.
[12] 郇昌店,张林,等.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3(4):23~24.
[13] 刘静.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初探——以山西省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5):27~29.
[14] 王凯.城乡公共体育均等化的制度约束与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4):6~8.
[15] 姚唯众,白海波,等.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1(4):83~84.
[16] 杨小明.上海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J].体育科研,2010(2):32~37.
[17] 吕树庭,裴立新,等.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05(3):1~4.
[18] 谭震皖.“三集中”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体育文化发展——对江阴市乡镇体育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6):42~45.
[19] 徐立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3(10):30.
[20] 娄方平.三峡库区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111~115.
[21] 陈静霜.再论小城镇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0):23~25.
[22] 刘志民,虞重干.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我国16个小城镇经济、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3] 苗治文.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包容性发展[J].体育学刊,2013(6):30~33.
[24] 胡祖荣.论城乡体育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61~63.
[25] 裴立新.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差异成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8~10.
[26] 张宏伟.城乡一体化发展略论:内涵、制约因素、理论前提、发展建议[J].体育与科学,2011(6):37~41.
[27] 王璋.走向城乡一体化:未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1):52.
[28] 秦勇,张秋.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86~89.
[29] 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www. sport.gov.cn/2014-12-26.htm.
[30] 张红坚.农村体育组织方式选择与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20~22.
[31] 张立天.山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2013(3):33~36.
[32] 杨小明,程杰.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1):50~53.
[33] 张世威,等.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动力环境及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3):162~166.
[34] 郑志强.我国体育生活方式本土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