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微”声音

2016-02-12 08:59□吴
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民党员干部

□吴 语

善听“微”声音

□吴 语

以网络为载体,以微信、微博、微视等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当前社会正步入这样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冲击力强的微时代。作为人民公仆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干部,如何适应“微时代”的要求,注意并善于聆听“微”声音,走好网络时代的群众路线,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善听“微”声音,要求我们具有适应微时代的思想认识。做群众工作,传统的做法是身影融入群众,面对面做好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网络的覆盖、群众发音途径的拓展,需要我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做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首先,广大网民也是人民群众,他们与我们面对面相处相融的群众从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那种把网民与群众割裂开来,甚至把网民当作另类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其次不能“因噎废食”。“微”声音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对事物种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也不乏错误、片面的见解。不能因为这些错误或片面观点的存在,而忽视广大网民的诉求,放弃做群众工作的网络阵地。再是要及时宣传和回应。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微”声音,无论是点赞的还是批评的,有理的还是无理的,诚心的还是“作浪”的,温和的还是尖锐的,都是群众通过网络表达的想法和诉求,作为人民公仆都应该对其尊重,并针对网络传播快的特点,在第一时间作出宣传和回应。习近平同志说得好:“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的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的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怒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善听“微”声音,要求我们放下架子,甘当学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创造性地提出“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的论断,这个论断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仍然管用。在网络这个十分开放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独立的,都有依法发出自己声音的自由,当然也不乏各种真知灼见。而我们这些“公仆”,既不是百事通,也不是万事能,“微”声音中不少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或启发的。只有我们放下架子,甘当学生,才能和网上的群众交朋友,才能从网上的群众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与网络中的不同思想沟通起来,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那种“人在网上,却站台上”的表现,那种冠冕堂皇、远离地气的说词,那种动轧训斥、充满先生的口气,不但不会在与网民交流中得到有益的东西,反而会掐断与群众的精神纽带,拆毁联系群众的大好平台。

善听“微”声音,要求我们跟上“微”语言。据权威统计,当前我国网民数已突破7亿,其中40岁以下年轻人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是网络中一股最活跃的力量,思维活跃、参与活跃、语言活跃。党员干部要通过聆听“微”声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适应和跟上“微”语言,以“受众”为语言使用方向,将理论语言转化为通俗话语,将精英式讲述转变为生活化语态,用更亲切、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的口语转述书面语言,注意捕捉网络中“微言细语”里那些积极的价值内涵,吸收其有益的部分,丰富自己的语式语言,才能使群众工作做得更加大众化、生活化、时代化。

善听“微”声音,要求我们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每一条“微”声音,音虽不高、量虽不大,但却可能至关重要。因为重要的问题往往蛰伏在细小的事物里,更何况它存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网络中。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克服“麻木不仁”,始终醒心醒脑,注意从每一条“微”声音中,听出其内在,听出其变化,听出其结果,真正做到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握好“第一信息”,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任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注意聆听“微”声音,才能盯住微变化,从极小的量变中析透未来的质变,保证党和政府在网络时代保持先导、占据先机、赢得主动。

习总书记曾指出:“网民来自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是啊,面对日益庞大的网民群众,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平台,善于聆听“微”声音,做好网上的群众工作,确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也必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必做之事。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网民党员干部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