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及其弘扬

2016-02-12 04:15梁晓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

梁晓宇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及其弘扬

梁晓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涪陵分校,重庆涪陵408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和其继承者坚持和运用批判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形成过程看,批判精神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从价值取向看,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根本立场;从理论品质看,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新时期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决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根本立场;动力源泉;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是从批判中产生和发展的,“批判”二字也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用得最多的词语。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成和发展;批判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来源于对广大受剥削者权益的捍卫,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根本立场;对外部的批判和对自身的反思,成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动力源泉。

一、批判精神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推动了哲学由理解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变

以实践作为批判的基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彻底而系统批判的同时,也不断地否定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对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相统一的过程中,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改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严厉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脱离现实的现象。“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自我陶醉的哲学,它当时的任务是揭露资本的劳动异化,是对当时社会彻底批判的理论先导。在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节点上,马克思以实践作为自己批判精神的现实基础,使哲学的批判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过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改造旧哲学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以特有的实践批判思维方式,实现了对哲学批判精神的超越与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阶级对立及其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历史作用,然后,又从异化劳动出发,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的同时,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客观经济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与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剩余价值;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分析中,马克思运用了批判的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通过对资本运动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生产出现存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三)马克思重点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否定社会变革的思想

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系统地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否定阶级斗争,否定社会变革论,主张阶级合作,用社会改良的方式去实现社会制度的理性回归的错误思想;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不需要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只靠对剥削者的说服劝导就可实现的错误主张。

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发起并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开始了他们的建党活动。他们在创建和改造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过程中,不断地批判错误观点,不断地进行科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和理论概括,写下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论著,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思想。这些努力,加速了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的形成。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以鲜明的阶级性和有力的批判性,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从而使批判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内在动力。

二、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根本立场

(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服务于革命性

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那天开始,就是为了捍卫劳动人民的利益。革命导师都马克思两次拒绝德国当局的诱惑,长期忍受贫困的生活,恩格斯也放弃了子承父业的稳定生活,和马克思一起并肩战斗,并且义无反顾地资助马克思的生活。他们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义不容辞奋斗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是为革命性服务的,而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任何剥削,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年时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黄金阶段,所谓的国家法律,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但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谋求人类的解放、幸福和自由,作为自己的远大志向。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就是马克思为了维护穷苦人的利益而写的一篇政论文。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省议会维护剥削者利益的本质和林木占有者贪婪的本性。《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以及随后发表的论文《摩塞尔记者的辩护》,都鲜明地捍卫了在政治、经济上处于最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维护广大底层人民的利益。在此,马克思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2]

1842年,22岁的恩格斯受父亲委派,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工厂。在这里,恩格斯看到了英国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资本家做了坚决的斗争,青年恩格斯由此预感到,以后可能全世界的工人会联合起来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恩格斯在英国居住期间,全面了解了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看到了工人阶级如奴隶般的生活,随即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以此来反映广大工人的生存状态和抨击现存的制度。

马克思认为,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经典论断,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的天然联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基础。由此可见,在革命时期,共产党要领导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成为执政党之后,则是必须以群众为依托,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即服务群众。

(二)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本质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而言,还是从他们个人的出发点而言,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在于彻底结束了为“少数人”代言的理论传统,开启了为“多数人”服务的崭新时代。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最亮丽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蕴含着关心人的生存、关心大众生活世界的要求,是一种关心人的理论,服务人的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为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呐喊,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生活而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的主体思想,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创造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原则,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站在最广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将人民本位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世界观,把自己的立足点彻底转移到人民群众方面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动力源泉

批判精神的首要表现是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的反思,是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纠正,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批判和反思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典范

1.马克思恩格斯在自我反思和批判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两个必然”的思想没有变,但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还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修复能力,还能容纳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慎重的补充和完善。基于此,马克思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专门提出了我们所熟悉的“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探索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写了七篇序言。这七篇序言,有的是对《宣言》中过时的观点进行了修改,有的是对《宣言》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有的是将自己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到了《宣言》中去。例如,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就是因为情况和形势的变化而对《宣言》做了一定的修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特别强调:“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经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4]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848年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宪章党、法国激进派等退出历史舞台,而对《宣言》做的修改。还有,“《宣言》第1章的第一句话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历史’,这一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恩格斯在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中,于这句话前面加了一个括注:‘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5]恩格斯加上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宣言》表述的进一步完善,使《宣言》的思想更加严谨,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是从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开始他们的理论发展进程的,但他们对东方国家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注意到俄国特殊的情况。俄国国情明显不同于西欧,它还保留着村社土地公有制。在1882年版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把马克思和他对俄国革命的研究补充到了《宣言》中,“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工人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6]但是,七篇序言对《宣言》的正文是没有做任何修改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自己的理论,采取了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态度,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他们后来做的修改和补充,都是基于客观情况和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合革命需要的调整,是在遵循《宣言》基本思想基础上的修改和补充。

在恩格斯的晚年,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还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修复能力,恩格斯专门针对十九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做出了新的判断。1895年,他在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写的导言中指出:“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7]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宣言》中就提出了“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8]这一个重要观点,但是,对如何运用这一基本原理和怎样运用,恩格斯并没有绝对化,而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后,进行了慎重的思考。恩格斯指出:“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9]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固守自己的理论,而是在自我批判中强调学说的与时俱进。他们对于任何科学批评的意见,都是欢迎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自我反思和批判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2.列宁结合俄国实际,在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例如,俄国的民粹派也坚持社会主义,但他们坚持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重点批判了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的唯心史观和社会学中的主观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面对党内经济派,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的关系,批判了经济派盲目崇拜自发性和只注重经济斗争的错误思想,强调要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统一起来,为俄国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也有力地论证了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巨大作用。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抵挡住各种反动势力的军事进攻,曾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列宁认识到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临时的政策和策略。它有利于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统一组织生产和安排生活,从而保证了战胜敌人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脱离了实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于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突破。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3.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也是同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毛泽东先后撰文批判了存在于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思想,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斗争,最终使得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思想,也使得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成为指导思想,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二)批判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批判不能直接产生理论,但它是理论创新的必经过程和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犯了一些错误。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错误,也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文革”结束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是说,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大讨论开始的,是从反思、总结和批判旧有的思维模式开始的。

当然,批判和反思不是随意的,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现实和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反思,就不可能产生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与创新。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邓小平批判了“贫穷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想,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

为了让人们走出姓“社”与姓“资”的误区,消除人们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质疑,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把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理解概括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

由此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过程,就是对错误思想进行批判的过程,是批判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是在批判中前进的过程。邓小平对错误或教条式理解社会主义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全面的拆解,从而为重构和认知社会主义新理论、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提供了思想基础。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中产生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为依据的。

四、新时期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着力点

(一)要自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和批判

1.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新阶段,国内外存在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误解和消解,如有的搬出老年马克思反对青年马克思的观点,有的认为恩格斯反对马克思,有的认为列宁是反马克思主义者,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伪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邪路等等。对于以上的错误观点和谬论,只有旗帜鲜明地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才能揭示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而,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担当其反思、批判和引导的功能。”[12]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第一,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要坚持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清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用掌握的科学理论解答疑问,指导实践。

2.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界限。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除了要做到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外,还要敢于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做坚决的斗争,以科学的态度去批判和纠正各种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理解。当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思潮。前几年,在学界引起轰动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争论,以及对改革开放的争论等。对于这些错误思潮和争论,一定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这把锐利的武器,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避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入种种变质社会主义的怪圈,才能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主义永葆生机和创造力

马克思和其主要继承人在批判错误思潮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从对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开辟,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对苏东脱离国情、盲目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就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启示我们: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那种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曾说过,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其实就是对国际共运史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认真反思和总结。我们总结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错误思想和做法,在反思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我们要在反思中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要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1.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最初只是当时欧洲各种派别和思潮的一种,但由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最终成为不仅对世界无产阶级政党运动,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体系。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爱国主义情感的驱动下,在对世界范围内诸多理论的比较中,最终选择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必然会带来理论的彻底性;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和信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时代诉求和实践需求,是面向无产阶级生存世道、是为人民群众立言的理论,因而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正因为得到了中国大地上普通民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广大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不断吸收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保持党的先进性。

2.要着力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认知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群众,才能成为代表人民利益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局限在“学术界”的范围之内。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核心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党的理论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来,成为他们自觉的思想武器。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来源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必然要回归人民群众,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唯有如此,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才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批判力。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真话、讲短话、讲平等化和大白话,要善于用简单的方式和最有效的方法,把复杂高深的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转化为行动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

[2][3][4][6][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278、249、251、248.

[5]陈学明.马克思恩格斯放弃原先的理论了吗?[J].理论学刊,2012(1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2]张艳涛.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5).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责任编辑:许如江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6)01-0015-05

收稿日期:2016-01-09

作者简介:梁晓宇(1984-),男,陕西蒲城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涪陵分校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执政党建设。

*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15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