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默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2)
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
——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默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2)
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美、英、德、比、波、澳、日、越和中国的学者一百多人参会。会议着重研讨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这一部分,会议主要涉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实现理想社会与完成当前任务统一起来的原则和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学思想,马克思历史现象学维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图象,马克思恩格斯视角下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爱和休闲观、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以及罗莎·卢森堡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理解、列宁和考茨基民主与专政之争、伯恩施坦改良主义逻辑等。
德国学者考普夫(Eike Kopf)在考察恩格斯思想和生平特别是思想历程、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论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认为如果没有恩格斯,就没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将只有“半个马克思主义”。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竹永进(Susumu Takenaga)介绍了MEGA第二部分出版完成情况,认为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二卷的8个手稿及他的第三卷主要手稿,从而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马克思理论的原始形态,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一些学者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武汉大学颜鹏飞认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经济学提纲八条”提出了总体发展理论,揭示了“五个发展”;提出“五种关系”;区别了原生的生产关系和非原生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提出产权理论,因而在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武汉大学董良杰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结合的角度考察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认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这个时期都已成熟,所以两者之间相互建构的历史关系已和盘托出,相互建构的逻辑关系也已日渐清晰,两者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武汉大学石云霞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及其主要观点,认为学习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河南理工大学邵发军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指马克思基于共同体视角并以共同体为逻辑线索,来观察人类历史和人类发展命运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贯穿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发展历程主线的乃是个人的自由与发展,这成为我们探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基本前提。
南京师范大学俞良早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将实现理想社会与完成当前任务统一起来的原则和思想,并以《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例,阐述了这一思想和原则。
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的爱和休闲观。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楚汉(Jagdish Chouhan)认为“马克思的爱”所讨论的不是那种浪漫的爱情,而是一种精神之爱,一种马克思在他的分析和社会愿景中提到的人本主义的爱。这是基于人类的、广博的爱。这正是马克思的社会愿景,也是青年和社工实践者应该共同努力去实现的社会愿景和人生价值观。西南财经大学周海荣认为,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为旨归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前瞻性的休闲思想,并构成其独特的、具有革命性的休闲观。
南京师范大学唐善梅讨论了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这一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影响到他的思想,而且构成了他终生研究和实践的人文底蕴,铸就了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的生命力。
一些学者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天津师范大学李媛媛认为《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中山大学吴育林论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实践合理性及其当代论域。宿州学院沈玉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之“意识形态”并不是指所有的意识形态,而是指“关于意识的空话”,即历史唯心主义的哲学。我们必须要在具体语境中明确概念的具体所指,而不要将其绝对化,把马克思的这一“终结”之思想变成没有语境的抽象。
一些学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汉大学郎廷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径,指明了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趋势。长春理工大学张晓霞等论述了马克思生态观及当代价值。武汉大学范敏注意到马克思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生态意蕴。
武汉大学周金华比较了社会发展“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成熟的论述实质上是“三形态”说。“三形态”说比“五形态”说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两者虽然内容上存在差异,实际上却是审视人类历史的视角与尺度上存在差异。
中山大学钟明华等从现象学维度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图像,认为现象学在历史唯物主义基底上,借助对先验历史和经验历史进行的发生性融合,显示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的另一种质性的解释力,这是马克思历史现象学本然的命意和向度。
辽宁师范大学刘晨晔探讨了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努力揭示个人生存实践的丰富性,以探寻实现理想社会目标的现实基础和可行路径。他们至少确认了人的三大基本生存实践: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核心的劳动谋生实践、以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生理延生实践、以自主自由活动为核心的休闲乐生实践,这成为考察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三大现实生活基础。
天津师范大学赵艳波等探讨了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认为恩格斯晚年立足于当时客观形势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分析研究了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等方面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武汉大学左亚文阐述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其意义,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首次改革,它源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生活的内在矛盾;改革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关系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其本体意义关涉社会主义的本质。
河海大学曹芸探讨了列宁《国家与革命》的逻辑构想,认为这一著作从逻辑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官僚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民主措施及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将为无产阶级执政后克服官僚主义提供政治保障、制度保证及经济基础。
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方面,与会学者探讨的问题主要有:海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知与评析、波兰马克思主义者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的认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特征、越南一党执政条件下的实行民主问题、越南核心定向价值体系、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西方国家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主要策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维度及其缺憾、法兰克福学派的阶级理论、布达佩斯学派家庭变革理论、佩里·安德森的马克思主义观、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后社会主义社会等。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范文德阐述了越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即:市场经济是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发展市场经济目的是建设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由人民做主;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高度发展的经济;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独立的所有者;平等的各经济成分;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公平;根据经营效益和劳动效率进行收入分配;除此之外,还有根据资本、财产、知识和社会福利等进行分配的形式;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他认为这些特征既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普遍性,又体现了越南选择的发展模式的特殊性。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阮才东论述了在越南当前一党执政条件下的实行民主问题,认为近三十年革新过程中,越南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实行民主制度并已取得不少成就。他还探讨了在越南一党执政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民主的问题。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闫杰花探讨了越南核心定向价值体系,认为需要从历史考察革命时期越南共产党对“独立、自由、幸福”核心价值理念的追求,从现实透视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对越南核心定向价值体系的探索,从逻辑考证越南核心定向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层次。
一些学者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的问题。美国学者撒万土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了从社会主义视角处理环境退化、调和社会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各自不同关怀、针对那些亲和资本主义或反动保守的环保主义形式而提供的替代选择,是长期努力以解释和规划解决方案的结晶。主要的生态社会主义流派可以被划分成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生态学变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宁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鲁长安等分别评析了印度籍德国生态政治学家萨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和美国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科威尔的生态中心化生产思想。
比利时学者乔·科特尼尔(Jo Cottenier)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的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用市场经济是否确实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局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洞见的丰富,作为通向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条道路是否有着普遍的意义?他认为提出这些问题和评论来自他们的社会环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经验。
安徽大学周明海考察了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知和关注情况,认为客观评述域外关于“四个全面”若干重要因素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对国内研究者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具有借鉴意义。
“怎么回事?”鬼子大队长慌忙举起望远镜,从镜头中,他看见高家岭的阵地上,那面被炮火炸烂的青天白日旗高高飘扬着,中国军队的士兵们重新夺回阵地,正在向往下跑的日军猛烈扫射。
武汉大学杨威等讨论了西方国家在世界舞台上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几种策略,认为借助于军事策略和经济策略所获得的国际话语权只是被动的、短时的,而软实力策略通过文化交流、价值观渗透以及国家议程设置等方式获得的国际话语权则是主动的、长时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武汉大学的一些学者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今世界有影响的思潮。杨乐强等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维度及其缺憾。胡建兰对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阶级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李高荣阐述了佩里·安德森的马克思主义观。刘秉毅考察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杨礼银分析了“后社会主义”社会思潮的不同面孔,认为从总体上看,它缺乏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成果的充分认识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巨大潜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颜岩对布达佩斯学派的家庭变革理论进行了反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本次研讨会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基础,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制度优势、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建设经验,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反思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国家治理、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中国话语及其国际传播、中国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外国人视阈中的当代中国等。
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基础,并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方法论体现以及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
清华大学肖贵清阐述了中国道路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认为中国道路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也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道路的开辟,成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央编译局杨金海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特点和未来,认为世界两种制度的转换正在悄然而深入地进行着,中华民族正在其中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已愈益凸显,即高效、稳定、和谐、和平;其特点也日益鲜明,即理论先行、上下联动、刚柔相济、增量改革、人民主体,根本特点是有党的坚强领导。要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须深入研究弘扬既有优势、特点和经验,还须研究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治理成果。
武汉大学孙来斌探讨了中国制度永葆活力之道,认为独特的文化传统、巨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社会转型、坚定的价值追求,构成了中国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是中国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他从基本理念、制度资源、制度主体、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对此予以论述。
武汉大学袁银传从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具体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广东财经大学仇小敏从重要法宝、根本任务、基本价值取向、重大战略课题和奋斗目标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湖北工业大学冯旺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认为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关系。湘潭大学吴克明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在何处的问题,认为“新”在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新突破上。武汉大学吴恺认为,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在与时俱进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能自觉坚定“三个自信”,才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北方工业大学何海兵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反思精神,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充满宝贵的反思精神,敢于直面现实、直面历史,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雄心壮志和科学精神。中国社会主义在反思中实现内在超越。
与会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周志刚认为,以促进公平正义为依归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就是要实现建立在形式公正基础上的实质公正。武汉大学宋俭认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有机统一”,即在制度上统一到人民代表大会;在实现路径上统一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河南理工大学侯耀文等探讨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创新原则。华中师范大学李春火从文化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海军工程大学彭克慧探讨了“一带一路”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彦斌、武汉工程大学谢俊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吉林大学张波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认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形成结构严谨的三维一体格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个人准则在价值理念和社会实践的高度统一。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探讨了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首都师范大学韩文乾探讨了价值观自信问题。武汉大学李楠等从重视民生问题、关心人民群众利益、党管民生工作、坚持发展生产力和制度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武汉大学余永跃等探讨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作用与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彭曼丽探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鲜明的特色。
有学者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夏建国等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认为这一逻辑起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何时中国化”“为什么需要中国化”“为什么能够中国化”“中国化化什么”和“怎样中国化”等问题之关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潘宁等阐述了习近平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认为这种坚持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历史观、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以及生态观等方面提出了系列重要观点。
有学者讨论了中国话语和国际传播的问题。武汉大学陈曙光探讨了“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的关系,认为中国崛起已成事实,但中国的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解码“中国道路”,需要中国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其理想境界是“话语中国”的出场。“话语中国”的决定性生成,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武汉大学项久雨阐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策略,认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国际传播策略,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出去”,用中国智慧惠及全球,并使之最终成为世界民众心向往之的精神坐标。
有学者对党的领导与执政作了阐述。武汉大学丁俊萍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条件、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等方面,论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武汉大学张乾元等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沈建波考察了全球一体化视域中的中国梦实践,认为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与中国梦实践之间的融合过程既存在社会文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与冲突,也存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态等领域的相互依存与协同发展,这个融合过程依然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既在冲突中磨合,又在磨合中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求大同、存大异”的新型命运共同体关系。武汉大学杨婷等探讨了霸权的终结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将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它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得出的必然结论。
一些国外学者表达了他们对当代中国的关注。波兰学者比格涅夫·维克多(Zbigniew Wiktor)和米兹斯洛·拉考斯基(Mieczyslaw Rakowski),表述了波兰马克思主义者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的认识。认为中国是现存的共产党领导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中国共产党也成为国际工人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大权威。30多年来,中国经济巨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尤其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等。希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进一步成功建设社会主义。
美国学者撒万土·恩格尔·毛罗(Salvatore Engel-Mauro)阐述了他对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看法,认为这是一项协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生态导向政策计划的组成部分,试图为中国带来更多且更为平等分配的财富,并推进更能保护人民和环境的法律框架、加强执法效果,与其他措施一道助力实现中国梦。新的五年规划提出了更为严格、更为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是新提出的“绿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彻底检视朝向更为生态环保道路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处女秀”。
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协会主席杰里·格鲁特(Gerry Groot)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认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本次学术研讨会内容丰富,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挖掘和当代价值的新阐释,也有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的思考和分析,还有方法论和历史观的阐释和评析,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和思想,依旧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重点,并且从新的视角对其内涵进行挖掘和新的阐释;二是人的发展、生态文明、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无论在思想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关注层面,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优势、经验、意义、贡献、国际影响和国际传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各个方面,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等,无疑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责任编辑沈斐]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16)02-0131-06
收稿日期:2016-02-29
作者简介:吴默闻(1987-),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