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战火,但愿!

2016-02-11 10:35哈米
杂文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战火亲历者

哈米

那年六月,成千十八九岁的苏联士兵,他们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梦想,还来不及向自己心仪的姑娘献上一朵玫瑰,就在那突如其来的炮火中丧生了。……

50年代,当我读到伊利亚·爱伦堡上述这段描述时,深感震撼。从此这一景象深印脑海。

爱伦堡说的,是指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德国突然袭击,没有防卫的苏联陷入了巨大的伤亡和混乱之中。当然,我并非由这种文学性描写才了解战争的。我的了解要比这早得多。我出生于日本侵占中华大地的战火中,曾是战祸里一名幼小的流离颠沛的难童。我亲历的战难,和我从父亲逃难的网篮里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画册,让我早早懂得了什么叫战争!

战争,是人类的莫大灾难。战争,是丛林法则的演练;是强者对弱者的侵占、掠夺和奴役;是被占领者的惨痛与屈辱。战争又催生了正义和抗争,有名无名的英雄辈出,昭示出正必胜邪的历史规律……这就是我根深蒂固的二战情结和英雄情结的由来。

有人问:为什么你对这两者特感兴趣?我说,这不是兴趣问题,这是战乱亲历者的必然。长征红军战士能不记得长征吗?“文革”亲历者能忘却“文革”吗?时光总是前行,今天将成昨日。如果全民一切向“钱”看,淡忘历史无所谓,那么2015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如此规模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许多年,我们一度淡漠了“抗日”一词,有些人甚至为所谓“引资”而对曾经的“抗日”讳莫如深,近年来终于清醒了。我们确定了“9.3”为国家法定“胜利日”,确定了“12·13”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举行公祭仪式。这是划时代的举措。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官网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被正式录入《世界记忆名录》。78年来,这项被残酷疯狂的加害者矢口否认、诬蔑为“虚构”的滔天罪行,终于为全球所公认,将侵略者钉上了历史耻辱柱!

几乎与此同时,10月8日,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得主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这是一种巧合拟或天意吗?!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书写战争苦难和人类勇气的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步汇集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2015,不约而同合力喊出了全球的心声:永别了战火,但愿!

瑞典文学院授予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说:“她的复调书写,是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写什么样的苦难?主要是:战争。她,反对战争。

未曾读过她的作品。但从报端零星摘录的一些她的文字,我感觉这是位我喜欢的作家。在些引述一两段,我想,兴许你也会产生同感吧——

无论我多么聚精会神,我都只能听见声音,没有面孔的声音。声音时隐时现,好像我还来得及想:“我要死了。”这时,我睁开了眼睛……

爆炸后第十六天,我从昏迷中醒过来……我被切开了颅骨……用螺钉把左手接起来,但没有骨节……惋惜一切都不可能挽回了,看不见朋友了,最难过的是我再也上不了单杠了。

……没人打听过,我们这些十九岁的小伙子,怎么会一个个突然死亡?是伏特加喝多了……?

有个我认识的小伙子,脸朝下倒在地上了……我把他的身子翻过来,让他后背贴地。他的牙齿还咬着香烟,刚刚递给他的香烟……香烟还燃着……(引自《锌皮娃娃兵》,高莽译)

这,跟本文开头爱伦堡的描述,多么相似。只不过,爱伦堡描述的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而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则是苏联红军对阿富汗的侵略。

《我還是想你,妈妈》《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等等,都是阿女士表述真实历史、残酷战争的既真实又文学的记述。尽管未曾欣赏但可想见,主题正是:永别了战火,但愿!

反对战争、灾难,保卫和平、安宁的主题过时了吗?诺奖的几位评委颁错奖了吗?看看今天这条配图新闻——

《“他回来了”——“希特勒”衔头受追捧,极右势力抬头引担忧》。说的是,英国卫报报道:参与拍摄与希特勒相关电影《他回来了》的演员奥利弗·马萨奇,扮成希特勒的模样走在德国大街上,受到路人追捧,多人和他自拍、拥抱,还有人对他说:“请把集中营带回德国吧!”这一切令他大为吃惊!路人的这些反应将被拍进这部电影。

《柏林早报》为此惊呼:德意志的极右势力竟然潜伏到今天!

猜你喜欢
阿列克谢耶维奇战火亲历者
初心如磐
家乡的新“战火”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在战火中告别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奖金资助年轻作家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ОЕ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ДИНАМИКИСИЛРЕЗАНИЯПРИ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МФРЕЗЕРОВАНИИС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РАЗРЫВНЫХФҮНКЦИЙ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
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