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1)
四川“以大拉小”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提升
——基于德阳实践的思考
杨燕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1)
以大拉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
2000年以来,四川在产业升级以及产业间的递进、融合发展中“龙头带动、系统配套、链条延展再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逐渐变得清晰和完善。就德阳的实践而言,还需要突破区域内作为龙头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量较少且大多陷入了“低端锁定”困境等核心制约因素。同时,“少数与龙头企业做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成长为新的核心企业”等现象亟需学术界对包括集群竞合关系在内的许多既有定论进行重新研究与思考。
长期以来,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国工业稳定增长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主体。在四川,工业经济结构“跷跷板”特征明显。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壮大以及基于大企业大集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产业大集群的形成是全省在“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抓手。在此之前,四川龙头带动、系统配套、链条延展再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逐渐变得清晰和完善。在地市州层面上,基于“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取向明显。
本文从当前四川省基于“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出发,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德阳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动态过程[1],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的关键步骤。它包含有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层面的演进过程[2],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转型先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却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变化。
在微观层面上,它蕴含于要素投入量与配置方式在产业内部和产业间两个层面上的动态变革之中[3]。一方面,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内的利用效率不同。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是推动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企业)向高效率产业(企业)流动,从需求萎缩的产业向需求扩张产业流动,从而推动不同产业间此消彼长、同一产业内部优质资源集聚的过程。另一方面,生产要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素配置中的重要程度有所差异。一般地,在经济增长初期、中期和中后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生产要素分别为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力、资本的积累和循环、技术和制度等无形生产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不等同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判断一个国家(区域)产业结构级别高低的尺度不是产品类别,而是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从生产衣服、鞋子到生产彩电、空调,再到生产汽车、电脑和手机,尽管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变,但如果各个产业所承担的依然是低端加工制造等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分工,本质上,产业结构并没有升级。核心的技术、设备、材料、零部件、生产流程等高附加值的环节是归属于外国企业的。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中国情境下的外延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阶段。企业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生产成长模式难以为继。市场和经营成本的变化倒逼中国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尤其是,当前投资、出口、消费三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拉动作用甚为有限。长期以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近年呈现增速放缓之势。经济下行压力、环境压力与能源安全压力持续升级。技术和制度等无形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两会上指出: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四个转变中前三项分别在微观、战略和国际分工三个视角给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其最终的落脚点在创新驱动,强调产业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把控和集成应用、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相配套的科技体制创新、创新环境优化等。相应地,中央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认识,强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实现以上前面三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的转变?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的不同,主要有市场自发演进型和政府主导强制型两类。市场自发演进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常见于充分市场化的国家或经济体,如美国,其转变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政府主导强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多见于发展中以及转型中的国家或经济体,政府依据先进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进的经验、考虑本国实际而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拉动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市场演进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具有长期性特征。政府主导强制型增长方式转变更具有短期性和周期性特征。
在实现路径层面上,虽然中央政府的创新驱动战略已经在宏观上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但具体到某个特定的区域,还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区位优势、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不断优化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决于政府诱导性结构变迁手段和市场内生性结构变化动力的兼容程度。政府诱导性结构变迁手段是相对于政府强制性结构变迁手段而言的,可以是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度的规制、机制的探索与建立、战略和规划的发布等。国家层面上,如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的制定、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协同创新和2011(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启动、推动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积极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指导意见、发展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等。市场内生性结构变化动力指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市场结构变迁是由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市场行为(如结盟、并购、产学研合作、就地采购等)以及相应的市场绩效共同决定的。
(三)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宏观层面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又频遭特大性自然灾害,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困难,稳增长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四川省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期: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以科技支撑引领为核心动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四大创新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以结构调整升级为主攻方向,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并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融入并举,加快解决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要努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打造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力争培育出千亿企业;要积极培育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产业大集群。
在此之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和采取的措施主要围绕着大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高、精、尖、专”展开,以期达到联动效果:《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专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含成长升规类、创业兴业类、创业基地类、服务平台网络类、服务业务补助类、专项培训类、农产品深加工类)、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国家级、省级)、成立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2年6月)、成立四川省,开始《四川省行业协同创新中心》认定(2014年1月)、组织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专题培训班(2013年12月)组织实施2013年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013年2月)、筹备四川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11年7月)、开展四川省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2013年4月)等。
德阳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境内聚集了二重、东方电机(东电)、东方汽轮机(东汽)三大厂,是我国三大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也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阳设立省直辖市、确立市带县体制的重要依据。因为有三大厂这样的工业发展基础,德阳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长期倚重于工业,并表现出明显的龙头企业带动式产业集群发展取向。
得益于国家级“重装基地”品牌集聚市场效应,截止2013年底,全市已有装备制造企业近1500家,其中为大企业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进行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达600家,主营业务收入上两千万的企业有420家。“三大厂”的五电并举战略,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中工业三基地的建设,小到配件承接、毛料部件提供,大到工序弥补、工程技改、设备维修等服务延伸,再到相关项目研发、市场领域拓展,生产、生活后勤服务等,都有中小装备配套企业参与。其中,为三大厂提供生产耗材的企业就有20余家,宏华石油的石油钻井设备,为其配套企业达100多家。填补研发、制造海水净化、海洋石油钻探、电缆设备等成台套装备空白的企业近200余家。2013年、2014年分别由宏华石油、东汽牵头,联合省内外60余家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成立“四川省石油钻采产业联盟”和“四川省燃气轮机产业联盟”,以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整合成员单位资源,提高全省相关产业链的竞争力。不过,受国际萎靡不振的经济形势影响,“三大厂”、龙蟒、金路等大企业集团的市场需求不足,订单明显减少。相应地,全市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集体遭遇“寒冬”。部分配套小型企业几乎停产或半停产,生产逐年减速,生产总量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由46.9%下降到目前的31.5%,利润总额比重由47.1%下降到22.4%。
整体上,德阳市产业发展速度和高度都有待提升。目前,四大取向掣肘德阳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高度。
一是大企业大集团具有“技术引进”和“低成本比较优势”路径依赖取向,产业层次不高,带动空间受限。调研发现,面对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步伐有所加快,但主要集中于渐进性的工艺升级、规模升级和基于技术引进的产品升级与产业转型。由企业主导的突破性创新不多,功能升级不明显,“技术引进”和“低成本比较优势”路径依赖取向明显。如此,大企业大集团产业层次不高,价值链高端空间开发不足,自身发展空间一再被压缩,对协作配套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带动显得“有心无力”。在行业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大企业大集团不计成本截流中小企业订单,以维持自身生存。对比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日本丰田汽车城、丹麦奥胡斯风电产业集群等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典范[4-6],德阳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中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创新能力和对产业的拉动能力两个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年营收20亿及以下的大企业大集团具有混合式多元化经营取向,财务风险大且不利于实现技术深化、引领产业发展。2008年以来,东汽、宏华石油等26家大企业大集团中有19家涉入了多个产品或多个产业的经营。其中,10家涉入了混合式多元化经营,最多的有涉及到光通信科技、建筑、房产、商品砼、预拌砂浆、商贸、小额贷款、律师事务所、运业、装饰、物管等10多个并无太大关联的产业。而这10家开展混合式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9家营收是在20亿元及以下,只有2家是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企业。房地产、金融、旅游开发以及能源化工是热门的跨界产业,和企业原有的制造业产品、技术、市场相关性不强、行业跨度大。其背后的动因主要有“伸长手臂、扩大品牌优势”和“分散风险,化解危机”。但是,这其中存在两个问题: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和企业转型但没升级。调研发现,与大企业大集团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在质量控制、设备加工、制造工艺等方面有提升,而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还需依赖大企业大集团。这样的跨界经营不利于实现技术深化,引领产业发展。丹麦风电产业集群中,在2-3年内快速成长起来的协作配套中小企业大多已经为整个产业令人深刻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5]。
分析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集群中作为龙头企业的大企业大集团的素质差异。丹麦风电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主要是专注于风电产业几十年世界级制造商,比如丹麦维斯塔斯、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合资)等。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有着行业水平之上的创新能力和产业专注度。相应地,它们对协作配套企业的要求比较高、拉动空间相对也大得多。对比来看,德阳产业集群中的大企业大集团基于创新在产业规模和专注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大企业大集团具有“大而全”式的传统布局格局取向,专业化分工生产、服务体系形成困难,行业大市场不景气背景下,基于契约、资源、信用的联结纽带倍受挑战。调研发现,96.3%的大企业大集团保留着“大而全”式的传统布局格局,涵盖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和品牌运作等主要企业经营活动。与协作配套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区域创新系统主体要素间并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协作分工体系。调研数据表明,75%是在“部套加工和工序外扩”进行协作,而“技术服务与咨询”只占到5.6%。2002年以来,调研到的大企业大集团70%借用过“外脑”为企业做管理咨询,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其合作关系基本都是企业自己联系的,没有一家是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事实上,德阳市也少有专业性的提供咨询、管理、运输、维护的生产服务性企业。
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以及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具有多政府部门参与取向,角色和作用不甚明晰。调研发现,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面,以项目为抓手,德阳市经信委、科知局是主要牵头和组织单位。从设立的支持项目来看,两个部门在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企业创业投资方面有很大重合。从具体牵头和组织的职能部门来看,又会主要涉及到经信委的企业处、创新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重装处,科技局的高新科、成果科、知识产权科、政体科等10多个职能处室。
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在德阳市,最终抓手还在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建设,主要负责部门是经信委下的产业园区处。德阳市重型装备、机械加工、化工、食品、新材料等产业在7个工业园区中均有分布。就当前工业园区的职能定位而言,德阳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各个园区都在抓,但各个园区又都没抓”的问题。产业集群发展无形中被架空。调研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型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对科技创新都有强烈的需求,川大、电子科大等省内知名高校与德阳企业间的合作领域非常宽,但都是一对一服务,企业在科研方面重复投入多,效益不明显。部分企业甚至到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设立企业的研究中心。德阳市建立的产、学、研创新基地位于四川省工程技术职业学校内,500亩的规模,投入很大,但是目前只是起到该校的11个学科建设的配套实验基地功能,在为德阳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降低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德阳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发展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已经初具规模和影响力,尤其是重型装备产业集群。结合在过去几年中对四川德阳、宜宾、攀枝花等重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践的持续跟进和调研,发现: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群发展,少数与龙头企业做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成长为新的核心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企业规模、研发实力、支配权力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对称性特征,并由此引发了集群组织形态以及企业行为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三期叠加期,一些区域中作为产业发展龙头的优势企业对配套协作中小企业的带动遭遇瓶颈,区域产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消逝,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所倚重的优势产业也遭受巨大冲击。而另一些区域则在全省产业发展战略和布局的调整中快速崛起。集群中不同企业之间、不同区域中集群之间、基于不同集群的区域之间在转型升级速度、路径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亟需我们对包括集群竞合关系在内的许多既有定论进行重新研究与思考。
就德阳市而言,其产业发展速度和高度都有待提升。其核心制约因素在于:区域内作为龙头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量较少且大多陷入了“低端锁定”困境,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和产业集群发展相关协调性机制和主体缺位。根据德阳市的工业发展经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德阳市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还将倚重于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完善“中卫型专业化分工体系”。
其一,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大企业大集团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德阳市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重点产品的技术发展轨道和市场结构特点,准确地把握未来相关产业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的进步空间、实现路径,从根本上避免战略短视和陷阱,同时逐渐引导、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专注于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与产品营销,避免盲目的混合多元化发展。
其二,尽快从产业链和创新链两个视角对区域内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企业状况和项目状况进行梳理。从年度营收额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小巨人企业中,按照“强链”的原则遴选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目标,同时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按照“建链、补链”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选资力度,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作为种子企业和配套企业。
其三,政府及行业协会要积极协助、引导大企业大集团与协作配套卫星型中小企业形成一种长期稳定和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2013年,德阳市给予中小配套机械装备企业承兑“三大厂”拖欠贷款承兑汇票给予贴息利息补贴的举措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以大拖小”局面。对于新兴培育的龙头骨干企业(内生或外源),政府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克罗地亚造船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很好的参考[7]。
[1]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江涛,孟元博.当前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81-84,95.
[4]刘春香.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5(7):35-39.
[5]张丽莉.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05(3):31-34.
[6]Mondaymorning.Aarhus-Capital of Wind Energy[Z].Aarhus: Rosendahls,2009.
[7]陈雪梅.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1(9):21-25.
(责任编辑:白 林)
F061
A
1008-5955(2016)04-0089-04
2016-10-27
四川省科技厅2015年度第一批软科学项目《四川“以大(企业集团)拉小(企业)》”式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德阳工业发展实践的理论思考与改革改进(2015ZR02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燕(1982-),女,奥尔堡大学博士学位(丹麦),日本东亦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