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2016-02-11 13:08于祥凤辽东学院图书馆辽宁丹东118003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农村图书馆

于祥凤(辽东学院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3)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于祥凤
(辽东学院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3)

摘要:论述了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应将图书馆建设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并对建设布局、建设内容提出建议。强调新型城镇化图书馆建设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满足普通新农村与小城镇居民需求为主,在建设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多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在馆藏书籍和资料的流通、知识的传播以及时间利用上提出多样性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形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纯粹的农业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我国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实行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中小城镇从事工业等领域的工作,传统的农业生产也已逐渐被新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所取代。在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中,文化道德水平建设和科学技术素质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来实现。

1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2014年出席《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发布会时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推进过程中,财政部门要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到2020年,我国不仅要解决1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落户和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还要逐步解决余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部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要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适应人口流动和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着力解决教育的可携带性问题。加强对小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的文化、科技、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提升新农村与小城镇居民社会文化水平。

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建设,而在农村与城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文化领域的建设更显不足,大部分农村民众得不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也是如此。而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应在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加强图书馆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为新农村及小城镇居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平等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教育服务。

1.2将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纳入乡村公共教育体系

新农村建设不仅表现为农村物质生活的丰富,更主要的是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的极大进步。当前一些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落后并存的状况,给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目共睹,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文化水准低下,已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阻力。因此,在新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规划和建设文化教育的格局时,应将图书馆的建设与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教育等其他农村基础文化教育产业一并考虑。使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服务的一部分,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教育体系,使乡村居民获得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获得个人修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这些,除了在基础教育领域获得以外,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乡村图书馆和图书室获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在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中,保证布局规模合理,投入机制完善,为提高农村与小城镇居民的文化道德素养,发展和培养当地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做出应有贡献。

2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的建设布局

新农村小城镇化的图书馆建设,应当以广大农村、农民和新型小城镇居民需求为主体,按照朴实的风格、实用的标准,在当地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综合不同功能区的需求,考虑建成相同功能区以及未来发展区域的合理资源分配,形成同级建制城镇与乡村的平面网络结构和上下级管理的立体网络结构,使城镇和乡村居民能够平等享受到网络结构上的每一个图书馆的资源。

每一个图书馆作为网络结构上的一个网络节点,应建立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既保证图书馆选在人口密集区,最大可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平台的效用,又能使乡村居民方便到达。如丹东东港市在农村小城镇图书馆的建设布局上,既在县城和每个乡镇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又根据各个村镇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资源和生产特点建设小型图书室。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前阳镇各村图书室和农村书屋藏书资料一般为5 000~30 000册,规模小、经济条件稍差的小甸子镇,一般由邻近的几个村联合建立图书室和农村书屋,藏书资料一般为2 000~5 000册。

3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的建设内容

3.1专业化建设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应充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除了普及型的书籍和期刊杂志,还要根据当地的工农业特点组织书籍和期刊杂志,达到普及化与专业化的统一。如丹东东港市根据区域特点,调整市县乡村图书馆书籍与资料的配置。在南部靠近黄海北部一带的长山镇、北井子镇等村镇,滩涂养殖、近海养殖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图书资料配置上以水产养殖为主;北部山区马家岗、马家店、合隆等村镇主要种植草莓、柞树、桑蚕、梨、核桃、板栗等,图书资料以果树、草莓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为主;邻近东港市的小城镇,以满足服装、海产品、农产品加工业需求为主。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的专业化建设还应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阅读需求,保证基本均等的公共教育服务。也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单项的资料馆,比如音像资料馆、期刊资料馆、种植资料馆、养殖资料馆、手工艺资料馆等,便于读者挑选和利用。这种单项资料馆的建设,选址灵活,能够广泛地适应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3.2本土化建设

新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工业和农业建设,图书馆的建设也应适应和利用这种本土文化,收集和整理本地的文化、人文、地理、历史等资料,加强新兴城镇与乡村居民对当地历史传统文化与特色产品的了解和传承。如丹东市下辖的三个市县各具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特色,东港市的梭子蟹、黄蚬、泥螺等海产品,水稻、草莓等农产品闻名全国,孤山镇具有千年以上的建镇历史,是辽东地区著名的宗教和旅游胜地,中日甲午海战即位于孤山镇的大鹿岛海域;宽甸县和凤城市是全国闻名的满族之乡,传统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生产人参、板栗、林蛙等特色农产品。在图书馆藏的建设中,可以把这种本土化的资料设立成专区,既让当地的读者熟悉,也能方便外地读者查找。

3.3多媒体化建设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把传统的文字资料变成直观形象的音像、影像资料,使广大的乡村农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建立多媒体音像室,定期开展多媒体音像讲座、辅导和培训,丰富新型村镇居民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4 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建设的多样性

4.1投资主体的多样性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投资,在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中,可以考虑多种投资渠道和主体,允许其他投资主体建设和经营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以满足不同层面的读者需要。其中国家投资公益性的图书馆和图书室,其他投资主体建设经营性的图书馆,形成不同种类和门类的图书馆体系,丰富馆藏资料,拓展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4.2流通体制的多样性

现代农村的乡镇居民,因为交通便利,工作机会选择的多样性,市场发展的引导,村镇的紧密联系,使得人员流动性很大。为方便读者对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在一定的区域内,例如一个县级范围内,建立统借统还、本地借、异地还的借阅流通机制,一证可以全县通用。这样可加快图书的流动,减少图书的馆外滞留时间,方便借阅,降低借阅成本。

当地的大专院校有丰富的馆藏,专业的经验和专门的人才。在新农村小城镇化的图书馆建设中,应取得这些院校的大力支持,提供部分书刊资料给乡镇图书馆,由市级公共图书馆牵头,负责组织建立图书资料的流转工作,使大学的图书资料流动起来,保障乡村读者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如辽东学院作为辽宁省丹东市唯一的本科院校,经常组织师生到各县市和乡镇开展图书交流活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受到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的欢迎和肯定。

4.3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国家在新农村小城镇化的建设中,应注意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图书馆应顺应国家的要求,与政府各职能部门联手、与大专院校图书馆联手、与职业培训机构联手,为农民工的培训编制和提供教材,提供培训场地和师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无序服务为定向有序的专业服务,个体服务与群体服务相结合,零星时间服务与集中时间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知识库作用。

4.4时间利用的多样性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作息时间与一般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同步,由于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普遍白天在外工作和田间劳作,这样就影响到图书馆的使用效率。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域的作用,建议每周可固定几天时间延长乡镇图书馆的开馆时间,如延长到晚上9~10点,或者开设早场等。

总之,新农村小城镇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其实用性、专业性、普及性无可替代,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文化建设课题。

作者简介:于祥凤(1963—), 女, 馆员,本科,主要从事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suihua64@163.com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659(2016)01-0041-03

猜你喜欢
新农村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四川新农村村落建筑空间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