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改革与发展》课题组
促进我国经济主动力接续升级的政策建议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改革与发展》课题组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我们必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放在促进形成新常态经济动力的核心位置。要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走我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化解各种经济运行风险,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2.明确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对市场需求最了解,对市场变化最敏感。只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才能使产、学、研、用真正结合,使技术创新符合市场需求,更快更好地推进技术的创新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真正放在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列入政府重大科技计划,促使企业广泛地建立技术研发与创新联盟;要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
3.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氛围。创新驱动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不可能由单一的市场、政府或者企业来实现,而必须将创新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在整个社会上营造出创新驱动的氛围,才能真正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文化,鼓励建立在可控风险基础上的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和舆论支持,完善创新活动软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击行业垄断,破除贸易壁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最大限度地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保护创新成果和创新收益。
1.推进城市群建设,助推新常态经济增长。城市群可以扩大城市集聚经济优势,促进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群特别是大城市群。一是深入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构筑“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二是稳步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特大城市群建设,夯实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三大增长极;三是大力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培育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最终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助推新常态经济增长。
2.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释放农村内需潜力。农村市场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积极性。一是通过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二元差距,使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降低未来风险预期,减少保障性储蓄,增加当前消费。二是提升农民在城镇化中分配占比,扩大农民消费能力,提升农民在城镇化中分配占比,增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三是加大财政和社会资本用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用于改善、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启动农村内需市场。
3.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人的城镇化”内需潜力。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农业人口将不断市民化,并在养老、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得到较大保障后,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在此过程,保障房、养老、教育和医疗等都将得到巨大的投资,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一方面,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发展权,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工同酬同保障。另一方面,扎实推进“三个1亿人”战略,即大力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进一步释放“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内需增长潜力。
1.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常态下,全球分工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日趋复杂,各种各样新的区域合作框架机制在不断推出。一是要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逐步向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端拓展;二是要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优化外资使用结构,加强和改进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三是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力度,合理利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充分发挥我国在轻纺、服装等行业的比较优势,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四是要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模式,加强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对外援助方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2.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整合沿边开放资源,设立具有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国际物流功能的“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承接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转移,建设跨境产业合作基地,形成以出口加工为主,以国际贸易、储运服务、国际旅游为辅,具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的出口加工区。比如在中越河口-老街以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率先探索“一区两国、自由贸易”,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运营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与多层次跨境协调机制。
3.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确立的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重大举措,它将实现从南、北、中三条线打造第二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及国际能源大通道,形成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为我国在欧亚内陆方向的经贸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我国传播海洋文化、增强软实力的新渠道,也是与周边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助推器,其良性建设与运营也将有力缓解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除国内相关的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应大力推动周边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课题组组长:白占群;执笔人欧阳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江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