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亮
“电联同盟”应放眼高远
作者│陈亮
近期,中国电信和联通频频合作让业内对此猜想不断。那么这些合作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真正的目的何在?
近期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之间频频“来电”,先后在终端、网络资源等方面达成紧密合作的战略意向,引发了业界内外的诸多猜测。近年来关于上述两大运营商可能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尽管多方辟谣但行业内外依然有不少人、甚至包括两大运营商内部员工对此都笃信不疑;每逢年底运营商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和职务调整,也都被解读为“合并”的“前兆”。然而,此次“电联同盟”并不能解读为两大运营商“合并”的基础,但对于联盟双方却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尽管在此之前双方已经有了多层面的实质性接触,最近一次三大运营商的高层人事变动,实际上给“电联同盟”营造了非常好的契机。“电联同盟”的诞生对双方而言都是一次立足当前、共创未来的良好机遇。
首先是对抗强敌。目前4G市场中国移动一骑绝尘,优质的网络覆盖和成功的终端战略赢得了业界内外的首肯。因此,携手对抗强敌以弥补3G优势研判失误、4G策略选择失误造成的不足,是燃眉之急。
其次是减少内耗。三大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是实实在在的“白刃战”,过度竞争不但让基层一线员工苦不堪言,对部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优势业务(如宽带业务)也造成了实际的阻碍。例如同盟双方在宽带市场竞争中经常出现为了抢夺某个社区市场而形成“微区域垄断”,既不利于双方优势的最大化发挥,也不利于客户的充分自主选择,最终得益的却是某些物业管理者。
最后是“抱团取暖”。单纯从与中国移动争抢4G市场、预占5G未来的角度看,结盟只是解决近忧;而真正对整个通信基础运营市场构成长期威胁的,是行业发展前景乏力和各移动互联网巨头在降价提速上不断施压的内外交困。从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国内通信市场的重点数据分析,传统业务增量不增收、第二曲线拉动作用快速衰减、新领域依然无法打开局面是左右国内电信市场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通过“电联同盟”寻求未来发展的新途径,将有可能对同盟的未来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既然“电联同盟”前景向好,是否就可以一举改变国内通信市场格局?笔者认为不应盲目乐观。一则目前中国移动的4G战略部署和市场格局已经与3G时代不可同日而语,FDD LTE的所谓优势也不如“电联同盟”宣传得强大,“电联同盟”缺少扭转局面的“王牌”;二则高层的战略合作是否能够转化为基层的实际执行成效,对于体制相对僵化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干预和阻挠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例如,一直以来困扰运营商基层干部员工的就是KPI考核体系,在“杀红了眼”的畸形政绩观影响下,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同盟的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电联同盟”应当将未来战略定位在更加高远的层面,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创新转型,才能够赢得未来更大空间。
一方面是准确定位。目前在个人客户市场方面,中国移动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着重强调4G市场的稳固和客户的持续保有,领先优势一旦形成之后,个人客户市场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大的转变。然而,4G无线数据传输虽然是个人客户市场的业务重点,但也只是停留在管道层面,内容/应用/服务层面“电联同盟”目前尚拥有一定领先优势,在管道价值被“降价提速”进一步挤压的环境下,做好内容/应用/服务平台比一味推动管道业务的增量更为重要。此外,家庭客户市场、集团客户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强势市场,做好这两大市场可以实现对个人市场的“侧面包抄”。例如,从2015年消费者手机上网行为的时间分布来看,家庭和办公室两大固定环境依然是主要场景,而这两大场景恰恰是“电联同盟”的强势市场,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又可以削弱对手锋芒,连消带打。
另一方面是着力创新。可以预见,2016年三大运营商之间管道类型业务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但在数字化服务、创新服务等领域依然大有可为。当前OTT应用与服务提供商开始从服务个人客户、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缩短商业周期,加速向改变行业生态、提升行业价值转变,进而继续抢占新价值链的制高点。因此给“电联同盟”的时间窗口也在逐渐收紧,应从大数据应用和价值变现、行业解决方案扩展、创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着手,特别是推动家庭客户市场和集团客户市场的后向合作、走平台化竞争道路。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