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纪鹏飞
VAN类专用车的现状与发展
——VAN类专用车专题会议侧记
本刊记者 纪鹏飞
如果把物流运输比作血液循环,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就是大动脉和主循环,而城市配送和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毛细血管和微循环。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效率,下一步的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就是以VAN为代表的物流微循环。何况越来越多的城市限制货车白天进入城市,而VAN类专用车则是从事城市物流的最佳替代品。
在2016年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论坛首次以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聚焦VAN类专用车,中汽认证中心主任助理何世虎、福田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高玉宝、南京依维柯产品经理黄伟、日日顺快线副总裁乔显苓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湖北省分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廖利军等几位嘉宾从政策、市场、产品和终端用车等方面介绍了相关领域的一些情况。
VAN原指有盖小货车及箱型客货两用车等车型,近年来泛化为带一体化车厢,具备运载多个乘客或货物的多用途功能的汽车车型。产品除了常见的厢式运输车外,主要集中在救护车、校车、工程车、服务车等轻型车辆。
VAN是一个发源于欧美,繁荣于中国的车型。VAN类车型源于欧洲设计理念和技术,是在通用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由客车、厢式货车和专用改装车构成的多功能商用车平台。其显著特征是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多功能。这一平台集客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驾乘舒适性,以及厢式货车承载大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相比传统轻客,实用、安全、舒适、灵活等方面优势明显。
从全球市场来看,2015年全球VAN类市场容量197万辆,呈增长趋势。西亚北非与中国同比增长最快,其他地区趋于略有增长或呈下降趋势。在全球市场容量197万辆之中,西欧占35.7%,亚太地区占23.6%,其中中国占15.2%,从车辆整个比例来看,占比较低。
从国内VAN类专用车市场需求趋势来看,总体市场增长略有起伏,以三年为一段,每段都会在第三年出现峰值,其中2010年销量达到19.5万台,同比增长10.4%;2013年销量达到27.2万台,同比增长33.2%;2016年销量达到29.4万台,同比增长16.2%。整体市场以长头大VAN为主,市场排名第一,占总体的38.3%;其次为长头中VAN,占总体的30.9%;平头中VAN市场排名第三,占总体的27.4%;平头大VAN占有率较低。
何世虎
据福田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高玉宝透露,国内VAN类专用车除厢式运输车外,主要品种集中在救护车、校车、工程车、服务车等。从区域来看,VAN类专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华东地区市场需求较大,销量为18114台,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销量相当;从省份来看,上海、陕西、山东、江苏、广东和河南省销量较大。
高玉宝透露,从数量上看,国内VAN类专用车销量所占VAN类总量不足20%,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时,专用车品种少,现有销售的品种数量不足百种,而国外发达国家的专用车品种有千余种,因此,未来国内专用车在数量和专用车个性化需求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南京依维柯产品经理黄伟表示,VAN类专用车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具体为:轻型1.8~6t主要用于城市配送中心到营业部间10~100km的短途运输;微型≤1.8t,主要用于营业部到客户间10km以内的近距离运输。
目前从国内市场表现来看,VAN类专用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前四家企业总量占专用车总量的66%。根据2013年机动车上牌数据,2013年VAN类专用车销量前四家企业分别是依维柯、全顺、金杯和福田,销量分别为12478辆、11277辆、7743辆和6404辆。
高玉宝
以城市配送为例,主要用于物流普货和包裹快递两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呈现细分发展态势,对车辆的运输、温度和信息要求逐渐提高。目前国内很多厂家已经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从产品特点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系列化,满足不同配送类型。城市配送种类繁多,要求车辆能够满足不同载货空间和装载质量的组合,同时要求有多种车身形式,如封闭式车身、厢式车身、单排驾驶室、双排驾驶室及保温车身等。
二是通用化,便于车队管理及车辆维护。现代城市物流规模大,配送车数量大、品种多,均采用车队化管理,要求各种功能的配送车主要总成、零部件能够实现模块化、通用化,以便于车队维修管理。
三是可靠性高,保证车辆高出勤率。城市物流配送车虽然作业区域较小,但作业强度大,几乎全天候运营,要求配送车底盘坚固、耐用,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货物,还要能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保证高出勤率。
四是功能扩展性强,满足配送安全及效率要求。城市配送物品种类繁多,包含衣食住行、商务办公、生产服务所需的各种物资,为保证配送安全、配送效率,必须对车辆进行改装,实现空间划分、货物固定、温度控制等功能。
目前,VAN类专用车市场各企业市场份额差距变小,2016年1~7月江淮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率为21.2%;江铃排名第二位,占有率为21.0%;金杯排名第三位,占有率为19.9%;南京依维柯和福田分别排名第四、五位。
黄伟
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7%,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办公物品需求量大幅提升,尤其是电商的快速发展,城市物流量迅猛增加,对VAN类专用车的需求日趋增大。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湖北省分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廖利军介绍,近年来,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速在50%左右,2016年1~10月份快递量已超上年全年水平;近3年“双11”期间快递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4.8%、68.0%和40.7%。在政府“农产品进城” 鼓励之下,农村淘宝发展迅猛。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统计,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高速发展,全国淘宝村数量已超过1000个,淘宝镇超过100个,年销售额达100万元的淘宝村网店超过11000个。
电商的快速发展对终端配送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生鲜货品保障需求进入视野。电商品类由普通商品向生鲜农产品的延伸,使得城市水果、蔬菜、水产品配送需求逐年快速增长,生鲜类货品运送保障能力需求大幅提升;二是大件商品配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越来越多传统行业的企业“触网”,快递货品逐渐由轻小件向轻泡件、重件延伸,且呈快速发展趋势。电视、微波炉、健身器材、桌椅等中型家电、家具越来越多地通过快递形式运送。2016年双11当天,全网(包含天猫、京东、苏宁、国美、一号店、亚马逊等大型电商平台数据)家电销售额达361.2亿元,其中大家电占比74.8%,成为家电品类中的绝对主力;三是贵重货物安全保障需求日益增强。消费者日趋提升的生活品质需求,使得网购商品逐渐由低价值品向高价值品延伸,手机、珠宝、奢侈品等贵重物品寄递需求提升,贵重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更加受到重视。
乔显苓
和廖利军的观点相一致的还有日日顺快线副总裁乔显苓。作为居家大件产品(家电、家居、出行等)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日日顺物流建立了覆盖到村的四级仓储网 + 即需即送配送网 + 送装一体服务网 + 即时交互信息网,成为国内居家大件产品最大的运输企业。乔显苓认为,物流行业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要求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对车辆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终端用车最大的难点在于最后一公里运输。大多从事物流配送的车辆相对比较落后,货物都堆积在车内,缺少有效的固定和空间规划,造成配送效率低下、货物损伤率高、人员劳动强度高。同时,还有很多货物对低温要求比较高,比如食品和疫苗,在配送过程中容易变质,严重影响客户利益。
在论坛上,日日顺物流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湖北省分公司介绍了其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日日顺物流推出了最后一公里智慧物流平台,用车主要以VAN类专用车、三轮车为主。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湖北省分公司在最后一公里已经开始尝试新能源车辆,替代超标电动自行车和低环保标准燃油机动车,同时为提升社区和大学校园市场服务能力,湖北EMS在重点社区和高校尝试使用了流动服务车。并且针对生鲜货品运输发展,采用航空+冷链方式配送特色生鲜农产品。2016年,中国邮政EMS“极速鲜”平台上线,通过微信商城销售生鲜农产品,生鲜特产通过航空+冷链方式确保优质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廖利军
尽管如此,最后一公里配送仍面临着很大挑战。廖利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本压力较大。政府对城市车辆管控力度加大,配送车辆更新升级成本压力大,虽有国家补贴,但对于利润微薄的快递物流企业来说购买的一次性投入成本仍然较大。生鲜货品专用配送车辆、设备采购和租赁成本较高,冷链车辆较普通同类车辆价格高出不少。
二是车辆功能设计有待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辆续航能力有待提升,充电时间较长,续航能力的不足和充电周期较长,会产生生产旺季车辆使用较多时运力不足风险。大件、重件量提升,配送车辆有效运力下降,大件商品的占比日益增长,将导致车辆单次运载快递量的减少,降低车辆使用效效率。此外,具备完善功能的流动服务车辆不足,流动服务车辆需要具备完整的揽收和投递功能,但目前具备电能、网络保障能力、实现全功能揽投能力的车辆数量仍然较少。
三是新能源车型不够丰富,大型车辆较少。现有新能源车型不能完全满足快递物流车辆需求,从快递物流企业角度看,需求最大的车主要有得利卡、全顺型号的投递和市内配送车辆。但目前与全顺车型类似的新能源货车还比较少见,不能满足快递物流企业用车需求。
四是城市配套不足。新能源车正在逐步普及,但目前与之配套的电动车充电桩不足。以武汉为例,截至2016年6月,武汉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4639辆,建成充电桩3353个。虽然理论上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设施的数量比为3.9∶1,基本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但因设置区域偏僻且不为人所知等原因,导致充电桩利用率较低,而需要充电的车辆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充电位置。